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全真第二代掌教馬丹陽

全真第二代掌教馬丹陽

全真第二代掌教馬丹陽



馬丹陽(1123一1183),是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在山東弘教時收下的首位弟子,是北七真之一,後創立遇仙派。馬丹陽本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鈺,字宮寶,號丹陽子。馬丹陽系出京兆扶風(今陝西境內),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裔,五代兵亂時舉族遷往山東寧海。

馬丹陽出身大族,在寧海號稱「馬半州」。他的母親懷孕時夢見麻姑賜丹一粒,因此天賦秉異,幼年時就喜歡吟誦塵外之語,成年後尤擅文字。昆嵛山道士李無夢見了他,稱讚他是「額有三山、手垂過膝」的大仙之材,當地名門孫忠顯因為愛惜他的才德,將女兒孫富春許配給他。孫富春後來也成為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清靜派的創立者。


馬丹陽弱冠即中進士,但並不熱衷仕途,經常豪飲大醉。有一天,他在朋友家飲酒,最後寫詩,其中有一句 「醉中卻有那人扶」。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徑直來到他家,他問王重陽從哪裡來?王重陽說:「從終南山來。我不遠千里,來扶醉人。」馬丹陽心中十分驚異。他請王重陽吃瓜,王重陽從瓜蒂開始吃,並告訴他:「甜從苦中來。」馬丹陽問他:「什麼是道?」王重陽回答:「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前。」馬丹陽似有所悟,把王重陽請回家中,與妻孫氏同拜為師,並建造庵院讓他居住,王重陽題匾曰「全真」。


後來,王重陽通過「分梨十化」,感召馬丹陽正式出家學道。大定十年王重陽逝世前,把五篇秘訣授予馬丹陽,他便成為全真道第二代掌教。馬丹陽與其他四位是弟子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將祖師遺體運回陝西劉蔣村埋葬,築庵守靈。四人各言其志,馬丹陽說要「斗貧」,此後他們分頭開始自己的修行傳教活動。


馬丹陽所謂「斗貧」,就是指要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歷練自己。他在祖庭入圜修鍊,陳設只有一幾一榻,終年赤著腳,不點火燭,早晨吃一碗粥,午間則一缽面,過午不食。以此去奢從儉,洗心煉性。1182年,金朝廷發布遣送無度牒的道士各還本鄉,馬丹陽則順應天命,東歸故鄉。1184年12月28日,他自歌自舞,對弟子說:「今日有非常之喜。」言罷仙逝。

在王重陽的七位弟子中,馬丹陽的悟道最深也最快。《盤山錄》說:「丹陽真人以悟生死而了道速,其旨如何?答云:修行之人,當觀此身如一死囚,牽挽入市,步步近死,以死為念事事割棄,雖有聲色景物紛華,周匝圍繞,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念念盡忘,此身亦舍,何況其他?以此煉心,故見功疾。」丘處機也曾說道:「我與丹陽悟道有淺深,是以得道有遲速。丹陽便悟死,故得道速。我悟萬有皆虛幻,所以得道遲。悟死者,當下以死自處,謂如強梁。人既至於死,又豈復有強梁哉。悟虛幻,則未至於死,猶有經營為作,是差遲也。」


在內丹修鍊方面,馬丹陽繼承重陽性命雙修理論,以清靜無為而定全真修鍊風貌,以心合性,以神氣釋性命而終以靜凈無為統道。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不僅能詩善文,而且還擅長針灸療法,常無私周濟貧苦。丘處機贊其曰:「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通天籟不吹簫。」他所著《洞玄金玉集》,共10卷,收錄所作詩歌一千餘首,全面地反映了他脫塵離俗、色空俱忘、清靜無為、修鍊性命的主張。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世稱「丹陽真人」。


馬丹陽所作〈歸山操〉,頗有歸真意蘊﹕


能無為兮,無不為。能無知兮,無不知。


知此道兮,誰不為。為此道兮,誰復知。

風蕭蕭兮,木葉飛。聲嗷嗷兮,雁南歸。


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猶貪痴。


傷人世兮,魂欲飛。嗟人世兮,心欲摧。


難可了兮,人間非。指青山兮,當早歸。


青山夜兮,明月飛。青山曉兮,明月歸。

飢餐霞兮,渴飲溪。與世隔兮,人不知。


無乎知兮,無乎為。此心滅兮,那復為。


天庭忽有雙華飛。登三宮兮,游紫微。


來源:西安萬壽八仙宮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道醫關於「陽化氣,陰成形」的思考!
戀鄉的白鶴
德行是"養生之根
三則典故看精深的道醫文化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