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人云游參訪的目的和要求是什麼?——《道門十規》 第七規 「雲水參訪」

道人云游參訪的目的和要求是什麼?——《道門十規》 第七規 「雲水參訪」

本文為連載內容,推薦先行閱讀以下鏈接


《道門十規》第七規,是「雲水參訪」,講的是出家道士為什麼要雲遊,以及如何雲水參訪。

道人云游參訪的目的和要求是什麼?——《道門十規》 第七規 「雲水參訪」


「雲水參訪」,這一條規戒是對於出家道士說的。說到正一派道士,大家就認為是有室有家的道士。其實,歷史上的正一派也分為在家和出家兩種。出家道士,以四海的道觀為家,因此,出家道士都要雲水參訪。在這裡,張宇初天師明確指出,一個雲遊的道士,雲遊到一個道觀里,首先要參拜本道觀各殿的神靈,同時又要訪問各地高道和同道,尋師訪友。當然,我們今天的在家正一道士,同樣有外出參訪的機會,其目的也是為了尋師訪友。因此,我們應該同樣需要遵守一個道士在尋師訪友中應該遵守的規戒。


首先,張宇初天師指出,學道之人,要「以清靜為本」。要不斷「操修戒行,磨練身心」。拋棄人生的諸多慾望,因為,慾望是人生苦惱的根源,所以,對於學道之人來說,是要引以為戒的。


其次,張宇初天師對於「雲水參訪」者的要求是「忍辱藏垢,言行謙和,卑下柔弱,精神純一,心存柔遜,性戒剛強」。這就是說,雲水參訪的道士,要忍受社會上不理解的屈辱,能夠吃得起各種苦難。說話和做事都要謙虛和順,對人能夠以卑賤的地位和柔弱的態度去相處,其精神能始終保持純真單一,心中保持柔弱和謙遜』性格也切忌過分剛強。

同時,在本戒中,張宇初天師還有對「雲水參訪」內容的要求,還有對生活的要求,也有對選擇朋友的要求等等。所有這些要求』對於我們今天的正一派道士同樣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因為,張宇初天師在這裡特彆強調了一個修道之人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不怕吃苦的精神,不務名利的精神,磨練身心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一個學道之人應該具備的。


以上,就是《道門十規》「第七規」的主要內容。


(本文節選自 丁常雲《》的主要內容及其現代意義》)


《道門十規》 第七規 原文

雲水叅訪


凡出家之人,上離父母之親,下棄祖宗之嗣,志在出世離塵,必當以超脫幻化、了悟生死為心。苟若仍前,汨迷塵網,晝夜奔波,無有出期,與俗何異。經曰:學道之士,以清靜為本。睹諸邪道,如睹仇讎;遠諸愛慾,如避臭穢;除苦惱根,斷親愛緣。是故出家之後,離情割愛,舍妄歸真,必當以究明心地、修養性天為務,操修戒行,磨鍊身心,隻笠簞瓢,孤雲野鶴。或遇名山洞府,掛搭安單,叅竭明眼師匠,問道親師,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徹宗門,玩味法乳,不於利名掛意、富貴留心。雖飢寒風暑之切身,不易其操;雖困苦貧賤之役心,不奪其志。忍辱藏垢,言行謙和,卑下柔弱,精神純一,心存柔遜,性戒剛強,務居山林巖洞、人跡稀絕之地,草衣木食以養生,巢居穴處以守道,各依師授,修鍊本來。其出外叅求,風餐雨宿,忍凍受飢,躡屩擔簦,攜包頂鉢,不懼萬里之遙,務登名師大匠之門,一言之下頓悟,萬劫之果遂周。致凡出處之間,悉遵白祖師、馮尊師、諸師匠堂規、叢林儀範而行,凡有過失,悉依責罰。其或非實際悟明、真積力久、性天瑩徹、塵垢磋磨、好為人師以自大者,必擇而師之不得惟慕虛名,趨媚顯達,貪迷聲利,不究實地工夫,至乃前工盡廢,業障徒存。其雲朋霞友之徒,亦須志合道同,方乃不生魔識,共成道願,先擇後交,猶為自戒。苟或師友得人,堅心苦行,普資羣品,度脫幽沈,則臣事三境,超神八極,為不難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圖說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宮觀當家需具備哪些優秀品質?——《道門十規》第六規 「住持領袖」
慈愛與不爭
道法應該如何傳承——《道門十規》第五規 道法傳緒
百歲老道的修行忠告

TAG:龍虎論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國際道教文化參訪團前往北京交流訪問
「道心德身,煉丹養生」訪道團再度出發 參訪鳳凰嶺桃源觀
玄德堂——道教雲遊參訪
國際道教文化協會參訪西安都城隍廟
寺觀參訪禁忌
參訪寺院要記住的九個注意事項
柬埔寨國王參訪法門寺 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合作
則悟大和尚率「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參訪團到泰國金山寺參訪交流
亞非記者參訪國防部維和中心
韓國首爾奉先寺參訪團一行到訪多寶講寺拜謁敏公上師
第二屆五台山信仰國際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參訪清涼古剎,領略佛國文化
這幾個學生去德國參訪,結果玩大了
山東道教界雲集碧霞祠參訪學習
第四季「絲路名人中國行」參訪團走進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
「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參訪團到印尼摩訶般若大學參訪交流
則悟大和尚率「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參訪團一行到訪新加坡佛教總會
台灣新北市清潭明聖宮一行參訪西安都城隍廟
參訪寺院,要注意這9個注意事項
鄒相:參訪少林寺下院——鞏義慈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