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文/豐洋


這幾天,林心如主演的《秀麗江山之長歌行》正在各大電視台上熱播,鄧禹、劉秀與陰麗華的三角戀引發各種爭議。那麼,歷史上鄧禹追過陰麗華嗎?這位東漢第一功臣,究竟給劉秀立下了什麼樣的功勛?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一、定策天下


鄧禹年紀輕輕就為劉秀定下統一方略,這在歷史上是確實存在的。


鄧禹聰慧絕頂,年少即在長安求學,遇到老鄉劉秀,知道劉秀非常之人,便成為劉秀的小跟班。兩人十分交好,幾年之後,學業完成,各回各家。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但鄧禹的空檔期不是劉秀的空檔期,劉秀隨後跟從大哥劉演,入綠林,建功業,成為更始政權的得力幹將。但大哥劉演被更始手下暗算,劉秀只得打碎門牙往肚子里咽,隱忍北上,成為招討河北地區的使者。身邊雖有馮異、王霸這樣的貼身幹將,但政治前途迷茫,莫不成永遠成為更始政權一顆搖搖欲墜的棋子?


這時鄧禹從老家「杖策北渡」,在鄴縣追上了劉秀。此前,很多人舉薦鄧禹給諸強,鄧禹一直不肯入世。但到了劉秀最為窘迫之時,鄧禹卻願意跟從劉秀,莫非有什麼企圖?


於是兩人多年未見之後有了這樣的談話:

首先劉秀見到鄧禹十分高興,說:「我現在有了專門封官的權力,你遠道而來,難道是想當官嗎?」


鄧禹說:「不是想當官。」


劉秀又問:「既然如此,那是有什麼想法?」


鄧禹說:「只是希望明公你威德加於四海,我願效犬馬之勞,為您建功立業。」


劉秀大笑,當晚留宿私聊。

於是這一晚,鄧禹向劉秀獻上了「定安策」:


「更始雖然定都關西,但現在山東沒有安定,赤眉、青犢之流,劫輒以萬數,三輔一帶,往往群聚假借名號。更始既沒有挫敗過他們,而他們也不聽指揮裁決,各將領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在發財,爭用威力,早晚圖快樂罷了,並沒有忠良明智,深謀遠慮,真想尊重主上安撫百姓的。四方分崩離析,形勢清楚可見。明公雖然建立了輔佐王室的功勞,恐怕也難成大業。為今之計,不如延攬四方英雄,務必取悅民心,建立高祖的偉業,拯救百姓萬民的生命。以公的德才平定天下,是足可以平定的。」


這段進言,先從反面分析更始和赤眉的不足,繼而說明與其給更始打工,不如延攬人才,獨立成就霸業,理由只有一個:你的德行與才能很高,要以德打天下。


從史料的記載看,雖然馮異等人也在早先跟劉秀表明了同樣的意思,但遠道而來卻又如此系統理順諸強關係的鄧禹此言一出,還是更加使劉秀的目標更加清晰。從後來歷史的發展來看,鄧禹的「定安策」,絕對可以和張良建議劉邦倚重韓信、英布和彭越,以及諸葛亮對劉備的「隆中對」可以一比,是戰略層面而非戰術層面的思考,只一點,便凌駕其他二十七將之上。鄧禹不僅有帥才,而且更給劉秀以信心。

後來,王朗假託漢室,劉秀屢遭不利,團隊逃到信都,才得到信都太守任光的接待,行至廣阿城樓,劉秀大發感慨,對鄧禹說:「天下郡國這麼多(漢代有百郡左右),我們才得了一個(信都),你之前說我統一天下不難,你看看多難?」


鄧禹鼓舞道:「現在海內紛亂,人人都思明君,猶赤子之思慈母。自古以來,能夠成事的,在於德行,不以大小。」


光武大悅。


鄧禹再次重申「德」的重要性,在信心上極大鼓舞了劉秀奔向帝業。


二、薦舉人才


鄧禹不僅為劉秀在大略上明晰了目標、方向,還在人力資源方面幫助劉秀。劉秀每逢選用人才,多向鄧禹徵求意見,鄧禹選上的人才,實際表現都非常出色。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比如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實際起到「蕭何」之任的寇恂,就是鄧禹薦舉到劉秀那裡的。當時劉秀拿下河北,需要在一個人在帝國十字口河內布置一名大將鎮守。鄧禹以偏將軍寇恂有「文武備足,有牧人御眾之才」果斷舉薦,劉秀大膽任用,拜寇恂為河內太守,並擁有大將軍的權力,果然寇恂武能守住河內郡,文能養馬二千匹、提供箭頭百萬枝、收租四百萬斛,並把這些及時轉運前線,以給軍資。


另一個例子是舉薦吳漢。吳漢不善表現,「造次不能以辭自達」。劉秀滅除王朗,拔得邯鄲,欲發兵南下,問誰可大用。鄧禹強烈推薦吳漢,說他「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劉秀果拜吳漢為大將軍,吳漢果然不負鄧禹,如前漢之韓信,為劉秀攻城奪地,立下汗馬功勛。


三、立功卓著


說起鄧禹的缺點,後人常以鄧禹大敗於赤眉而頗有微詞。


其實不僅在此前鄧禹就立下卓著戰功,而且就敗於赤眉,也要回到歷史現場去詳加分析。


先看他的戰功卓著。與前漢張良體弱總是隨軍劉邦不同,鄧禹也是能夠帶兵打仗的。劉秀讓他率軍與蓋延進攻銅馬軍,蓋延先到,戰鬥不利退保城池,鄧禹後至,率軍與銅馬大戰,生獲其大將。跟從劉秀,平定河北,以至於劉秀後來還被稱為「銅馬帝」。


赤眉大軍入關,與更始大戰,劉秀趁二者相爭,給鄧禹兩萬精兵,入討關中。鄧禹兵少,更始帝的河東郡雖未抵擋來勢洶洶的赤眉大軍,卻也以王匡、成丹、劉均十餘萬兵力,拒鄧禹於城外。雖然鄧禹手下樊崇戰死,軍師韓歆一度勸鄧禹趁夜逃走,但鄧禹堅守,最終拿下河東,為光武即位獻上了大禮。劉秀登基,冊封「前將軍」鄧禹為「大司徒」,封為酇侯,食邑萬戶。而鄧禹時年二十四。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至於赤眉戰敗,過程尤為複雜。先是赤眉推翻更始政權,入據關中,然後諸將勸鄧禹直接攻打長安,與赤眉開戰。當鄧禹特別清醒,他知道與赤眉硬碰硬肯定不利,對諸將說:「不然,現在我部眾雖多,但能打仗的卻少,前面沒有可依賴的積蓄,後面也沒有可供轉運的資財。赤眉軍剛剛攻取長安,財富充實,士氣銳不可擋。然而盜賊群居,無整天的打算,財谷雖多,變故萬端,哪能堅守下去呢?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廣人稀,穀米牲畜多,我們暫時整軍北道,就糧養士,以觀察赤眉軍的弱點,才可以設法進攻他們呢!」


客觀的說,鄧禹的判斷是對的,赤眉人多勢大,鄧禹雖然接納了自河東以來的諸多降兵降將,但實力與赤眉相比,差距還是很大。後來劉秀捺不住性子,認為鄧禹就不進兵,下令鄧禹強攻,結果與赤眉大戰,眾皆死散。獨與二十四騎逃回宜陽,成為一生敗筆。但劉秀就沒有責任么?劉秀派來的大將馮異,雖然儘力幫助鄧禹,不也吞下失敗的惡果?


四、功成身退


或許光武帝劉秀也意識到了鄧禹之敗絕非一人之因,所以鄧禹上大司徒印綬和侯爵印綬時,劉秀還是退回了鄧禹的侯爵印綬,沒有懲罰鄧禹。


光武十三年,天下平等,諸功臣皆增戶邑,鄧禹被重新封侯,定為高密侯。國家撤下前後左右將軍,鄧禹帶頭迎合劉秀的「退功臣而進文吏」的舉措,回家事孝事親。服事母親非常孝順,疏遠名勢。一切用度都取之於封地賦稅,不修私產不謀私利。


在事親方面,鄧禹更可謂表率,史書雖未記載妻子何名何姓,但他有子女十三人,並讓他們各掌握一門技藝。整飭家規,教養子孫,以致鄧氏一族屢出賢臣,成為後世的楷模,成為東漢歷史上的顯赫家族,與郭氏、陰氏、馬氏、竇氏、梁氏一起為東漢政權的建立和維護立下了汗馬功勞。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即出身鄧氏家族,和帝死後,她雖然與兄長鄧騭大權獨攬,卻並非後世所想像的禍亂朝政,而是繼續沿著和帝時代的治國理念,以德行治天下,維持了國家的穩定。

鄧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秀麗江山之長歌行》那樣的軟男嗎



至於《秀麗江山之長歌行》中,鄧禹未及弱冠而追求陰麗華之事,乃小說家言,非史載所記述。但歷史歸歷史,文學歸文學。沒有文學作品的演繹、普及,東漢的這段歷史恐怕永遠藏在故紙堆中。


講史


我們提供知識,以了解人類的過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史 的精彩文章:

同時擁有「中興」、「定鼎」兩項頭銜的帝王,光武帝劉秀當為第一人
清文宗不是漢武帝
拒絕湘軍總指揮!解密左宗棠與曾國藩之間的微妙關係

TAG:講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杜甫的這首《短歌行》,怎麼越看越像李白呢?一定是被附體了
從「秀麗江山之長歌行」看東漢開國
不一樣的夏達風,《長歌行》——復仇少女養成記
林心如在《秀麗江山之長歌行》中 古裝髮型超美
唐寅:桃花仙人踏歌行,風流無雙唐伯虎
秀麗江山之長歌行第34集預告 趙姬胎兒或不保韓姬要殺陰麗華
硬漢吳京的浪漫:為謝楠舞大刀,酒後吟詩《短歌行》感動哭
馬天宇客串的《秀麗江山之長歌行》明日將重播
【如歌行板】父親的夢想
《長歌行》里的劉秀歷史真面目,巧用讖語奪天下
短歌行‖也人的詩十首
國漫迎來春天立項真人劇,《長歌行》pk《銀魂》你看好誰?
楊冪范爺自吹敬業 胡歌行勝於言 所以到底誰是偉大演員?
百首長詩之七《短歌行》:一代梟雄曹操的求賢宣言
舉手,有多少人將《燕歌行》當成是「艷歌行」,其中到底有艷情嗎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詩詞短歌行欣賞分享
真人版漫改劇最擔心的是啞舍、19天、長歌行,最後一部不敢想像
曹操寫過兩首《短歌行》,第二首說明曹操比劉備更忠於漢室!
董其昌 行書《杜甫醉歌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