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復墮胎女性的心理創傷?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遇到過各式各樣的求助者。有一類是曾經流產的女性,這樣的情況不算太多,但處理起來比較複雜,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技術,在此做一記錄。
這天的來訪者即是一例,她流產的是雙胞胎。當時,對心理創傷一無所知的年輕產科醫生,還拿孩子的殘缺的肢體給她看。這讓她非常痛苦,經常從夢中哭醒過來。她對男友和自己非常憤怒,恨自己的無知,狠男友的不負責任。嚴重失眠,同時伴有抑鬱焦慮。
流產,對多數女性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而且這位女性還看到了自己被墮的胎兒。對這類群體該如何進行心理輔導?
在實踐中,我更多是採用以創傷修復為主題的技術。具體流程如下:
讓來訪者獲得安全感
這類案例中,只要讓來訪者充分獲得安全感,心裡踏實下來,能夠充分宣洩負面情緒,她的一部分憂傷就開始釋放出來,心理能量就能自由流動了。
提供安全感不需要很強的技術,羅傑斯的人本主義技術就夠了。這個操作需要一到三次。有的來訪者心理非常脆弱,視其情況可以增加次數。一部分來訪者做完這一步就不會再來,她們覺得已經能夠正常生活。
具體修復技術
對於相對嚴重的群體,待負面能量釋放掉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變強,就可以執行具體的創傷修復技術,包括EMDR眼動、NLP的逐步抽離、行為脫敏等。
前提是:保證病人具有足夠強的自我功能、一定的社會支持、健康的軀體狀況和誠實的治療意願。如果來訪者處於以下狀態,不適則宜直接面對創傷情景:
a完全孤獨、毫無社會支持資源,如一個離婚失業且與父母關係緊張的病人;
b嚴重軀體疾患,如高血壓、心臟病、低血糖、腦疾病等各種急性疾病。
c物質濫用;
d無足夠情感忍受力。
在來訪者有足夠安全感的場所,可以用催眠的方式,也可以用一般的放鬆方式,讓來訪者想像讓她感覺最揪心的畫面。當該畫面出現的時候,來訪者立刻會產生各種痛苦的感受,哭泣、嘔吐、呼吸急促、全身戰慄,包括各種理念:負罪感,羞愧,悔恨,等等。
這時,可立即使用EMDR眼動技術,例如眼動儀,或眼動軟體,讓來訪者的眼睛隨著眼動儀LED燈或屏幕游標來迴轉動,達到修通;或採用NLP+行為脫敏,先把痛苦的場面推向遠方,或將其畫面由立體變成平面,由彩色變成黑白,打上馬賽克,甚至抽象畫、漫畫、線條,待情緒平復下來,再逐步將畫面還原。
如果來訪者的孩子的肢體是分殘缺的(有的醫生會在墮胎後給當事人看孩子的屍體),可採用對屍體澆灌聖水的方式,讓這些肢體自己慢慢結合起來,從不完整到完整,從破碎到修復如新,從死去到逐步活過來。這個技術必須在催眠中進行,至少要催眠到中度,或是四到五級。
如果來訪者一開始就很痛苦,難以忍受,可將畫面暫停,讓她深呼吸並清醒過來。或是讓她想像:從天花板的角度觀察自己現是個什麼姿勢;讓她站起來,想像一個黑色的自己的影子仍然靠在椅子上,但本人已經走開了;然後第二次走開,直到黑色的影子逐步淡化。這也是NLP技術(身心語言程序學)。
若一次修復不完全,來訪者又非常痛苦,難以繼續,可採用保險箱技術,設計一個保險箱,將各種痛苦的畫面、聲音、氣味一併裝進去。一般是先裝進小盒子裡面,再把小盒子放進保險箱,最後把保險箱藏好,鑰匙收好。
等到來訪者對恐怖畫面場景的痛苦承受能力有所增強,或是達到一定的脫敏修通的程度,就可以處理一些認知理念了,如負罪感、羞愧、悔恨等。這個可以採取普通的交流諮詢方式來做,也可以在催眠中進行。
一部分來訪者做到這一步,覺得已能夠適應生活,就結束諮詢了。
終結儀式
這可以在催眠中進行,也可以採用格式塔的空椅子技術、家庭系統排列等,都是讓來訪者和自己被墮的孩子對話,面對面完成互動。
孩子的形象經過之前修通,不再是被墮掉的形象,而是個豐滿的嬰兒形象,能正常說話。案例向孩子哭泣、道歉、鞠躬,並且承諾將會把他們帶在身邊供養,或看著孩子飛向天空,變成光芒消失,等等,這些可以讓來訪者自由選擇。若來訪者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則可在想像中加入牧師、法師等元素,讓儀式的結局圓滿。
最終目的是儘可能將來訪者的負罪感、悔恨、羞愧等認知和感受,逐步弱化到最低,同時在該事件中找出意義,吸取經驗和教訓。
需要說明,不同的來訪者,其感受差異非常大。有的來訪者幾次即可走完全程,有的來訪者承受能力非常差,輔導時間會長達一年半載,中間還有各種抑鬱焦慮的併發症狀,甚至需要使用精神科藥物。
特別提醒:上述程序,心理行業內的新手和有類似經歷的女性們切不可自行操作,否則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掃描關注


TAG:渡過 |
※如何治癒心理創傷
※如何治療性侵害帶來的心理創傷?
※如何化解幼年的心理創傷?
※如何利用女性心理搭訕女神?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是否健康?
※女性「性癮」更痛苦:心理的掙扎與罪惡
※個體心理學:如何療愈心理創傷?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誌是什麼呢?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心理健康?
※健康的戀愛心理如何培養
※功能性胃腸病如何緩解病人的心理負擔
※如何培養孩子心理健康?
※慢性蕁麻疹如何進行心理護理
※如何克服男孩的孤僻心理
※你的心理創傷,該如何去撫慰?
※如何時刻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
※女性心理 不同女性的心理及需求
※心理疾病來襲!日常應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
※如何判斷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你的心理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