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電信詐騙案引發的社會思考

電信詐騙案引發的社會思考

最近電信詐騙頻發,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拿徐玉玉等人被騙的案件來說,會發現詐騙案嫌疑人有幾個特徵,大部分都是九零後,罪犯低齡化,區域化,家族化,居然有「電騙之鄉」這樣的地方,讓人感覺傷感與痛心。這類案件不止是給受害者製造了悲劇,連害人者都嘗到了無法挽回的苦果。電信詐騙給這個社會帶來的是巨大的傷害,也引發了公眾的思考與討論。


社會生活存在的基本狀態,是需要一種生活氛圍——安全感。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卻不得不面對無處不在的公民信息泄漏,以及由此引發的財產甚至人身安全問題,一個人讓人沒有安全感的社會存在,人人自危,會引發社會公眾的不安心理,它衝擊的是公民對社會的信心,也是對文明社會的巨大考驗。


作為文明發展的一個標誌,伴隨互聯網時代的,不應該是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件,不應該讓它成為一個時代病,不應該讓公民信息的泄漏與倒賣,成為一種見慣不怪。經濟在發展,社會在向前,更需要文明層次的提高,與社會良知的同步。詐騙案件的高發,則是一種公眾道德的危機,是對良知與法制的挑戰。

詐騙案是社會文明的傷痛,犯罪者道德淪喪,這是社會文明的逆向,也是文明向前的阻礙。中國人怎麼了,這個社會怎麼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這些問題,反思社會問題出現的原因,加強警惕和自我規範。社會道德的迷失,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危機,它破壞了社會秩序,動搖社會誠信的基礎,也是對公民信仰的一種褻瀆和摧毀。


一切向錢看,不管它會傷害到誰,總是弱勢群體先中招,尤其是孩子、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正在打開一種視野,迎頭而來的卻是欺騙,讓年輕人甚至認為沒有信仰,錢就是信仰。這對社會形象的建立、公民信仰的建立是個衝擊,這種衝擊是可怕的。


每個生命需要尊重,社會良知需要堅守,社會需要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對待傷害的態度。維護這個社會的誠信、道德、良知,遇到傷害及時報警,及時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及時分享和傳播個人和社會安全常識,共同鑄造社會良知的防火牆,提高大家對社會的信任,讓善良與友愛、分享與關懷成為社會風氣的主流,讓這個社會更有力量,更溫暖,才能消除這些破壞性行為的負面影響,解除社會公眾的焦慮與困擾。


重塑對傳統文化的信心,維護社會和公眾的文明道德,這是互聯網時代重要的課題,也應該成為社會文明建設的一種常態。祝願我們這個社會更文明、更光明,也更祥和。

電信詐騙案引發的社會思考



訂閱本刊:


或者關注本刊新浪微博:@六度佛學周刊


以往連載可以查看歷史消息

或者將您的問題直接提交給微信,我們會儘快給予解答,隨喜感恩


投稿信箱:foxue@namobud.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周刊 的精彩文章:

每日慧語-無常意味積極
龍樹菩薩的中道思想
每日慧語-大夢誰先覺
佛法講的出離是放下對親人的責任嗎?

TAG:佛學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一審宣判了,海外黨該如何預防電信詐騙?
在國外,電信詐騙案都咋判?
加拿大電信詐騙案頻發 扮演使領館人員 專挑中國女留學生下手
河南特大電信詐騙案:謊稱賣高考答案騙近百考生
啟東檢方批捕一起跨省電信詐騙案
英國破獲一大型「電信詐騙案」,主犯奢侈私生活曝光
河南破獲特大電信詐騙案:謊稱賣高考答案 騙近百考生
英國破獲一大型「電信詐騙案」,主犯奢侈私生活遭曝光
華人移民編故事申請留美 議員呼籲重審庇護詐騙案
特大跨省電信詐騙案在山東臨沂開審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開審 7名嫌犯曾詐騙多人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開庭審理 家屬到場旁聽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今日一審宣判
央視報道廣東創意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詐騙案件
山東檢察機關對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提起公訴
警惕以「Facetime來電」為手段實施詐騙案事件頻發的預警
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擇期宣判,被告人均表示認罪悔罪
朴槿惠親妹就詐騙案出席公審 接受採訪笑容滿面
徐玉玉案主犯被判無期,在國外,電信詐騙案都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