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時期雕刻工藝發展到一個高峰

乾隆時期雕刻工藝發展到一個高峰

乾隆時期雕刻工藝發展到一個高峰



白玉雙嬰耳杯

由於宮廷的喜好以及原材料的極大豐富,雕刻工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雕刻工藝發達的蘇州與宮廷的互動關係更加緊密和頻繁。兩者的互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蘇州為宮廷輸送了大量優秀雕刻工匠。乾隆時期,隨著宮廷活計的大量增加,進入宮廷造辦處的蘇州雕刻工匠數量達到空前。其門類也發生了變化,較為明顯的是,竹木牙角匠因不合乾隆帝的喜好而逐漸被廣東工匠所取代,而玉匠則大量增加,人數漸臻頂峰。自乾隆帝平定新疆後,和田玉料大量貢入宮廷,原料的充足使得宮廷玉器活計大量增加,玉匠的需求也自然要增加。在這一點上,乾隆帝首先想到的就是蘇州玉匠。據郭福祥先生在《檔案所見乾隆時期宮廷里的蘇州玉工傳略》一文中統計:「見於記載的(蘇州玉工)在乾隆一朝共有18批次近40人,而實際徵調的批次和人數肯定比這還要多,是相當可觀的。其中能夠考見姓名者多達27人。」比雍正時期翻了幾倍,基本壟斷了乾隆朝內廷玉器的製作。這些玉匠有的技藝全面,有的精於一點。乾隆帝根據他們的專長安排活計,共同打造「恭造式樣」宮廷用器。


玉匠姚宗仁是技術全面的典型。自雍正七年進入宮廷,姚宗仁在造辦處服務近30年。他在玉器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非常全面,既能鑒定,又能設計,還能雕刻,是乾隆早期宮廷玉器最重要的設計者。乾隆帝經常指名由他設計玉器,並「常以藝事咨之」。白玉雕雙嬰耳杯就是姚宗仁為乾隆帝指點迷津的一個例證。乾隆帝初看此杯時雖覺得沁色可疑,但也不知所以然,後詢問姚宗仁。姚一眼就看出是其祖父偽作,並詳細講述了作偽的方法。乾隆帝還寫了一篇《玉杯記》記錄此事。


相對於姚宗仁而言,玉匠朱彩則是一位比較專的匠人。朱彩是乾隆早期造辦處著名刻字玉工,由蘇州織造選送入京。乾隆八年(1743)至二十二年(1757)的造辦處活計檔中有大量朱彩製作活計的記錄,是目前所知的在宮中製作玉器活計記錄最多的蘇州玉工之一。朱彩以刻字為主,兼刻繁複細密的錦地紋、雷紋等細花紋。

其次是蘇州承接了大量的宮廷活計。由於場地和人員等各方面的限制,造辦處只能承接少量的宮廷活計,大批量的活計還需要下發到地方完成。乾隆時期承接宮廷活計的地方主要有蘇州織造、江寧織造、杭州織造、兩淮鹽政、粵海關、長蘆鹽政、九江關、淮關、風陽關等地方機構。其中蘇州織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承攬了大部分的宮廷雕刻類活計。


蘇州織造是最早承接宮廷雕刻活計的地方機構。根據乾隆朝造辦處活計檔記載,至遲從乾隆二年蘇州織造就開始承接宮廷雕刻活計,而其他地方機構承接此類活計則晚了十幾甚至幾十年。而且蘇州織造的活計一直持續,沒有間斷,其他地方機構則是時有時無。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帝對蘇州織造的重視程度。


由於蘇州承接活計量大,造辦處檔案特設立「蘇州」專項。這些活計一般先由乾隆皇帝下旨,命造辦處畫樣或做樣呈覽准許後,再發往蘇州,由蘇州織造內匠人或外雇匠人依樣製作,然後呈進宮廷。這種活計必須嚴格按皇帝的旨意製作,要求符合宮廷的「內廷恭造式樣」。


從活計檔檔案看,蘇州織造承接了較多的玉器、雕漆、澄泥硯等雕刻活計。


來源:美術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藝術品市場有個3D定律 你了解不
婦人偷近百萬鑽石 被抓包往嘴裡塞
崖柏:珍木收藏中的活化石
宋代大馬形押印春信府印鑒賞
你沒聽錯!麥當娜要帶你去逛巴塞爾藝術展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兩年時間都雕刻不完的翡翠玉雕?只能說慢工出細活!
淺談藝術鋁窗花,雕刻鋁單板的工藝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他在一顆玻璃彈珠里雕刻出了整個宇宙!
一杯茶,雕刻時光的禪意
雕刻的師傅干到一半辭職了
藝術家雕刻蠟像的全過程,22個小時,精工細作
一位英國雕刻家,在鉛筆的筆芯上雕刻出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雕刻有四工,別只懂個蘇工!
28歲天才雕刻家隨手撿一塊木頭,他能給你刻出一幅山水畫
下梅,茶香雕刻的時光
每一個細節都是雕刻師傅辛勞的付出
秦嶺崖柏雕刻工藝品
天下雕刻,以精為美,翡翠玉雕,蘇工第一!
礦工挖到1億年前的史前四角裝甲車,化石完整到讓人懷疑是雕刻
和田玉的機雕大量充斥市場,怎樣才能區分出是手工雕刻的
老外雕塑一塊石頭,雕刻出他媽的模樣
雕刻的時光,一寸寂寞一寸深愛
《創意@雕刻》雕刻出的一系列中世紀建築的微型雕塑
80公分的翡翠觀音,花兩年時間雕刻都沒完工,玉雕師們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