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莫奈的故事——之睡蓮系列
點擊播放 GIF/670K
//// 最 精 彩 的 美 術 類 公 眾 號 ///
克洛德·莫奈
Claude Monet
莫奈一生共留下500多幅素描和2000多幅油畫。但其作品在國人中知曉度最高的要算《睡蓮》系列。莫奈一生畫的睡蓮作品有數十幅之多,很多都屬於組畫,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區分它們的,僅僅只是大師對光與色的瞬間捕捉。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個特色。《睡蓮》系列作品,從1897到1926年,莫奈總共畫過181幅。
點擊播放 GIF/1385K
1883年,
莫奈在朋友的資助下搬進了塞納河畔的一棟農屋和庭院,
他逐步把存糧的倉庫改建為畫室,把庭院變成了大花園。
莫奈熱愛大自然,
廣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變化無窮的天空,
這些都是他繪畫的對象。
庭院池中的睡蓮,紅的、白的、紫的,
靜靜地躺在綠色的大「床」上,展示著它們的美麗。
睡蓮綠 法國 莫奈 布上油畫 縱89×橫92厘米 丹佛美術館藏
不管颳風下雨、陰雨綿綿,還是陽光燦爛、微風習習;
無論是白天還是傍晚,莫奈總是坐在池塘邊,觀察自然,感受光線,用畫筆記錄下來。
他以花園中的睡蓮、百子蓮、垂柳與日本橋為對象,
畫出了一系列為世人所景仰的傳奇之作。
他的這些畫經常是無題的,
他說:「重要的不是主題,而是畫家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莫奈在《睡蓮》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的一切魅力。
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
水在莫奈的筆下,
完全成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
馬奈稱他是「水的拉斐爾」。
吉維尼睡蓮池塘 莫奈
在莫奈的《睡蓮》中,
與其說他是用色彩表現大自然的水中睡蓮,
不如說他是用水中睡蓮表現大自然的色彩。
評論家瓦多伊的評價是:
「他早期的那些畫沒有一幅能與這些難以置信的水上風景相提並論的,
因為這些畫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間。
畫面的水呈淺藍色,有時像金的溶液,
在那變化莫測的綠色水面上,
反映著天空和池塘岸邊以
及在這些倒影上盛開著清淡明亮的睡蓮。
在這些畫里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美,
它兼備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畫更接近音樂和詩歌。」
傍晚時的睡蓮池塘 莫奈
日本橋(睡蓮池溏上的天橋) 莫奈
作為印象派的創始者與最高成就者
莫奈一生都在追逐自然界的光與影。
很少有人像莫奈一樣針對同主題專門描繪不同季節、
不同光線和天氣狀態下的色彩變化。
而他重要的系列名作如稻草堆、白楊、教堂和花園,
都是到吉維尼之後20年內完成的,
其中包括集印象派之大成的《睡蓮》。
這些作品不僅成為法國藝術的瑰寶,更成為世界藝術的珍品。
垂柳和睡蓮池塘 莫奈
垂柳和睡蓮池塘
詩人馬拉美在1885 年描述了他眼中的睡蓮池:
「它濃濃的白,包含著一個空無所及的夢,
包含著一種永不存在的快樂。
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繼續屏息,向那幻影致敬……
在意外的腳步來臨之前,
在我走開的時候,
這朵完美的花兒在升起的水泡中清晰可見……」
睡蓮池塘和橋
那時的莫奈凌晨3 點就起床,
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睡蓮池畔,感受和自然的心靈交融,
捕捉不同季節、不同氣候乃至一天的不同時刻里,
花與水在光的閃爍和風的流動中,
變換顫動的瞬時效果,
把這種稍縱即逝的印象複述到畫布上。
1895年,清新飄逸的睡蓮開始在莫奈的畫布綻放。
蓮花蓮葉的真實意象,與水光流瀉的意境幻象交織融合。
莫奈為何如此迷戀睡蓮?
答案並無定論。
有的藝術史家認為莫奈是受到東方思想影響,
呈現出要超越物體表象、直探本質的藝術靈感。
其實,晚年的莫奈並不如它的睡蓮池那樣寧靜安詳,
好友們、妻子和長子的相繼去世令他飽受打擊,
也令他原有的眼疾加劇,發展成為白內障。
患白內障的莫奈,就像耳聾的貝多芬,
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他請人修建了天花板透光的巨大畫室,
進行《睡蓮》組畫的創作。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
白內障手術成功的莫奈致力於今天放在橘園美術館的巨作《睡蓮》,
那時的他用色更加自由和率性,甚至用上了黑色和混濁的中性色;
構圖也更為渙散,常常只剩下線條感。
儘管很多人都認為視力問題影響了他的晚期畫風,
但莫奈堅持自己沒有脫離他遵循的現實原則:
「我只是觀察了世界所展示出來的一切,並用筆記錄下來。
」不管結論如何,當花園裡的一切歸於寂靜,
只有睡蓮緩緩地吐納,或許這就是莫奈晚年的寫照。
《睡蓮》是莫奈晚年的作品,
以令人叫絕的技法,
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
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
在大師的筆下,睡蓮的 葉子是純綠色的,
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
看似隨意的彩色線條筆觸柔美,似乎讓水流動起來,
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間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參觀者站在畫旁,就如同佇立在池塘旁邊,
竟能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蓮花別樣紅」的唐詩意境。
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普魯斯特
關於睡蓮有段段優美的描繪:
「稍遠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蓮簇擁在一起,
猶如一座浮動的花壇,
彷彿花園裡那些蝴蝶花搬到了這兒,
蝴蝶那般把藍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這座水上花壇的斜面上……
傍晚當它宛若某個遙遠的海港,
披著夕陽那玫瑰色的、
夢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變著色彩,
以便始終跟色澤比較固定的花冠周圍的那種在時光里隱匿得更深的、
更奧妙的東西――那種存在於無限之中的東西――顯得很和諧的時候,
開在這片水面上的睡蓮,
就像是綻放在天際的花朵。」
睡蓮開在水裡,淡定從容的伸向天空,
沒有紛擾,無憂無慮的仰望蒼穹。
《睡蓮》,
可以說是莫奈一生對光與色表現的總結。
莫奈晚年對色彩的研究已經爐火純青,
對光與色認識的深度已經無人能及。
莫奈的睡蓮看整體效果時你會覺得他喜歡用灰調子,
其實走近看他的色彩是非常飽和的, 純度極高,
他喜歡堆極多的層次,
經過電腦分析,
有的居然高達15層。
-END-
- 創意來自 美術志團隊 -
編 美術志
轉載須知
個人分享至朋友圈無需授權
點擊播放 GIF/689K





TAG:美術志 |
※走進老倫敦的書店,觸摸不列顛之魂
※科幻走進現實之「死亡之星」
※法國故事小鎮,帶你走進童話般的美麗仙境
※婚禮流程那些事,走進匯圖!
※走進卓尼大峪溝,彷彿有一種誤闖仙境之感
※走進美國,走進醉鄉!
※記者走進產房探秘那些事 產婦狀態OK丈夫卻嚇暈
※除了劉邦斬白蛇之外,你還知道劉邦的其他異象嗎?帶你走進司馬遷的造神之舉
※離婚又復婚的夫妻最易走進哪些誤區?
※走進青海 走進你的心
※很走心的唯美句子,走進心坎里
※走進精神病患者的心靈世界《地獄之刃》顯卡測試
※詩與鄉野,走進莫干山
※婚外之情,走進易,走出難!
※婚外之情,走進易,走出難
※《走進智慧之門》
※走進科學之少女逛廟會,竟然目睹靈異生物?
※走進遊戲 走進兒童
※進得了故宮,睡得了安曼,而這個傲嬌品牌心心念念的是何時走進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