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在三界,居何地位

「心」在三界,居何地位

佛教對於心,可謂研究有素。《華嚴經》認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心地觀經》則說:「心如畫師,能畫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賊,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而《般若經》是這樣闡述的:「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總之,佛教認為,「頭為殿堂,心王居中」,善惡之念,皆出自心。禪宗強調明心見性,不使心有昏昧,心是通向佛地的道路,不能受到騷擾。

「心」在三界,居何地位


佛經中,還對心作了各種譬喻。


《圓覺經》說:「成就正覺,心華髮明,照十方剎。」即以本心之清凈,比作華,所以叫「心華」。


《觀念法門》說,「但或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取不舍。」即將佛之慈悲之心,比作光,所以叫「心光」。


《圓覺經》說:「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即因心能照萬象,比作鏡,所以叫「心鏡」。

《菩提心論》說:「照見本心,湛然清凈,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即以心之明凈,比作月,所以叫「心月」。


《楞伽經》說:「外境世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即把心濤起伏,比作海,所以叫「心海」。


《華嚴經》說,「菩薩心水現其影。」即將心之影現或動搖萬象,比作水,所以叫「心水」。


《因明大疏》說:「嗟去聖之彌遠,慨心冰之未釋。」即因心中疑而不解,比作冰,所以叫「心冰」。


《古尊宿錄》說:「溈山曰:『直得沒交涉,名運糞人,污你心田。』」即以心能生善惡之苗,

比作田,所以叫「心田」。


《心地觀經》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即把心看作萬法之本,比作地,所以叫「心地」。


《觀心論》說:「心馬終不調。」即因心常動亂不定,比作馬,所以叫「心馬」。


《慈思傳》說:「守察心猿,觀法實相。」即將心之散漫好動,比作猿,所以叫「心猿」。


《行事鈔》說;「禪定心城,以戒為廓。」即以心能禪定抑制妄動,比作城,所以叫「心城」。

《宗鏡錄》說:「一切寶中,心寶為上。」即把善心當財富,比作寶,所以叫「心寶」。


《秘藏寶鑰》說:「九種心藥,拂外塵而遮迷。」即因心領出世之教法能醫眾生心病,比作葯,所以叫「心藥」。


人人都有一顆心。意念從心中生,善惡由心中發。人之美醜,並不重要,追求的該是心靈的真,善、美。


五台山微信公眾號:wtscqcom,歡迎您關注

學佛者精品微信號推薦


五台山寺廟查詢


回復以下寺廟名稱了解詳情介紹


五爺廟、佛母洞、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


龍泉寺、南山寺、金閣寺、殊像寺、佛光寺


鎮海寺、觀音洞、古佛寺、碧山寺、普壽寺


羅睺寺、黛螺頂、善財洞、壽寧寺、真容寺


清涼寺、白雲寺、吉祥寺、望海寺、慈福寺


圓照寺、七佛寺、集福寺、普化寺、三塔寺


廣化寺、竹林寺、靈應寺、明月池、演教寺


尊勝寺、雷音寺、玄中寺


本平台的非原創內容均來自網路,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臺山 的精彩文章:

這種心理誰都有,果報你肯定想不到!
這樣念佛誦經,很多有形無形的眾生都能聽到
能海上師,弘法事迹
在家信眾去寺院不可稱「掛單」
皈依三寶有禁忌嗎?一般人遲遲不敢皈依三寶的原因

TAG:五臺山 |

您可能感興趣

四生肖男愛玩曖昧是居何心?
救國七君子後來官居何職,有一人官至副國級
親情電影篇:《吐司》—無論身處何處身居何位依舊懷念媽媽的味道
新中國成立後,十大將官居何職,職位最高的戰功最低
傳說中的傳國玉璽,現居何處
楊廷和最高官居何位?楊廷和輔佐過幾位皇帝
新中國成立後,十大元帥都官居何職
郭襄為何遍尋楊過不見?楊過早亡?與小龍女隱居何處?
古代 內閣大學士官居何品?
四川軍閥潘文華的故事 潘文華故居何處?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