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科學家在根治HIV等慢性病毒感染上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家在根治HIV等慢性病毒感染上取得突破

國際知名科學周刊《自然》(Nature)於近日發表由第三軍醫大學主導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群新的CD8+T細胞亞類,闡明了其抑制病毒複製的機制。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關鍵環節,為根治HIV、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國際學術界,Nature與Science、Cell並稱為三大頂尖科技雜誌(簡稱CNS)。第三軍醫大學主導的這項研究自2013年初啟動,在科技部973計劃、中組部千人計劃及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資助下,經過科研工作者不懈攻關,歷經近4年時間取得重大突破。


該研究論著的通訊作者、第三軍醫大學葉麗林教授介紹,此前的研究發現,在急性病毒感染中,特異性CD8+T細胞通過殺傷病毒感染的細胞,分泌抗病毒細胞因子從而有效清除病毒。但在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病毒特異性的CD8+T細胞卻顯出醫學界稱為「功能耗竭」的現象。「此時CD8+T細胞並非不能識別病毒,數量也並沒怎麼減少,就像警察遇到一群歹徒,本該拔槍射擊卻無法啟動殺傷武器。」他說。

普遍認為,此時CD8+T細胞幾乎徹底喪失了清除病毒的功能。但是研究發現,在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雖然CD8+T細胞顯得「功能耗竭」,病毒卻依然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上,沒有在短時間內爆發。因此,CD8+T細胞已經喪失功能的觀點缺乏說服力。


課題組最終發現,「功能耗竭」的CD8+T細胞仍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能,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病毒的複製。原來,一群新的CD8+T細胞亞類發揮著關鍵作用,課題組稱之為CXCR5陽性CD8+T細胞。在該項研究中,課題組還確定了Id2/E2A信號軸是生成這一細胞亞群的一個重要調控因子。


據悉,目前治療HIV、乙肝、腫瘤等慢性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化學藥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複製,尚不能徹底根除。而葉麗林教授指出:「通過一定的手段,增加和穩定這一類CD8+T細胞可以增強其清除病毒的功能。這為從根本上治癒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葉麗林教授透露,下一步,他們將沿著這一新的研究策略,把研究成果運用到HIV和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中,探尋這兩種世界級醫學難題的可能解決方法和路徑。

據了解,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也參與了這項研究,第三軍醫大學吳玉章教授和清華大學的祁海教授同是該論著的共同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則為第三軍醫大學博士生何然、八年制學員劉誠以及清華大學博士生侯詩玥。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超薄壓電材料製備成功 厚度僅2-3納米
輸入年輕人血液,下一個健康時尚?
硅烯材料製取取得突破
從印度旅行回國的瑞士人感染耐度葯的超級菌
科學家設計出人工蛋白 或帶來醫學和材料學新革命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科學家研究取得突破 或可根治HIV等病毒感染
HPV病毒感染常見問題
和艾滋病說再見:新技術讓免疫系統拒絕HIV病毒感染
美國科學家發現可阻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抗體
HPV感染真有那麼可怕嗎?HPV病毒感染就一定會得宮頸癌么?
用CRISPR對抗皰疹病毒感染
HPV病毒感染是什麼意思
科學家證實:萘莫司他可抑制MERS冠狀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性腹瀉 VS 細菌感染性腹瀉
科學家:這病毒感染率極高,一次噴嚏就有上億顆病毒
近期病毒感染研究领域突破性成果一览
病毒感染性腹瀉 VS 細菌感染性腹瀉營養發現
Cell:人雙特異性抗體FIT-1具有治療寨卡病毒感染的潛力
外界環境因素慢性病毒感染會引發狼瘡腎炎嗎
我國科學家首次證實寨卡病毒感染致小頭畸形
科技聞道:我國科學家闡明蚊媒病毒感染及傳播機制
生活中最常見的蘆薈,能促進病毒感染的康復
狼瘡性腎炎注要是環境因素病毒感染而來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暉課題組在pDC抗病毒感染的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