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夾谷之會:以戰止戰

夾谷之會:以戰止戰

不是懦弱地在被掠奪和佔有時,做無用的嘆息和抱怨,我們需要有勇氣和智慧來捍衛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園以及我們所構建的美好生活。


文/方崇陽

夾谷之會:以戰止戰


經典研習


心得


交流

弘道讀經


玄風永振


讀者邀請函


走進「《道德經》+」


文末有QQ群二維碼及群號,可掃描或手動添加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勇和謀一個都不能少


《左傳》中卻有一則齊魯夾谷之會,孔子因有準備而免去魯候被劫持的禍患。公元前500年,孔子陪同魯定公參加齊魯兩國的夾谷之會,孔子作為此次會盟的司儀儐相。齊國的大臣犁彌勸齊候說:「孔丘這個人只是知道禮儀,沒有勇氣,不懂兵謀,如果我們派遣萊人,用兵力武裝劫持魯候,我們一定會成功。」


齊候就聽從了犁彌的建議,準備用武力劫持魯候。誰知,孔丘早已有了準備,當萊人出現,準備劫持魯候的時候,孔丘自己一邊用身體掩護魯候往後退,一邊大聲招呼附近魯國的侍衛:「勇士們,保護魯候,往前沖。」魯國英勇的侍衛衝上前來,打退了萊人,保護了魯候。就這樣,孔丘用他的智慧和勇氣,保護了魯候,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夾谷之會。到了冬天,齊國人向魯國歸還了鄆邑、瓘邑和龜陰邑這三個地方。

夾谷之會:以戰止戰



齊候聽從了犁彌的建議(資料圖:圖源網路)


《說苑》中有一則徐堰王賴文德、棄武備而滅亡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楚國的王孫厲單獨覲見楚文王,告訴楚王說:「徐堰王現在以仁義之道盛行國內外,漢東地區大小諸侯三十二國都心悅誠服地歸依於徐堰王!楚王您要是不能馬上攻伐徐國,那麼,日後我們楚國必然要臣服徐國了。」

楚文王說道:「徐堰王講信義,有仁義之道,眾人歸心,恐怕我不能征伐他啊!」王孫厲回答道:「大國能夠攻伐小國,強國能夠攻伐弱國,就好比大魚吃小魚,就好比猛虎吃豬羊,哪裡有攻伐不成的道理呢?」於是,楚文王發動攻伐徐國的戰爭,並且打敗了徐國,佔領了徐國。


徐堰王臨死之前,對他的親人說:「我徐堰王完全依賴於修仁義之道,用文明之德來治理國家,但是卻沒有關注武力、守備之事;雖然我好行仁義、善行來臣服友邦,卻不懂敵國的詐偽之心、霸道和武力,以至於落得今天的慘敗。」


用勇氣和智慧捍衛我們的土地


徐堰王賴文德、棄武備以至於滅國亡身;孔夫子用武備、防兵詐以至於圓滿會盟。在戰亂紛飛的諸侯爭霸年代,能夠保全自己的屬地,生存下來,得到發展,不僅僅靠仁義和智慧,也需要勇氣和武力。戰爭雖然是人們厭惡的,但是當敵人打進家園的時候,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整個民族的生存和自由,也只有勇敢地面對戰爭,以戰止戰。

夾谷之會:以戰止戰



要有勇氣和智慧來捍衛我們的土地家園(資料圖:圖源網路)


《道德經》第31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武力征伐,蠻不講理,好強鬥狠都是不吉祥的行為,不是君子修身養德的品質。但是,在現實世界裡,完全放棄防備性的鬥爭,任人宰割,任人踐踏,任人侵伐,任人掠奪,也是不可取的,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勇敢而冷靜地去面對這種鬥爭,保護好自己獲得生存。


我們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裡,不能用暴力的、欺詐的手段去掠奪他人的財富和資源,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但是當有那麼一些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目的,只知道用各種方法勒索、佔有、控制他人的物質財富、資源、甚至是精神財富時,我們也需要清醒和冷靜地明白,我們需要有勇氣和智慧來捍衛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園以及我們所構建的美好生活。而不是懦弱地在被掠奪和佔有時,做無用的嘆息和抱怨,或躲在一邊詛咒和痛恨,如此,只會加重更深的自我傷害。(編輯:妙眼)


方崇陽道長簡介:


無錫市道協副秘書長,周鐵城隍廟住持。江蘇無錫人,2008年至2011年於武當山道教學院學習,2011年至2012年於中國道教學院講經班進修,2010年榮獲全國「嶗山論道」玄門講經二等獎。

夾谷之會:以戰止戰



(本文由騰訊道學授權發布,文/方崇陽,選編自方崇陽道長著《道德經與人生》,文匯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東方神仙中有一位童子形象的大聖,他是誰?
白雲講堂《茶之初相》茶文化主題講座
盧照鄰問名醫能治癒疑難雜症原因何在 孫思邈這樣回答……
心有所懼或可變現成真,招致外鬼皆因內自有邪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女真族大姓夾谷氏
夾谷氏姓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