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對歲數的別稱

中國人對歲數的別稱

我國古代對人的年齡歲數,有一個別稱。如13歲叫「舞勺」,15歲叫「舞象」,20歲叫「冠歲」,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花齡」,50歲稱「知命」,60歲稱「花甲」、「耳順」,70歲稱「古稀」之年、「從心所欲」,80歲叫「耋」,90歲叫「耄」。稱老人叫「耋耄」,100歲叫「期頤」、「龜年」,140歲叫「古稀雙慶」。下面就對一些別稱做一解說。

中國人對歲數的別稱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為「滿月」,也叫「彌月」或「誕月」。彌是滿的意思,所以彌月即滿月。誕月來自《詩經·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誕彌厥月。」這一章是寫后稷誕日的情況的。誕是發語詞,「彌厥月」是說滿了懷孕應用的月數,後來就用「誕月」指出生滿月。如蘇軾《賀坤成節表》:「恭臨誕月,仰祝聖期。」


小兒滿月、滿一百日或滿一歲都稱為「晬」。因為晬是滿一周期的意思。滿百日稱「百晬」,滿一歲稱「周晬」。百晬、周晬本指一種風俗,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曾有記述:「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顏氏家訓·風操》中也說:江南風俗,兒女一周年時為其制新衣,洗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這種習俗也稱為試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為百日和周歲的別稱。宋代人吳自牧《夢梁錄·育子》:「(生子)至來歲得周名曰周晬。」李商隱《驕兒》詩:「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周歲還稱為「旬歲」,旬也是滿的意思,所以旬歲即滿一歲。因「周」與「環」同意,古人又將滿一歲稱為「環歲」。


不滿一周歲稱「未晬」。如陸遊《山村經行因施藥》詩之一:「曩日見公孫未晬,如今已解牧雞豚。」曩日即昔日。

小孩二三歲稱「孩提」或「孩抱」。《孟子·盡心上》:「孩提之意,無不知愛其親也。」趙歧註:「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漢書·王莽傳上》:「百歲之母,孩提之子,同時斷斬,懸頭竿杪。」《後漢書·李善傳》:「(李續)雖在孩抱,奉之不異長君。」


明代王志堅《表異錄·人事》說:「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游,又撫塵而游。」晉代張華《博物志》說:「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戲。」鳩車是古代一種兒童玩具,撫塵是堆沙之類的遊戲。這是用兒童愛作遊戲的特點代指年齡。

中國人對歲數的別稱



古時說男孩生下八個月生牙,八歲換牙,女孩七個月生牙,七歲換牙,所以八歲稱「齠齒」,七八歲稱「齠齡」。(齠,tiáo音條,是換牙的意思。)唐代人楊炯所作《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說:「齠齡之際,羞言霸道。」陶潛的《祭從弟敬遠文》說:「相及齠齒,並罹偏咎」罹指遭受不幸事故,偏咎指父母雙親中一方去世,此詩指八歲時母親亡故。

十歲稱「幼學之年」。語出《禮記·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學。」意思是說,十歲稱幼年可以出外就學。後來就稱十歲為「幼學之年。」陸遊《社日》詩云:「幼學已忘那用忌,微聾自樂不須醫。」


十三歲稱「舞勺之年」。語出《禮記·內則》:「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勺是一種管樂器。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稱。劉允濟《經廬岳想洛州有作》:「禮樂富垂髫,詩書成舞勺。」


女子十三、四歲稱「豆蔻年華」。豆蔻是多年生草木植物,產嶺南,其花很美,尚未大開的花形如懷孕之身,南方人稱為含胎花。詩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如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來人們常稱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十四歲常稱「二七」。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陳後主《車飛伯勞歌》:「年時二七猶未笄,轉顧流眄鬟鬢低。」


十五歲稱「志學」《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後來就以志學為十五歲的代稱。

女子十五歲稱「及笄」或「笄年」。笄,即女子束髮用的簪子。《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未許嫁,二十則笄。」後因以「始笄」、「及笄」、「笄歲」謂女子十五歲。如清代王士禎《池北偶談·談獻三·抱松女》:「宣城諸生羅愷妻孫氏,年始笄,遇兵變,從姑避山中松下。」《儒林外史》第十回:「魯老先生有個令愛,年方及笄。」宋代柳水《斗百花》詞:「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宮腰指女子的細腰)。


女子十六歲稱為「破瓜」、「及瓜」。破瓜就是把瓜字拆開,可拆成兩個八字,即二八之年。本來男女皆可用,但詩文中多用於女子。晉人孫綽《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女子名)破瓜時,郎為情顛倒。」


如同二七一十四,十六歲稱二八。如蘇軾《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女子十六歲還稱「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後贈馮姬》詩:「桂影淺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梁家熏指女子美麗的眉毛,梁指東漢外戚權臣梁翼,史稱其妻「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黛指眉毛。

十八歲可稱「二九」。《初刻拍案驚奇》:「韓子文……年過二九,尚未有親。」


古代男子二十歲算作成人,要舉行加冠禮。《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孔穎達進一步註解說:「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冠。」後來人們就稱二十歲為「弱冠」、「始冠」、「及冠」、「冠歲」、「加冠」、「冠年」等。不滿二十歲為「未冠」或「未成冠」。《漢書·敘傳下》:「賈生矯矯,弱冠登朝。」賈生指漢朝名士賈誼。宋葉適《司農詹公墓志銘》:「公始冠,第進士。」第進士,即科舉得中進士。《舊唐書·崔胤傳》:「冠歲名升甲乙,壯年位列於公卿。」甲乙即甲科乙科的並稱。漢時科考分甲乙丙三科,升甲乙,即科科考及第。清昭槤《嘯亭雜錄·軍機大臣》:「其下役,皆選內府中的童子,惟司洒掃。舊例及冠時即更易。」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南朝梁人慧皎《高僧傳·忘身·釋僧富》:「及至冠年,備盡經史,美姿容,善談論。」《新唐書·車服志》:「未冠者童子髻。」北齊顏之推《觀我生賦》:「未成冠登仕。」

中國人對歲數的別稱



弱冠還稱「弱年」、「弱齡」、「弱歲」。如晉陸機《贈第士龍詩序》:「余弱年夙孤,與弟士龍銜恤喪庭」在另一本上「弱年」作「弱冠」,可見弱年與弱冠同義。南朝梁人任昉《序》:「時司徒袁粲,有世之度,脫落塵俗,見公弱齡,便望風推服,嘆曰:『衣冠禮樂在是矣!』時粲位亞台司,公年始弱冠。」可見弱齡也是弱冠之年。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述舊懷言》詩:「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暇。」孫汝聽註:「弱歲,謂弱冠也。」


古時還稱二十歲為「七尺」。《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賈公彥注釋說:「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為什麼以七尺來代稱二十歲呢?因為古時尺短,一尺只合二十多厘米,七尺才一米多,正是成年人的身體高度。,而二十歲算成年人,所以以七尺代二十歲。


女子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花信本指開花的信息。相傳應花期而吹來的風有二十四番,故稱女子二十四歲為花信年華。


三十歲稱「而立」、「立年」、「始立」。《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後來還就稱三十歲為「而立」、「始立」。如魯訊《華蓋集·導師》:「凡自以為識路者,總過了『而立』之年。」清吳偉業《海虞孫孝維三十贈言》詩:「始立何容減宦情?」「立年」是而立之年的省語。晉陶潛《飲酒》詩之十九:「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三十歲還稱「始室」、「壯室」。《禮記·內則》:「(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有室即有妻子,所以始室指三十歲。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壯室」源於《禮記·曲禮上》「三十曰壯,有室。」鄭玄註:「有室,有妻也。妻稱室。」唐代蔣防《霍小玉傳》:「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壯室之秋,猶有八歲。」


四十稱「強仕」、「不惑」。《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孔穎達疏:「強有二義:一則四十不惑,是智慮強,二則是氣力強也。所以以前稱四十歲為「強仕之年」。明代東陽《和沈地官時游城西朝天宮韻》:「君今已強仕,我亦非兒童,及時不努力,倏忽成老翁。」「不惑」源於《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人以不惑為四十的代稱。陶潛《飲酒》詩之六十:「行行而不惑,淹留遂無成。」


五十歲稱為「艾服」、「及艾」、「知命」、「知非」、「杖家」。《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服官政。」艾,指艾的蒼白的顏色。孔穎達注釋解說:「年至五十,氣力已衰,發蒼白如艾色也」。「服官政」即是做官從政,後來就以「艾服」作為五十歲的代稱,北周人王褒《太保尉遲綱碑銘》:「年逾艾服,任重台袞。」台袞即台輔,古時三公宰輔的官位。


因五十歲稱艾,所以五十歲也叫「及艾」。如明人歸有光在《道難》中說:「而余門人沈孝,年已及艾,有原憲之貧。」「原憲之貧」是個典故。原憲是孔子的弟子,是個清高貧寒之士。原憲住處十分破爛,上漏下濕,雜草叢生。子貢乘高車駟馬去見他,原憲杖藜而應門。子貢說:「嘻!先生何病?」原憲對答說:「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愧而不前,後來「原憲之貧」就成為文士清貧的典故。


《論語·為政》:「五十歲而知天命。」知命指認識天命,按現在的說法,應為認識自然的法則。後來就用「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如郭沫若《沸羹集·無題》:「照年齡來說,我已是知命晉一的人,但不知怎麼的,我卻感覺著一切都還年輕。」「知命」,也作「知命之年」。


《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蘧伯玉是春秋時衛國人,是一個急求上進,而且勇於改過的賢大夫。這句話是他五十歲時知道了前四十九年的過失。後來就以「知非」代稱五十歲。如白居易《自詠》詩:「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尊老制度,古已有之,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禮記·王制》說:「五十杖於家。」意思是五十歲時可以拄著拐杖自由地在家中行走。後來就把「杖家」作為五十歲的代稱。清人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九:「(劉鍾宛)國初以秘書院學士撫山東,旋晉秩工部侍郎,告歸八年,方值杖家之歲。」


五十歲還稱「大衍之年」或「半百」。大指大數,衍即演。大衍,指大數演褂。《易·繫辭上》:「大衍指數五十。」意思是說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古人又解釋「五十」的含意是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後人就以「大衍」代稱五十,如魯訊《書信集·致台靜農》:「但仆生長危邦,年逾大衍,天災人禍,所見多矣。」


半百即五十人人皆知,但多指歲數,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年過半百等。


五十一歲稱為「開六」。古人稱老年人年齡進入一個新階段謂之「年開」。十年為一秩,開六即第六秩的開始。況周頤所著《蕙風詞話續編》卷一:「近人稱壽五十一歲曰開六,六十一歲曰開七。」


將近六十稱為「望六」。「望」是接近的意思。


六十歲稱為「六秩」、「花甲」、「花甲子」、「杖鄉」、「耳順」、「耆」(qí音旗)。


前文曾說古時用干支紀年為六甲子。因為它以天干與地支依次循環搭配,六十周而復始,所以也稱「花甲子」、或「花甲」。後來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稱六十歲。如李准《大年初一》:「今年是『雞年』,阮辛酉(人命)是屬雞的,六十年花甲子,到正月初一,阮辛酉算是整整六十歲了。」


「杖鄉」同「杖家」一樣,來自《禮記·王制》:「六十杖於鄉。」意思是六十歲可以拄行走於鄉里。南朝梁人任昉《答到建安餉杖》詩:「勞君尚齒意,矜此杖鄉辰。」尚齒,指尊老。矜,注重、崇尚之意。

中國人對歲數的別稱



《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其注釋說:「耳順,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所謂「微旨」指精深微妙的意旨。後來就用「耳順」作為六十歲的代稱。《舊唐書·劉祥道傳》:「壯室而仕,耳順而退。」


六十也叫耆。《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指使。」《漢書·孔光傳》:「大師光…今年耆有疾。」


六十一也稱「開七」或「華甲」。開七前已說過,華甲的甲,即甲子的甲,華字的繁體字可分為六個十字和一個一字,所以稱六十一歲為·


「華甲」。如《西遊記》第二十回:「(老者)道:『痴長六十一歲。』行者道:『好!好!好!華甲重逢。』」


六十四歲也稱「破瓜」。因瓜字可分為「八八」兩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用為六十四歲的代稱。宋人楊億《談苑》:「呂洞賓仙翁多遊人間……。洎(人名)見之,索紙筆八分書七言一絕留題,頗言將佐鼎席意。末句云:『功當成在破瓜年。』俗以破瓜為二十八,洎果六十四,乃其兆也。」


年將七十稱為「望七」。文珦《冬日遣興》詩:「吾年亦云衰,逾六已望七。」詩聖杜甫的《曲江》詩之二曾有「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句,後來人們就用「古稀」或「稀年」作為七十歲的代稱。「古稀」也作「古希」。明人李贄《觀音閣》詩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識三伏苦。」宋代李昂的《水調歌頭·壽參政徐意一》詞:「地位到公輔,耆艾過稀年。」耆艾是尊長的意思。


《禮記·王制》:「七十杖於國。」國指都邑和國都。意思是說七十歲可以拄杖行走於都邑國都。後來就用「杖國」作為七十歲的代稱。唐代官儀《代劉幽州清致仕表》:「鐘漏已殫,齒歷雲暮,杖國之年斯及,夜行之懼載深。」這是上官儀為劉幽州寫的請求退職的表章,意思是將到七十,年高衰邁之意。


七十歲還稱「致仕之年」、「致政之年」、「懸車之年」、「懸車之歲」。


《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禮記·王制》:「五十而爵,六十不親學,七十致政。」致事、致政是一個意思,即辭去官職,也叫致仕。「懸車」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歲時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而懸車。所以致仕之年、懸車之年(歲)都作為七十歲的代稱。如唐許渾《賀少師相公致證》詩序:「少是反相公未及懸車之年,二表乞罷將相。」清人梁章鉅《歸日瑣記·七十致仕》:「若今人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則致之期,即不必七十為限……故余兩次引歸,皆未及懸車歲。」


七十一歲稱「開八」。白居易《喜老自嘲》詩:「行開第八秩,可謂盡天年。」


七十七歲稱「喜壽」。因喜字的草體似七十七三字組成,所以這麼稱呼。將近八十謂之「望八」。韓愈《司業文》:「逾七望八,年熟非翁,在君無憾,我竟不充。」


八十歲稱「八又稱「耋」(die音喋)。《詩·秦風·車鄰》:「今者不樂,逝者其耋。」毛註解說:「耋,老也;八十曰耋。」陸遊《書志》詩:「況今蒲柳姿,俯仰及大耋。」與「耋」相關,還有個多解的壽稱――髦(mao音帽),毛杜預皆說:「八十曰髦。」《禮記·曲禮上》說:「八十、九十曰髦。」漢代寬《鹽鐵論》中說:「七十曰髦。」由於眾說紛芸,所以一般指七十至九十歲的高齡。


八十歲還稱為「杖朝」。《禮記·王制》:「八十杖於朝。」意謂八十歲可以拄杖出入朝廷。後來就把「杖朝」用作八十歲的代稱。清趙翼《初用拐杖》詩:「我年屆杖朝,卅載林下叟。」


八十八歲稱「米壽」。因米字可以分為八十八三個字,所以稱八十八為米壽。


將近九十稱「望九」。如明人吳晉《與林茂之前輩書》:「先生以望九之年,猶燈下書頭字。」


九十歲稱九秩。宋任廣《書敘指南》說:「九十曰髦,又曰(左雨右台)背,又曰鯢齒,又曰黃耇,又曰眉壽,又曰凍梨。」「(左雨右台)」(yi音宜),即河豚,背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魚。「齒」指老人齒落後又生的細齒,黃的黃指老人白頭髮脫落後又生長的黃頭髮。耉(音gou,苟),高壽的意思。眉壽,即豪眉,老人長出的長眉毛。凍梨指老人麵皮上生有斑黑如凍梨一樣。以上種種都是老人長壽的特徵,通常指高壽,但也作九十歲的代稱。


九十歲還可稱「九齡」。語出《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女(即汝)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者。』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面終。」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說原來周文王壽命為一百,周武王為九十,後文王給武王三歲。文中的「九齡」即指九十歲。鄭玄對其註解說:「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如宋代范成大《別擬太上皇帝輓歌詞》:「如何千萬壽,不待九齡終。」但「九齡」也指九歲。如陶潛《責子》詩:「通(人名)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


九十九歲稱「白壽」。因為白字是百字少一,所以作為九十九歲的壽辰。


一百歲稱「期頤」。《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解說:「期頤,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期待的「期」就是需要的要。孫希旦還進一步解釋說:「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於養。」所以百年稱「期」。如陸遊《初夏幽居》詩之五:「餘生已過足,不必到期。」


順便說一下,人死時的年齡稱為「終年」、「卒年」或「落年」。其中「落年」不大常見。宋人羅泌所著《路史·後記七·小昊》曰:「小昊青陽氏……在位八十有四載,落年一百有一。」小青陽氏,指傳說中黃帝的兒子之一,東夷集團的首領。


再說幾句日本人的壽稱。日本人稱八十歲為「傘壽」。因為漢語中的傘子日文簡體字中沒有「十」上的兩個點,字形就是上八下十,成八十的意思。日本稱九十歲叫「卒壽」。因為「卒字」在日文中簡寫為上九下十,就是九十了。這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因為中文卒字含有死亡的意思。另外,「喜壽」、「米壽」、「白壽」等都與我們一樣。但喜壽的解釋不同,日本喜字的簡體寫法是三個七字呈品字形重疊起來,近似七十七之意。這些相同處大概是因為日本文字源於漢字之故吧。【來源:溫柔細雨的日誌網易博客】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聊一聊』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日軍中的「第一窩囊廢師團」
大龍郵票是什麼時候發行的?
蔡元培:成就不甚大,只因讀書不得法
中元節:被遺忘的傳統
一夫多妻隨便拽,越南三十四怪

TAG:史客兒 |

您可能感興趣

對中國免簽證的歐洲小國,中國人是當地人的100倍
這個國家二戰時出兵數十萬打中國,卻聲稱認為祖先是中國人
比中國人富20倍的小國,這幾年快被中國人佔領了
一個嫁到泰國的中國女人,中國人對泰國男人誤解太大
這個英國人,比80%的中國人都懂中餐
中國人在海外建立的五個國家,大多數中國人都毫不知情
此國國旗用了500年,與中國關係很好,世仇的王妃曾是中國人
這個外國人兩年殺害16名中國人,中國曾計劃對其「斬首行動」
中國人數最少的三個姓,其中一個是岳飛的後人
這個城市曾屬中國,現少數人會說漢語,有63萬人,卻無一中國人
對於小三,中國人和韓國人的區別真大
這個國家不是中國,卻比中國人更愛中國人
日本年輕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還是日本女孩了解中國人
此地曾屬中國,比澳門大20倍,有60萬人美女成群,無一中國人
這個和中國友好了2000年中東國家,女孩子們都說很喜歡中國人
對中國人最友好的美國女神,晚年說中國人民太善良
他是中國的民族英雄,卻被罵了1700多年,大部分中國人不知道
這四個中國人被美國稱為「可怕至極」,其中還有一個女人
此國給中國的見面禮就是殺80個中國人,還拿中國的錢養別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