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陳墨/文


8月19日,中華廚神、國宴大師劉鳳凱,在「革命聖地——陝西延安市」舉行了名為「陝菜味道傳九州」劉鳳凱收徒儀式。收徒活動由馬鵬海總策劃、周秦漢唐宴研究會副會長宋靜宣讀師訓、「梁子尚品」董事長梁寅生主持,當天下午國寶級大師劉鳳凱先生正式收:張小平、賀衛強為徒,並將自己掌握的陝菜技藝傳授予兩位年輕人。


(收徒儀式參與人員全體合影)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延安著名企業家、龍飛盛世董事長曹春景先生、周秦漢唐宴研究會副會長、咸陽小可香餐飲連鎖董事長宋靜先生、陝西省飯店協會名廚委副秘書長馬鵬海先生、有鹽有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純清先生、龍飛盛世總經理曹文軍先生、上海揚揚商貿總經理孫紅梅女士、小海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先生、紅杉樹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永紅先生、龍飛盛世副總經理李建偉先生、有鹽有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杜先鋒先生等出席並見證了這一場收徒儀式。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劉鳳凱大師其人——


劉鳳凱(1951— )陝西涇陽縣口鎮梁家村人。中華廚神、中華廚王、亞太廚皇會最高榮譽主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小受父輩熏陶,學得一手嫻熟的烹飪技術。1982年被國家選派到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任廚師,多次操辦接待東道國和其他國家要員的宴會,深受讚譽。1985年任滿回國後,到陝西賓館任總廚師長。他精於陝西菜的炒、爆、清、蒸、炸、扒、燒、烤等烹調方法,研製開發了「仿唐餃子宴」、「竹彎鳳珠」、「荷葉三鮮」、「竹板魚」等菜肴,獨具特色。開發的「中華蠍子宴」,被譽為「秦菜奇葩」、「陝西一絕」。劉鳳凱大師為新時期陝菜的振興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劉鳳凱大師)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劉鳳凱:收徒要看人品和廚德——


從解放初建立以來,劉大師一直擔負著接待來陝的國家領導、外國元首的任務。長期在陝西賓館擔任總廚師長的劉鳳凱先生不但是國家級烹飪大師,同時也是國宴大師。對於這一次在陝西·延安舉行收徒儀式,也是經過了慎重地考慮和斟酌才決定的。對於兩位新收的愛徒,劉大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賞。收徒不是兒戲,是重任更是責任。


劉大師說:在收徒之前要對弟子進行少則一年多年數年的考核,考核的不僅是技藝,更要看人品和廚德,只有這兩點同時做好,才符合收徒的基本標準。我們要讓徒弟不僅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異的成績,更要在發揚陝菜,弘揚陝菜文化的上做出表率和推動作用。劉大師40餘年的陝菜烹飪技術和經驗將毫無保留的傳授給熱愛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希望在今後的從業道路上他們能夠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務實工作。這才是回報給師傅的最好禮物。


(二位子弟正式成為劉大師徒弟)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登寶塔山 師徒「革命聖地行」——


在收徒儀式結束後,劉大師與兩位新子弟一起登上了陝西·延安著名的「革命聖地」寶塔山。在延安寶塔山宏大和磅礴的氣勢下見證了師徒三人的師徒情誼。劉大師說:延安的革命精神,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勛,到此成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豐碑。也希望我的弟子們心中擁有自己執著的信念和目標,在現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人心浮躁,享受主義、金錢主義、鋪張浪費等現象泛濫。此時更需要我的弟子們弘揚延安精神,在陝菜的道路上艱苦奮鬥,開拓創新!

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地,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寶塔山是革命聖地延安的重要標誌和象徵。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這座古塔成為革命聖地的標誌和象徵!


(師徒登延安·寶塔山)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在寶塔山上與民間藝人進行交流)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傳承技藝 弘揚陝菜文化——


陝菜是中國地域菜系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菜系之一。陝菜既有精雅的高檔菜,又有普通的中低檔菜;既包括一批傳統菜、仿古菜、創新菜,又包括眾多清真菜、素菜、葯膳菜,還包括品類豐富、風味獨特的面點小吃。在周、秦、漢、唐時期是中國的代表菜,當今是西北地區的代表菜,也是中國五大風味菜系流派之一。


(小海螺餐廳現場考察指導 )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師徒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留影)



中華廚神劉鳳凱喜納賢徒、讓陝菜味道味傳九州



劉鳳凱大師說:陝菜的發展不僅僅是我們這一群人來推動,更是要靠老、中、青所有的陝菜技藝傳承者共同努力。陝菜的傳承人只有站在時代的制高點,用全新的思想理念、寬闊的視野、變革的眼光審視陝菜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才能找准陝菜在新時代的地位、作用和特徵,挖掘陝菜的文化潛力,勾畫新型陝菜的發展前景。在發展陝菜中,新的理念產生於對市場發展趨勢的超前認知,產生於對顧客需求變化的深層次理解,產生於對烹飪技藝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產生於對固有的思想和滯後技法的突破。這需要我們幾代人甚至更多的人參與到陝菜的推廣和發展中來,才能使我們的陝菜明天更加美好。


「我們現在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貢獻,在未來希望我的子弟們能夠在陝菜的推動和發展中做出更重要的貢獻,這才是我最想看到的!」劉大師最後說道。


《風潮餐飲》報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餐飲 的精彩文章:

TAG:風雲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