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陵地下「軍備庫」曝光:出土各種古裝備

秦陵地下「軍備庫」曝光:出土各種古裝備

K98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距離現在的封土約200米,平面為長方形,主體部分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南北兩邊的東西端各有一條斜坡門道。


連同四條斜坡門道,該坑總面積達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為止秦始皇帝陵園城垣以內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在試掘方中出土有大量密集疊壓的、用扁銅絲連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其中石質鎧甲約87領,石胄約43頂。

秦陵地下「軍備庫」曝光:出土各種古裝備


K9801陪葬坑


在這個龐大的坑內,估計有上千件石質鎧甲、頭盔,還有二號坑曾經出土過的馬韁索、青銅車馬器構件、青銅錛、箭頭及其他軍用裝備文物,所以,有關專家認為,這個陪葬坑,應確切地稱它為秦兵馬俑地下宮城的軍備庫。


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後兩片構成,前甲護胸,後甲護背,有的還配有護肩膀的披膊甲。據考古工作者介紹,裙甲不僅多採用小甲片,而且甲片與甲片之間的間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這一別具匠心的特殊設計,使裙甲上下翻動更加靈活,從而使勇士身著鎧甲行軍作戰不受拘束。

秦陵地下「軍備庫」曝光:出土各種古裝備



石質頭盔


石質頭盔頂部到側片下端長度約為30厘米,直披肩膀,對頸部和肩部起到了較好的保護作用,使整個頭盔顯得更加完美。甲衣和頭盔的設計,充分說明秦時我國的軍隊戰服設計已十分先進,不僅注重了外觀的美,更注重了實戰的需要。


[責任編輯:王卓]

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盔甲整齊疊壓的狀況判斷:秦軍的管理十分嚴謹,不僅隊伍排列整齊分明,而且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統一,井然有序。


從出土的文物看,兵馬俑的質地與鎧甲的質地完全不同,顯然鎧甲的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的泥土燒制工藝要考究得多,精細得多。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斷,當時秦軍有著嚴明的等級和待遇區分。

秦陵地下「軍備庫」曝光:出土各種古裝備



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

據介紹,此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甲片根據人體的不同部位設計成不同的形狀,有長方形、方形、等腰梯形、圓形、覆瓦形、弧形、尖尾形等,每片甲片都有方形或圓形的小孔,並用扁銅絲連綴在一起。


甲片未被疊壓的邊上有一道抹棱修飾甲片,未被疊壓的角有抹角,使甲片的疊壓更加互相貼合。這些甲胄形態精美,製作工藝高超,但並不是實戰裝備,而是根據「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為秦始皇陪葬用的明器,象徵地下「軍備庫」。

秦陵地下「軍備庫」曝光:出土各種古裝備


魚鱗甲


這些石鎧甲雖然打磨工藝類似,但形態上卻各不相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張衛星介紹,「像魚鱗甲,我們看到它打磨得非常精緻,除了邊緣的打磨和表面的拋光以外,還有很多穿孔,有圓孔,有方孔。」


專家介紹,魚鱗甲此前一直被認為出現在漢代,由級別較高的軍官穿著,此次在K9801中發現魚鱗甲,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除了這些被發掘的鎧甲、頭盔,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了披在戰馬身上的馬甲以及和車馬配備的青銅零部件等。這些跡象都表明K9801的陪葬坑其功能類似於一個大型的「軍備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揭密:朱元璋陵墓隱藏600年的謎團解開
劉邦遭「窩裡反」 被迫無奈向項梁借兵平叛

TAG:光明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秦始皇帝陵的「軍備庫」,各種古裝備曝光!
「堪稱歐洲最大地下軍火庫」西班牙查抄黑軍火「足夠裝備一個師」
美軍基地開放日,民眾隨意把玩各種武器裝備
土八路的「洋」裝備
俄羅斯的廢棄軍事基地,退出歷史舞台的武器裝備
森林裡挖出的二戰蘇軍武器裝備
蘇聯偽軍:裝備精良 與德軍一起轉戰世界各地
薩德裝備抵達韓烏山空軍基地,狼真的來了
揭開歐洲最大地下軍火庫的神秘面紗,武器裝備看的口水直流!
歐洲最大地下軍火庫被曝光,武器裝備足足超過了一個師的裝備
美國秘密軍火庫:六個洞穴里藏著上千件重型裝備
清末新軍的訓練照,裝備各種先進武器
大批量裝備巴西的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烏魯衝鋒槍
甲午海戰清軍裝備:炮內裝沙子!
實拍戰爭中被「俘虜」的德軍裝備,頭盔堆成山槍械鋪滿地
歐洲最大地下軍火庫,武器裝備超過一個師
中東「土豪」彈丸之地,一擲千金購買先進武器裝備
土豪又「掉裝備」了,沙特軍隊被虐,裝甲車成為廢鐵
印軍賴著不走,我軍高原山地裝備邊境開始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