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摘要「國服」應該是從民間、社會生活里自然而然產生的。如果是要恢復明朝以前那種寬袍大袖的傳統服飾,很難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生活。歷史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但這和恢復穿著古代著裝是兩碼事。


8月19日晚,文物學家、考古學家孫機在上海圖書館做了題為《中國服裝史上的四次大變革》的演講,這是他在2016年上海書展期間的第一場講座。孫機先生在演講中表示,時下中國人的衣食住行,除了「食」還保留傳統與特色外,衣、住、行各方面都已經「與國際接軌」,在這種背景下回顧中國服裝的發展歷程有其意義。


談起有人提出中國人應有自己的「國服」時,孫機認為「不太容易」。「『國服』應該是從民間、社會生活里自然而然產生的。如果是要恢復明朝以前那種寬袍大袖的傳統服飾,很難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生活;此外,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穿一個民族的服飾。歷史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但這和恢復穿著古代著裝是兩碼事。」

孫機先生在講座中介紹了中國服裝史上的四次大變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其內容擇要摘錄,以饗讀者。



「上衣下裳、束髮右衽」



服裝的起源是多元的,日本有貫頭衫、印度有紗麗,而華夏民族早期的服裝形制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頭上梳髮髻,前襟向右掩。


與服裝形制相對應的是生活習慣。「上衣下裳」的服飾中,裳(裙)里沒有內褲,褲襠處只纏一塊布,叫做「褌」。沒有高腳傢具的情況下,如果兩腿伸開、兩膝微曲地坐在席子上,身體便不能被完全遮掩,被認為是極度失禮的坐姿,稱為「箕踞」。當時有少數民族父子「相對箕踞」,便被華夏的一些保守人士認為與禽獸無異;《史記》記載,一個郭解的遊俠乘車經過,有人「箕踞視之」,郭的門客「欲殺之」——「箕踞」的無禮可見一斑。因此古人一般是跪坐,下裳能遮住身體,保持禮貌。具體而言,兩膝著地、臀部坐在後腳跟上稱為「坐」,臀部抬起稱為「跪」,挺身直腰則稱「跽」,又叫「長跪」。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上衣下裳、右衽



下裳外面還有一個類似圍裙形狀的「巿」(fu,也作韍),先秦時,貴族將長長的組玉佩掛在胸前、搭在巿上(不像唐代以後將玉佩垂於身體一側)。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西周的組玉佩(圖片來自:孫機《周代的組玉佩》)



玉璜、玉珠等玉件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組玉佩,既有裝飾功能,又是貴族身份在服飾上的體現之一。身份越高,組玉佩越長,身份較低者,佩飾就變得簡單短小。這種現象與當時貴族間標榜的步態有關,身份越高,步子越小,走得越慢,且走路時玉佩的碰撞要合乎樂律。因此帶上長長的組玉佩可以節制步伐。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身份越高、走得越慢:祭祀中,天子、諸侯行走時,邁出的腳應踏在另一隻腳所留足印的一半之處,可見行動緩慢(1)。大夫的足印則一個挨著一個(2),士行走時的步子間就可以留下一個足印的距離了(3)。



第一次變革:胡服騎射



「上衣下裳」的服裝形制到東周才有所變化,而催生第一次服裝變革的是戰爭。


中西方古代都有戰車,但唯獨中國有車戰。西周、春秋時,車戰是作戰的主要形式,所謂「千乘之國」,即戰車數量作為衡量國力的重要指標。然而戰國以降,車戰逐漸沒落,原因很多:如只適合開闊地作戰、戰鬥方式特殊、「禮崩樂壞」對車戰規則的瓦解等等,還有一個原因是騎兵的興起。在騎兵的優勢面前,戰車相形見絀。

騎兵成為單獨的兵種始於戰國時的趙武靈王。《史記·趙世家》記武靈王的話說:「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又說,寡人「變服騎射,以備燕、三胡、秦、韓之邊」。


生活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發明了褲子和長靴。穿著這種「胡服」作戰騎在馬上,動作靈活方便。趙國「引進」胡服、建立騎兵部隊後,軍威大振,在幾年之內便成為北方強國。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胡服



而此前華夏民族講究「極敬之所,莫不皆跣」,即在正式場合以赤腳、不穿鞋為敬。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西漢,長信宮燈。漢朝跣足宮女的典型形象。



有了褲子以後,便可以將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叫深衣。深衣的下擺叫「曲裾」,可以掩到身後,上面由腰帶固定住。這種服飾到魏晉南北朝時已經十分流行。女性曲裾很長,可以在下身繞三圈。典型如《女史箴圖》中的貴族婦女形象: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女史箴圖



也就是說,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飾大變革,就是從「上衣下裳」變成穿褲和深衣。



第二次變革:隋唐「雙軌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統治者多為鮮卑人,他們本是游牧民族,穿的是「短制褊衣」。隨著鮮卑人對北方社會的影響逐漸深入,穿著較為便捷的鮮卑服在底層社會流行起來;而另一方面,經過北魏的「全盤漢化」和北周的「胡漢並舉」,鮮卑貴族開始在典禮上改穿寬鬆的漢裝。


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隋唐時期的服飾出現了「雙軌制」現象:普通民眾的穿著屬於胡服系統,如「袍」,指上身穿的外衣,圓領、系扣,便捷、緊湊,雖然和鮮卑服裝不同,但差別不大;而寬袍大袖、褒衣博帶的傳統漢族服飾則在高級貴族出席正式場合時出現。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鮮卑男子常服



胡服常服流行的根本原因也是生活習俗的變化。這一時期,建築物上的梁架結構改進了,室內的空間增高了。又由於佛教的傳入,高坐具如胡床(馬扎)、倚子(起初叫子,後來叫椅子)等出現了。加之發明並推廣了馬鐙,騎馬的姿式矯健可觀,不再認為跨鞍近似於被人瞧不起的踞坐,高靿靴隨之流行。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帽子。1、2是鮮卑人的頭巾,圖3是隋朝人。



唐朝人一般戴著襆頭,這是一種方形的包頭軟巾,由鮮卑人的頭巾改進而來。用金屬線撐起巾腳,稱為硬腳襆頭。唐代皇帝所服的襆頭用硬腳,稍上曲;五代晚期以後,硬腳漸趨平直。宋朝時成為「展腳襆頭」,兩腳伸長、展開,當時有一種說法認為讓官員戴這種帽子能防止朝臣私語。發展到明朝,襆頭就成了烏紗帽。傳統中國女性不戴帽而梳髮髻,唐朝時部分接受了胡帽,到了宋朝則上層婦女在禮節上必須戴帽。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宋太宗畫像。帽子是展腳襆頭。



唐朝的女裝和南北朝時期沒有很大變化,追求的是寬鬆——李白所謂「雲想衣裳月想容」,把衣服和雲的飄逸聯繫在一起。到了宋代,文化上趨於保守,女裝變化較大,趨向於瘦、窄。宋朝士大夫欣賞一種缺陷美、病態美,例如纏足——纏足的罪魁禍首是蘇東坡,他和他的蘇門學士都寫詩吹捧過小腳。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唐代女裝加肥的趨勢(圖片來自:孫機《唐代之女子著男裝與胡服》)




清朝、民國的兩次變革



第三次大變革是明清易代之際,清朝統治者要求一律穿滿族服裝,男人必須剃髮。起初要求婦女不得纏腳,後來有所讓步。


第四次大變革是民國以後,長袍馬褂、中山裝風靡一時。解放後到現在,我們的服飾逐漸與世界接軌,中外差異不大了。(文/馮雙)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滿族服飾




文物學家孫機:中國要有自己的「國服」不容易


中山裝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藝術永遠不會有危機,是我們對藝術的認識有危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
解放軍轟炸機闖日本海練遠程打擊
今年的上海國際詩歌之夜,詩人們有點high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文物,真的美醉了!
中國一博物館收藏一件文物,這個真是韓國的,可是韓國人不高興了
中國的精華在英國?這些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讓你想到了什麼
此國文物流失嚴重,一大國親自幫其追回,跟中國的文物圖形太像
國家博物館裡的絕世文物
此物來自國外,現在卻是中國唯一特級文物,最珍貴國寶,世界敬仰
中華五大附屬國的國寶級文物,你確定韓國不是來搞笑的?
中國出土一文物讓歐洲人顏面掃地,他們的貴族運動,竟然是中國人玩剩下的
外國妞脫褲子就拉,這可是中國文物
中國那些逆天的文物,中國人你必需要看看
中國最有資格稱為鎮國之寶十大文物,不服來辯!
溥儀的私產讓你了解中國的文物之龐大
中國禁止出國展示的十大文物,外國人只能來中國看
中國流落美國的珍貴文物
中國歷史上最不像文物的文物
流失的國寶,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重磅:國家政策鬆綁,象牙文物可以依法拍賣了!
國家政策鬆綁,象牙文物可以依法拍賣了!
中國最大的「文物販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