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抗戰時2次巧妙擊敗登陸日寇?打得敵軍焦頭爛額
作者:徐傑
今天的人們大都熟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但恐怕很少人還記得近100年後,虎門要塞還爆發了2場慘烈戰鬥。中國守軍憑藉靈活多變的策略,竟然一度讓裝備精良的驕橫日軍束手無策,其輝煌戰績在當時全國整體抗戰較為被動的局面里顯得尤為突出。
全面抗戰開始後,日軍大力加強在華海軍兵力,包括抽調航空母艦「龍驤」號(如圖所示)、「鳳翔」號組成特遣艦隊入侵華南。當時,廣東各港口承擔著中國進口物資總量的85%,中國抗戰的武器、彈藥、藥品多由此送往抗戰前線。
日軍妄圖封鎖廣州港以切斷中國抗戰補給線,但廣東貨物進出口多經過英國治下的香港,這條航道無法阻攔。隨後日軍發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攻佔虎門要塞,從而直接扼住珠江咽喉,於是日軍開始逐步向虎門要塞前線增兵。1937年8月8日,中國守軍用高炮射擊日軍偵察飛機,隨後日軍開始轟炸虎門要塞及周圍陣地,虎門戰役的序幕就此拉開。
當時的虎門要塞司令是海軍部次長陳策(如圖所示),此公堪稱近代中國海軍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清醒地認識到中日軍力的差距,不僅積極備戰加強守備,還一反常態採用反向布置火炮陣地的策略,結果收到了奇效。
1937年9月14日,日本軍艦從海上開始炮擊虎門要塞,以掩護海軍陸戰隊1000餘人登陸。然而當日軍海軍陸戰隊在距海岸15公里處換乘小艇時,虎門要塞的大炮卻突然開火,直接命中登陸部隊,這讓日軍十分驚愕。
原來,根據日寇戰前刺探的情報顯示,虎門炮台原有的遠程大炮已被拆除,現有火炮最大射程只有12公里。而且按常規部署,輕型火炮應布置在一線,遠程火炮靠後,所以15公里對日軍登陸部隊算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距離。圖為接受檢閱的粵軍部隊。
但正如上文所言,陳策在戰前反其道行之,把威力最大的150毫米威克斯炮和70%的兵力部署在了一線炮台,並通過彈頭減少裝葯和改善火炮仰角等措施,愣是將150毫米炮的射程硬生生從12公里提高到了15公里,使日軍運輸艦直接暴露在中國岸炮打擊範圍內。圖為虎門要塞的150毫米威克斯岸防炮。
據記載,當時中國守軍150毫米的炮彈正中日軍運輸艦「甘丸」號艦艏及中部艙室,日軍陸戰隊死傷慘重,艦隊也被打得暈頭轉向,加上對珠江口內的中國軍隊布防情況不熟,日本人只得暫時停止登陸行動。
虎門要塞強攻不成,日軍又想出了誘降的招數。他們於1938年4月物色了隱居在香港的粵軍宿將李福林充當說客,希望由後者出面策反珠江以南的粵軍,然而日本人怎麼也沒想到富有愛國心的李福林來個招將計就計,將日軍計劃全盤告訴了陳策。
4月14日,自以為萬事俱備的日軍大型戰艦再次到虎門要塞外海集結,另有6艘機帆船搭載浪人組成的「彰武隊」,準備混在民船和外國船隻中繞過炮台從背後偷襲,日軍運輸機也待命空運部隊協助叛軍控制廣州,消滅要塞守軍。圖為正在集結的粵軍將士。
然而,當日軍運輸機抵達指定空域時卻遇到地面部隊攔阻射擊,「彰武隊」帆船也遭中國守軍猛烈炮擊,死傷慘重,日軍攻克虎門要塞的計劃又一次失敗。圖為入侵廣東的日寇。
2次虎門保衛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直到10月22日廣州陷落後,虎門要塞因腹背受敵後才最終失守,而這時距離日寇第一次海上入侵已過去1年有餘。
禦敵有方的陳策將軍在戰鬥中不幸左腿炸斷,身負重傷,輾轉廣州、香港治療,但足智多謀、人脈深厚的他根本沒有給敵人「抓活口」的機會,他後來到香港主持國民政府與港英政府的聯絡工作並建下奇功,繼續譜寫下新的抗日傳奇。






TAG:軍情突擊手 |
※終極爭鋒——芷江之戰2:千里空投第6軍,打得日寇無還手之力
※國軍打得日軍退回陣地當縮頭烏龜:抗日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艦隊把清軍打得極慘,兩百年前卻曾遭明軍肆虐
※兩名槍手就能打得日軍無法突擊,抗戰大殺器竟然是從外國偷來的
※八年抗戰中正面戰場打得漂亮,敵後伏擊戰也不可小覷
※伊拉克反美武裝狙擊之神陣亡 打得美軍神經衰弱:最終戰績狙殺320人
※粟裕一場戰役打得日軍上吊自殺:成為反攻日軍轉折點
※他因抗日戰爭成名 卻在解放戰爭身敗名裂,被蔣當眾打得頭破血流
※紅軍長征路上最慘烈一戰:血戰湘江,28人突擊隊打得只剩下兩人
※二戰期間日本被打得最慘的一戰,戰死19萬人,不留日軍俘虜
※抗日戰爭:名將王鳳閣是如何打得日軍「城危乞援」
※這一仗打得真解氣!抗戰老兵:十分鐘炸了日軍120輛軍車
※三千人打得日本幾萬軍隊落荒而逃
※抗戰時期最牛的一戰,一萬國軍吊打十餘萬日軍,打得日本首相下台
※此人天下無敵,征戰76次無一敗績,打得秦國割地求和
※蔣介石麾下五大虎將 抗日戰爭中如何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這仗打得那叫慘,德軍一機槍手打死打傷數千登陸盟軍!
※這一仗,蔣介石派他迎戰,打得日軍無反手之力
※「百團大戰」第一槍,打得日軍俘虜向我軍指揮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