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血誠以待人

曾國藩所說的「血誠」指的是做人真誠,無一絲毫虛偽;做事認真執著,無一絲毫怠惰。


「血」強調的是要做到極致,正如曾國藩所說:「精誠所至,金石亦開,鬼神亦避。」


曾國藩對待個人修身「血誠」,所以能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礪自身,正如孟子所說,「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突破自身局限,提高自身德行、能力。


曾國藩對待部下「血誠」,所以能贏得衷心擁護,既使在危難之際,也無人願意離開。

在那個時代,文官多瞧不起武官,左宗棠不過是個舉人,在駱秉章幕府做一個沒有官位的師爺,竟然要求武官見了他,必須向他請安。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而曾國藩語重心長地對下屬說:「文員之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與武員不相水乳。必盡去歪曲私衷,事事推心置腹,使武人粗人坦然無疑,此接物之誠也。」要求文官要尊重武官,和睦相處。


曾國藩很精明,對別人是否「誠」很有觀察力,他困守祁門時,形勢危急,王闓運當時在他的營中。

有一次派人去邀請王闓運來談話,去的人回來說王闓運正在看《漢書》,等一下過來。


曾國藩笑道:「他是飽學之士,《漢書》是基本典籍,他早已爛熟於心,其實是假裝看書,心裡盤算退路,很快他就會離開的!」果然不久,王闓運悄悄走了。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苦撐以待變

道光末年,清朝政府已經暮氣沉沉。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轟轟烈烈席捲十八省,攪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然而,與所有末代君主的軍隊一樣,朝廷的綠營官兵毫無戰鬥能力,節節敗退。


在這關鍵的時候,曾國藩臨危受命,自行在民間募勇,開始團練。這條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剛創辦湘軍那會兒,幾乎所有人都表示懷疑,非議和誹謗也很多。


靖港之敗後,更是受到湖南地方官僚的指責和謾罵,部下出入長沙城,遭到綠營官兵辱罵和毆打。


咸豐四年以後,在江西作戰數載,遭遇挫折,經歷了各種磨難,更是成了眾矢之的。咸豐八年重新出山後,朝廷忽而讓進兵四川,忽而讓援助福建,自己絲毫不能做主。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到了咸豐九年,因為得到湖北巡撫胡林翼的支持,才緩過勁來,開始起步。可以說曾國藩走得每一步都很苦很累,全憑他湖南人的「打掉了牙和血吞」的韌性才堅持下來。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命運到了最低點,一籌莫展的時候,只有一個法子,就是「苦撐待變」,咬牙頂住,等待時機發生變化,而命運到最低點的時候,又往往是命運發生轉機的時候。


崇拜曾國藩的蔣介石在抗戰早期,一退再退,直到退到四川重慶,吃了無數敗仗,承受日軍對重慶的輪番轟炸,就是不投降,後來美國參戰,形勢發生變化,這也是「苦撐待變」的典型例子。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隱忍以求挺


曾國藩說:「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這是一種為顧全大局而做的忍讓,但是曾國藩的「忍」並不是無原則地強忍,而是善忍、會忍,當忍則忍,不該忍則不忍。


曾國藩曾經對自己的心腹幕僚趙烈文說過一句心裡話:「須悔亦須硬,仍須頑鈍無恥,乃可做事。」這類似於當前流行的一句話:「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曾國藩的「忍」實質是「隱忍」,在忍讓之際,等待機會顯露自己暗藏的鋒芒。王闓運和他在私下場合,單獨在一起,王闓運勸說曾國藩東南稱王,曾國藩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是一個妄人!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王闓運在對面侃侃而談,論天下形勢,曾國藩坐在那裡,拿著筆寫字。王闓運大喜,認為曾國藩在記錄他的話語。


過了一段時間,曾國藩出去解手,王闓運乘機去偷看他寫了些什麼,卻只見滿紙都是「妄」和「謬」字。


按常理,曾國藩若以為王闓運說的話荒謬,何不直接表示不贊同,或者岔開話題,既然裝模作樣,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何不一裝到底,卻反而故意讓王闓運看到他寫的字?


這就是曾國藩的老辣處,「隱忍以求挺」,讓別人在他忍讓的表面下看到他強硬的一面,從而對他無可奈何。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謙謹以求安


曾國藩說:「天地間唯謙謹是載福之道。」早年的曾國藩鋒芒畢露,往往圖一時之快,得罪了很多人,也使得做事處處被人掣肘,後來痛定思痛,改變處事方式,終身保持謙退謹慎的心境,以求得平安免禍。


人在危急困難之時,容易謙退謹慎;功成名就後,容易得意忘形。韓信年輕時能受胯下之辱,但是幫劉邦奪得天下後,看不到自己的危險處境,不願放棄手中的兵權,終至帶來殺身之禍。


袁世凱做了中華民國的終身大總統,可以一直做到死,也可以把總統之位傳給妻子兒女,仍然覺得還不夠,去做那只有一步之遙的皇帝,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古往今來,能善始善終的人少。


咸豐十年(1860年)曾國藩率湘軍駐紮祁門,王闓運勸他與滿清朝廷、太平天國三足鼎立,經營東南稱王,曾國藩不語。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1861年9月初,湘軍攻佔安慶,劍指太平天國的巢穴金陵(南京),王闓運又一次勸曾國藩擁兵自立,曾國藩搖頭。


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克金陵,此時曾國藩擁兵30萬,佔據富庶的江南地區,擁有中國的半壁河山。


他已經成為滿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僚中權力最大的官員,超越了清初的吳三桂。部下有勸他做皇帝者,曾國藩怒聲斥責,並解散了如日中天的湘軍。


在湘軍裁撤一年後,苦口婆心的王闓運暗示曾國藩可以做曹操,曾國藩裝糊塗,置之不理。


正是曾國藩的謹慎,不妄為,才有了後來壽終正寢、恩寵加身的「曾文正」,若他真的聽從別人,來一場豪華型政治大賭博,不但生靈塗炭,恐怕自己也難得善終。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 知取知舍 知進知退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中國各省人的氣質 總結得太棒了!
古詩詞之最:最深的情 給最懂的人
子路第十五:定公問一言興邦章
梁啟超:人生最苦與最樂的事
子路第十三:苟正其身章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看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世,知取知舍,知進知退
知取知舍,知進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