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編者按: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大陸的人來說,對海峽那頭歷史的了解一直是缺席或者是不完整的。浙大的王思怡博士以自己親自探訪展覽《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的經歷為契機,將台灣的原住民與歷代移民之間的衝突與融合全面地呈現給大家,為大家呈現出了一幅壯麗的史詩畫卷。


在歷史展覽的策展中不可避免的便是詮釋視角的問題。誠如書寫歷史的視角諸多,代表的觀點與立場各異,因此選擇展示「誰」的歷史便值得我們深思。而在台灣歷史博物館展覽中則向我們呈現了與大眾切身、親近的歷史面貌,以及台灣社會歷來擁有的多元族群的文化。


《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覽以台灣通史為內容,包含各個不同時期土地與人民的歷史,選擇以「土地」與「人民」為主軸貫穿整個展覽。展場通過兩百多個1:1的多種族群、不同性別、不分行業的人像模型,以情境展示的張力和趣味敘說台灣社會由歷代移民共同組成的特殊經歷,讓觀眾細細品味不同人群、文化間互動的過程,從而認識這塊土地上的文化發展與多元社會的形成,引發觀眾的興趣、尊重與思考。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一 《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


《斯土斯民》展覽共分為七個單元,早期的居民、異文化相遇、唐山過台灣、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巨變與新秩序、邁向多元民主社會、展望新世紀。整個台灣歷史的演變,從族群角度來看是:「不斷的移民、衝突與融合」;而在土地面貌上則是「林木參天、無序的農耕開墾、小規模的城鎮開發、以廟宇為中心向外輻射」,這樣的形態因日本人統治而改變,台灣開始進入市政規劃的開發。


「早期的居民」(圖二)通過由台灣史前時代三座代表性遺址的復原模型,以及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文物、遺迹,配合從原住民各族耆老口中收集的傳說故事,展開史前台灣的故事。


圖二 「早期的居民」史前遺址模型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異文化相遇」(圖三)主要展示16、17世紀海上貿易興盛時期,位於東亞航線樞紐位置的台灣,成為各方勢力競相前往之地的故事。通過由漢人、日本人、歐洲人及原住民相互面對組成的圓形舞台為軸心,延伸出異文化相遇的故事。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三 「異文化相遇」中的圓形舞台

「唐山過台灣」(圖四)描述的是清朝時期大陸的漢人冒著橫渡台灣海峽的風險,來到台灣謀生的艱辛過程。首先,以一艘在港邊停泊的單桅中式帆船為核心,講述漢人移民橫渡黑水溝抵達台灣的歷程與時代背景;其次,以原、漢簽約租地場景為主軸,搭配平埔原住民公廨、村社分布圖等,描述漢人移民與平埔原住民在台灣西部平原地區相遇,以及雙方文化衝突與融合的過程。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四 「唐山過台灣」中的港口中式帆船


「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圖五)依照台灣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將展示區分為沿海、平原、丘陵、商業城鎮及後山五個區域,分別呈現不同地區移民因應自然、人文條件發展出來的地域社會特色。在五個展示區中間,安排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王爺與媽祖出巡隊伍,象徵台灣社會跨越時空限制的虔誠信仰。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五 「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中的民俗


「巨變與新秩序」(圖六)反映了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生活方式面臨的巨大變化。台灣人在這種新的相遇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一方面為日本帶來的西方近代文明所吸引,另一方面又苦於殖民地的差別待遇,在苦悶抗拒不平和熱切迎接近代文明之間,度過了半個世紀的「日本時代」。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六 「巨變與新秩序」中的近代統治


「邁向多元民主社會」(圖七)由兩幅日本人離開與國民政府來台的巨幅照片展開,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與另一個時代的接替,同時也開啟戰後台灣自蕭條困頓邁向經濟起飛、邁向多元民主社會的故事篇章。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七 「邁向多元民主社會」單元


「展望新世紀」利用雙劇場(圖八)的形式,講述台灣未來主人翁寫給台灣的一封信,聽聽他們對於自己及台灣的期許與希望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八 「雙劇場:展望新世紀」


最具普遍意義的傳播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信息(傳播的材料)和流動(傳播的方式)。博物館中的傳播是同樣是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信息延伸,如何選擇信息便體現了這種方向與目的性。在歷史類展覽中,這種選擇很多時候是有關展示「誰的歷史」的選擇,即選擇詮釋敘述的視角。絲魚川淳二先生從展覽目的與觀眾動機的角度提出三種不同的展覽類型,即「欣賞型展示」、「理解性展示」和「思考型展示」。當代展覽想要突破至「思考型展示」,視角問題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思考型展示」能引起觀眾進行深度的思考,通過豐富的物、與觀眾息息相關的故事以及融入生活的形式設計,讓觀眾不僅獲得知識,同時也能從個人經驗出發對展覽的主題以及當今的社會生活進行深入探索與反思。


如《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覽就定位呈現「人民與土地的歷史」,表達社會文化生活的重心,地域社會與多元發展,呈現大多數台灣人民共同的歷史。在移民文化豐富的台灣社會,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來說,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這樣的思考尤其重要並富有社會價值。而其中較為明顯的便是《唐山過台灣》單元里「離開或是留下」展項,這一展項的設置使觀眾的代入感增強,同時提醒觀眾展覽的視角與出發點。清朝大量移民遷入台灣西部平原地區開墾土地,水田耕作文化嚴重壓縮了平埔原住民的傳統生活空間。失去了固有獵場、聚落的原住民,有些遷往他處另覓新天地,但也有人選擇留居原地。一組寫真雕塑真實地描述了當時原住民何去何從的處境與感受。(圖九)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圖九 「離開或是留下?」展項


在有限的空間內,歷史是無法呈現全貌的,歷史是被選擇的,那麼展示設計的手法亦同。展示必須能呈現當時的情境,但選擇的展示元素也必須反映當時生活的面貌。比如清朝的蜿蜒小徑,在地面呈現泥土的土黃色,以及過橋的河流,隱喻著清朝台灣西部平原早期被河川所分割,這使得當時台灣的陸路比海路更為不便,同時被河川圍成的區域生活其實是相當獨立的,當時的台灣人民從河的這岸到彼岸,艱難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而迎神隊伍的陣勢(圖十),表現出宗教活動的力量,展場從南到北,隱藏著當時宗教信仰的精神得以突破天然地形的障礙;一直到縱貫鐵路連通後,台灣人民才能在西部平原南北向方便地通行。


圖十 迎神隊伍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展覽《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通過「人民與土地」的主題,以民眾的視角見證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與發展,展現台灣的多元文化特色;而正是由於多元族群的不同觀點,對「展示誰的歷史?」議題的探討便具有其深刻的社會意義。當社會默許歷史的存在不是普遍共享之時,博物館更有責任去呈現、闡釋社會難以了解的記憶,讓大眾認識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而如何兼顧社會中的不同聲音,如何選擇歷史展覽的詮釋視角值得學界的深入探討。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誰來書寫小草的歷史——《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展評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廣東:最近有什麼好看的展覽?
造物之靈:工業設計160年特展,轉發送門票!
鬼「畫」連篇——原來畫鬼的歷史有那麼長!
趣說《採薇》,一張有太多故事的大圖!
江浙滬:最近有什麼好看的展覽?

TAG:博物館看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