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少私寡慾」、「淡泊心志」乃是修道得道的基石

「少私寡慾」、「淡泊心志」乃是修道得道的基石

「少私寡慾」、「淡泊心志」乃是修道得道的基石



「清」指清靜、無污也;「心」即心靈、心態;「寡慾」指克制、減少慾望。

《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意即抱守淳真素樸,減少私心和慾望。又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的罪惡、禍患,沒有比貪慾和不知足更大的了。所以說「欲」比什麼都可怕。誠然,如能淡泊處世,寧靜心轅,做到「不欲以靜」,自然將「自正」。也只有「知足心常樂,無求品自高」,才是修道之人的智慧希求。


人在慾海之中,難免受到各種企求、奢望、情感等影響。而這些慾望的產生和縱慾的行為,又會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以至社會帶來嚴重影響。故對於修道信道的人來說,這些慾望就是大魔,是修真進業的絆腳石,如不即時扳除,就很難清靜身心,得道成真。


故「少私寡慾」、「淡泊心志」是修道得道的基石,也是常人對名利、聲色、財貨等祈求成功,幸福的一劑良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國外只認可道教是中國的「國教」?
真正的修行是為了遇見自己
玄門必讀——邱祖論出家
立荣名不如种隐德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虚云老和尚: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修道为什么要「清心寡欲」?
修道为什么要「清心寡欲」?
學道、修道、成道之淺述與邱祖樂道贊道詩詞
道醫馬元剛語音 修道要清心寡欲
修道者的「玄關一竅」:道心德身是修行者之本
道教的神通、修道與沉淪
修道人,心要明
修道禁忌,當心道法不靈!
修道就是修心
道教黃信陽書法賞:修道養德,方可得道
淡然,以平常心修道
道教修道的目的是什麼?
南懷瑾老師:以牛喻心的修道故事
虛雲長老:悟道與修道
欲修道先明道
若夫修道,先觀其心《太上老君說了心經》
修道與種田 黃帝訪道,看懂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