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貴州玉屏簫笛


那悠揚了數百年的風情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文圖 | 劉凡


︻玉屏蕭笛︼


玉屏,素有「中國蕭笛之鄉」的美譽。

幾百年來,這個位於黔東的小縣城,


以簫為筋,以笛為絡,用悠悠的蕭笛之音


賦予了小城純粹澄凈的靈魂。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在1913年英國倫敦國際工藝品展覽會、1915年美國舊金山的萬國博覽會,玉屏簫笛都獲得金質獎章,和茅台酒、大方漆器並稱為「貴州三寶」。此後經過幾代簫笛藝人的努力,玉屏簫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迎來巔峰,產品遠銷海內外。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後,簫笛被鋼琴、吉他、小提琴等西洋樂器擠佔了生存空間,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再學簫笛吹奏和製作,簫笛技藝也因此後繼乏人。


明清兩朝的


皇室貢品


能有幸見識到玉屏簫笛,對我來說純屬偶然,那是在一次前往梵凈山的旅途中,我在玉屏中轉,偶然得知這裡是「中國蕭笛鄉」,從此便上了心。幾個月之後,我再次踏入玉屏,終於如願以償,能夠一窺玉屏蕭笛的整個製作過程。說到玉屏簫笛,不能不提到玉屏簫笛廠,這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廠,是製作玉屏簫笛的代表,大部分玉屏簫笛都出自這裡。進廠之後,看到一名白髮老人正在默默地進行操作:一把雕刻刀,隨著他的手勢一上一下,在打磨好的竹管上翻飛,雕刻出精美的古典圖案。這位老者正是我此行探訪的對象——「貴州十大民間工藝大師」、國家級簫笛傳承人姚茂祿。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說明來意後,姚茂祿便領著我四處走動,參觀廠區,邊走邊講玉屏簫笛的歷史。玉屏簫笛始於明朝永樂年間,傳說當時有一名自稱「鹿皮大仙」的道人,把制簫的技藝傳授給了一位姓鄭的侗族人,鄭家將其與本地的制笛技藝配對,從此便產生了「玉屏簫笛」。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愛好音律的鄭家將簫笛製作技藝視為傳家寶,代代精益求精,到明朝萬曆年間,玉屏簫笛已經名聲在外,成為皇室貢品,一直到清朝都不曾變動。清朝咸豐年間,由於戰亂,玉屏鄭家家道中落,不得不打破簫笛技藝的嫡傳規矩,開始廣招門徒,擴大生產,專門以製作和售賣簫笛為業,簫笛技藝從此在玉屏廣為傳播,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玉屏已經有30 多家簫笛店鋪,姚茂祿的祖上正是在那段時間學會了簫笛製作技藝,並傳承了下來。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玉屏簫笛多以雌雄配對


雌雄並吹,含蓄而雋永


恰似情人對唱,情趣盎然


故又有「神簫仙笛」之美稱


說到這裡,姚茂祿停了下來,指著牆角的一排還帶著泥土的竹子對我說:「這就是製作簫笛的紫竹,是最理想的材料。」玉屏簫笛從選料到製作均十分講究,它取材於當地一種特有的水竹,這種竹子生長在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溪水與岩石交錯之處,竹節長、竹管細、竹質堅硬、纖維細密。姚茂祿告訴我,做簫笛的竹子一般都取自飛鳳山,那裡山坡的背陰面遍布岩石、溪水,少見陽光,竹子長得又高又直,竹節非常均勻,最適合拿來做簫笛。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選定材料後,卻並非當即取材,砍竹的時間也很有講究,一般是立冬後兩個月為好,這時的竹子水分和糖分少,做出的簫笛不易開裂和霉變。砍回來的竹子,還不能馬上拿來使用,需要放上一年左右,讓竹子里的水分全部蒸發才行。而且采來的竹子還不能隨便放置,要找一個防雨、防晒、防風的地方,放的時候還要交叉堆放,黃梅季節還要給它們翻身,防止它們霉變,處理得當,一根上好的竹子能放置一二十年,而放得越久,水分蒸發得越多,竹子的材質越穩定,製作出來的簫笛,成色就越好。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詩、畫、色


三者合一


「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這是詩仙李白對蕭笛的熱情讚美。簫與笛,自古便在中國樂器中佔據重要地位,其中,尤以玉屏蕭笛為中國傳統手工簫笛之最。在玉屏簫笛中,又以龍鳳屏簫最受歡迎,它是雌雄成對的簫管,雄簫音色渾厚、洪亮,雌簫音色圓潤、含蓄,在過去經常被視為愛情信物和美好姻緣的象徵。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玉屏簫笛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音色,除了原材料講究之外,還和手藝人的精雕細琢有關。玉屏簫笛雖然僅有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個工藝流程,但是每個流程工序繁多,總計高達70多道,全部為手工製作。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製作簫笛,工人首先要對選好的竹子進行刨外節和刮竹處理,保持外表的光滑,其後的環節以「夾扁竹」和「開叫口」最為關鍵。夾扁竹是處理生竹的一道工序,要經歷火烤、鐵夾、木夾3個過程,要用柴火將竹料烤「熟」,再用鐵鉗從頭至尾依次輕夾竹管,使之漸成橢圓形扁竹,並以木夾校直。姚茂祿說,每一根竹子的材質都不同,所以處理時需要區別對待,輕重緩急、使力方向都各不相同,這其中的分寸,沒有多年的觀察和修鍊是很難掌握的。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夾扁竹後就是開叫口,「叫口」就是簫笛的吹孔,若是吹孔開得不適,音量、音色、音準都易受影響。管身一般開6個橢圓形孔,下端背面再開出音孔,讓孔壁向內呈25度斜面,這樣可以使音色更加圓潤、柔和。和很多機器開孔的簫笛不同,玉屏簫笛在開孔時,手藝人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個性的處理,孔的形狀、大小、角度都有所不同,吹奏出來聲音也更加優美,具有特色。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開孔之後,就是雕刻,這是玉屏簫笛的一大特色,在簫笛上以精湛的手藝雕刻各種圖案,讓簫笛顯得更具藝術氣息。這種雕刻可以說是在刀尖上跳舞,因為稍不注意,就可能損壞已經做好的竹管,所以對雕刻人的刀法要求特別高,要細膩流暢。簫笛雕刻分為刻字、刻圖,刻字應用單刀,刻圖初用單刀,到上世紀60年代才改用雙刀。各種刀法皆一揮而就,橫豎順逆,運用自如。當古銅色的管身刻上細膩而逼真的山水、花草和鳥獸等各種紋飾,詩、畫、色三者合一,玉屏簫笛更顯古樸、典雅。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原始打磨用骨節草


擦去簫笛表面塵垢


再用玉釧子打磨光亮


1958年後,改用水砂擦笛


壽珠子打磨


此藝沿襲至今


關於玉屏簫笛的雕刻,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叫「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雕刻時,手藝人必須精力充沛、精神集中,沒有外界干擾,才能一氣呵成。即使是姚茂祿這樣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傅,一年也僅能在十幾支簫笛上雕刻出微雕詩詞。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簫笛傳奇誰來續?


幾百年來,經過傳統民風的熏陶和現代氣息的浸潤,玉屏簫笛在含蓄典雅的外衣下,不失現代的時尚高貴,曾遠銷海內外。玉屏簫笛這樣的盛景,離不開幾代手藝人的努力。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姚茂祿的父親、叔父都是玉屏知名的簫笛製作人,民國時期就從事蕭笛製作、雕刻、設計。姚茂祿自幼耳濡目染,對簫笛製作情有獨鍾,1957年國營簫笛廠成立後,姚茂祿的父親、叔父都進入簫笛廠工作,在親人的影響下,他也於1961年進入簫笛廠當學徒,那一年他才16歲。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在簫笛廠,姚茂祿不但學習了簫笛的吹奏技巧,更師從父親和叔父,學習雕刻、校音等簫笛製作工藝。幾年之後,姚茂祿已經繼承了玉屏簫笛的製作技藝,平常除了工作之外,還開始潛心鑽研前人的製作經驗,對玉屏簫笛的傳統製作工藝進行科學改進。1982年,廠里派姚茂祿到蘇州學習二節簫笛的製作,回來後將簫笛製作工藝進行了改革創新。此後,他又陸續發明創造了尺八簫、塤簫,改進了二節笛、玉屏竹根簫等產品。改進後的產品,深得業內人士的好評。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玉屏簫笛發展迅疾,連年獲省、部優稱號,產品遠銷海內外,最高年產量達50餘萬支,產值80餘萬元。然而,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民族樂器受到很大的衝擊,人們更喜歡外來文化,像簫笛這樣的傳統樂器卻逐漸受到冷落,對此,有著30年簫笛吹奏經驗的藝人吳緒忠表示:「現在的年輕人都學鋼琴、吉他、小提琴了,哪裡還有人學吹簫笛?」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在這種情況下,簫笛製作技藝的發展形勢嚴峻。姚茂祿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願意學習簫笛製作的人太少,整個簫笛廠包括廠長和管理人員在內僅剩7人,在城區從事簫笛製作的老藝人也不足10人,以前是年輕人爭破頭要進廠學手藝,而現在卻沒有人願意來當學徒,除了工資低的原因,還因為簫笛製作要求高、周期長,年輕人根本就不願學。面對這種困境,已經60多歲的姚茂祿雖然早已退休,也只好不退崗,每天都待在車間里,希望能多帶些人出來,把簫笛製作的手藝傳承下去。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如今,23歲的姚勇成了姚茂祿的重點培養對象,姚勇從縣裡的職業中學畢業後,就來到廠里當學徒,姚茂祿對此感到很欣慰:「這個小夥子歲數不大,肯鑽研,看到他,我就覺得玉屏簫笛有希望了!」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玉屏,千百年來以簫為筋,以笛為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人文地理 的精彩文章:

瓦特納冰川:迷失在冰火交融的國度
印度漫遊記上:步入騙局、遭遇地震的北印度之旅
遇見地捫侗寨:「千三」侗族祖地,時光從未改變
青海茶卡鹽湖:中國的「天空之鏡」
這隻「大貓」,不喜歡在陸地上奔跑

TAG:環球人文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陰陽天機譜丨以笛為劍的守護誓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