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虎狼屯於階壁,尚談因果?

虎狼屯於階壁,尚談因果?

虎狼屯於階壁,尚談因果?



既要有智慧去調伏自己的煩惱,也要有慈悲去幫助他人,還要有果決善巧的方法。佛法本身包括了仁慈、智慧、勇悍等等內涵,只是我們自己常常片面去理解而已。

——學誠法師


法師,某人因為誤解我而罵我,我該怎麼辦?


網友


學誠

法師


讓那些罵聲隨風而逝,不要錄下來反覆重播,這個「錄音機」就是自己的心。安忍他人的輕蔑譏諷,是積福第一法,還能感得相貌莊嚴的果報。所以,當遇到他人的譏毀,要當做積福的機會,而不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


每當身體特別疲倦的時候,內心總容易傷心難過,總覺得是消化不了工作和生活所累積的負面情緒,對現狀的失望,著急。真的對自己沒信心,煩,煩,煩。


網友


學誠

法師


有時候,睡一覺就好了。一覺醒來,是新的一天,也是新的自己,不要再用執著的心去看待生活。任何境界不要去求外在如何,而要回歸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是否清凈、善良,一念一念在心上努力,種下的都是善因,未來的結果自然就是好的。


最近讀《紅樓夢》,覺得簡直就是一部佛經,其中有一個地方,寫賈府的一個小姐迎春面對下人偷拿自己的東西去賭博一事,迎春讀《太上感應篇》,並對下人的行為不加責罰。黛玉說她是:虎狼屯於階壁,尚談因果。而寶釵不加評論,只一起讀佛書。我想問的是做管理和佛法的關係?


網友


學誠

法師


既要有智慧去調伏自己的煩惱,也要有慈悲去幫助他人,還要有果決善巧的方法。佛法本身包括了仁慈、智慧、勇悍等等內涵,只是我們自己常常片面去理解而已。


師父,弟子最關注超級丹和李宗瑋的羽毛球比賽,可是為什麼自己竟然不敢看電視直播?真不敢看,別的比賽都敢看,就是最關注的不敢看,為什麼會這樣?


網友

學誠


法師


太執著,太在意,就會患得患失。


師父好!請問參加法會出錢的多少,是我們的分別,對嗎?根據自己的情況供養三寶就可以,不一定要多,對嗎?另外,自己誦經迴向和參加法會的區別和差別是什麼?還有,師父,一門深入,是抱住一本經典?還是如楞嚴經抱住眼耳鼻舌身意等一個法門?


網友


學誠


法師


財物供養隨力隨分,功德大小在心。個人讀經是別業,法會共修是共業,「大眾熏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個人獨修猶如一點火星,隨時有被吹滅的可能,也沒有力量去發光發熱;眾人共修猶如把火星匯聚成火炬,不僅自己不會被吹滅,還能夠去照亮更多人、溫暖更多人。


修行必須要找到善知識、師法友團隊,一門深入也好,廣學多聞也好,都離不開善知識的指點,不是自己去找門、依照自己的認識去「深入」的。


尊敬的法師您好!《孝經》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所以,請問,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而去幫助其他苦難的人,做慈善,這是行善嗎?這樣有沒有功德呢?感恩!


網友


學誠


法師


現在的家庭關係與社會倫理,跟古時已經大大不同,不能簡單套用。譬如「不孝」,如何定義呢?古時候說「父母在,不遠遊」,而現在人遠離家鄉外出打拚的比比皆是。現在由於社會的快速變化和巨大壓力,對父母和子女都有很多挑戰,許多人最大的矛盾是在家庭中,有些人在家庭中沒有學到如何去愛,如何與人相處,需要在社會中去學,在善友團隊中學,然後才能有力量去改變內心的空洞和黑暗,反饋家庭。不能簡單用一個理論去否定一件事或一個人,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更重要的是要帶著願力去看。


請問師父,如何避免因為擔心再被欺騙傷害,而對傷害過自己的人的持續挑釁而心生惡念?弟子多年前就皈依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對任何人心生這樣的惡念,心中羞愧又畏懼。請師父指點迷津,感恩師父!


網友


學誠


法師


暫時離境。多親近師法友團隊,在善的環境中不斷培養智慧、慈悲,內心成長、有力量之後,才能夠超越過不去的境界。這不是一個方法的問題,而是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


精選自2016年8月20日學誠法師微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寺龍泉之聲 的精彩文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第二支箭和重新開始
為何我找不到奔跑的方向
我們是否生而孤獨
腦袋裡都是懶惰的借口,怎麼破?

TAG:龍泉寺龍泉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