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無所不在的網路
點擊題目下方六丈日子,關注青年精英最愛閱讀公號
本文(選編自徐貽軍 何德平《制度的籠子》,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人在既定的制度中活動,扮演著特定的社會角色,丈夫、妻子、工人、農民等等,按照相應的制度來思考和行動。
在這個意義上說,人總是制度中的人,即康芒斯所說的「一種制度里的公民」。
大劉婚禮那天,他的同學大張,開著警車,身著制服,來到假日酒店參加婚宴。「祝賀祝賀!我在執勤,好不容易抽了個空趕過來,來晚了,不好意思。」大張一邊拱手祝賀,一邊對大劉和新婚妻子說。
誰知,大張讓人給盯上了,拍了照片發到微博、微信上面。照片上的大張,從飯店走向停車場,雙手插在褲兜里,滿臉泛紅光,一副酒足飯飽、揚揚得意的派頭。
微博、微信的網友質問:你身著執法制服,駕駛執法車輛,參加個人婚宴,你是給朋友增光添彩,還是來耀武揚威呢?
大張的行為違反了八項規定。經組織調查研究決定,大張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制度中生存的大張,因為超越制度約束,受到了制度的懲處。大張的事,讓大劉牽掛了好一陣子,也讓他品味了「制度里的公民」的真諦。
有一家西方刊物稱,在既定的制度下面,「每個人不過是一條用繩子拴在樹上的狗」,制度就是拴著狗的繩子的長度。正如繩子的長度決定著狗的活動範圍一樣,制度也決定了人的行為的選擇餘地。
制度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氣,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但又看不見、摸不著。制度就像無所不在的網路,規範著人們的言行。
每天早上出門,假如沒有交通管理制度,馬路就會陷入癱瘓,我們就會寸步難行;如果沒有考勤制度,我們上學上班遲到早退就會無所謂;如果沒有相關崗位制度,我們的工作將不知道從何入手……如此看來,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離開制度之網。
在制度之網中,人既是「劇中人」,又是「劇作者」;既是制度規範對象,也是制度創新主體。
在制度之網中,我們要認識制度、研究制度、執行制度,快樂地生活,開心地工作。
那些默默給六哥點贊的人






TAG:六丈日子 |
※無處不在的網路等於無處不在的患者
※完美的網路犯罪:無處不在的殭屍粉
※網路,無形的情人
※毀掉黃磊的不是《深夜食堂》,是無所不在的日雜,是網路暴民!
※好的網路電影:不囿於民謠,不至於情懷
※網路女主播的背後,和你所想的或許不太一樣
※不是的,網路罪犯不都是高智商
※網路世界的「無間道」
※網路營銷會走下坡路?不存在的!
※網路實名制了,你是否還敢隨心所欲的「口吐狂言」?
※女生不要單獨去印度旅行,網路看到的都是真的!
※7個對策讓你遠離網路屌絲,做網路營銷從此不再難
※無聲世界:我們的愛人在網路里嗎?
※騰達-無線路由器如何防止無線網路被蹭網?
※7個深度神經網路可視化工具,不可錯過!
※網路女主播的背後,和你想的或許不太一樣
※沒網路還能挺住,沒空調真受不了
※在網路沒有普及的年代,依舊可以足不出戶購物
※無所不藝術:用網路攝像頭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