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胡亂華時期,保存炎黃血脈,安定江南百年的大功臣是誰?

五胡亂華時期,保存炎黃血脈,安定江南百年的大功臣是誰?

五胡亂華時期,保存炎黃血脈,安定江南百年的大功臣是誰?



>

兩晉時期穩定少,亂世多。都說亂世人不如太平犬,老百姓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今日不知明日事,自然難得顧得上別人。只是,永嘉之亂時,郗鑒卻得到了特殊的照顧。


郗鑒避亂鄉間,生活無以為繼,忍飢挨餓是常事。鄉里人尊敬他是個有德行的人,輪流給他吃飯。據說他常帶著自己的侄子郗邁,外甥周翼一起去。戰亂時,大家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每人少吃一口,可以養活個把人,但是一起三個,就有些難辦了。郗鑒明白人們的苦,就一個人去吃飯,把飯含在兩頰,回去後再餵給兩孩子吃,最終,二個孩子都活了下來。


對於老百姓來說,他是個好人,即使他作弊,也可以忍受。靠著兩頰存下來的飯,能不能養活兩個孩子,估計是個問題。在我們看來,這事有點不合常理,至於哪裡不合理,咱就不說了。重點是,他憑什麼得到人們的尊重,把救命糧省給他吃?他們在得知他周濟孤老幼子之後,還互相傳言:「今天子播越,中原無伯,當歸依仁德,可以後亡。」甚至共推郗鑒為主,組建了一隻小型的流民軍隊。為什麼呢?


因為,郗鑒值得人們付出。

郗鑒的祖上郗慮雖然也曾參與逼獻帝退位,是曹操陣營里的老人,但是他立場不堅定。曹魏立國後,郗慮就自動靠邊,「泯然眾人矣」。


所以,到了郗鑒這輩,想和別人一樣靠著點祖宗的餘蔭,已經不可能了。好在郗鑒雖然又窮又苦,卻不放棄讀書,哪怕是在田地里耕耘,也不忘吟詠。這種帶著諸葛孔明的種田方式,讓郗鑒出了很大的名。趙王司馬倫想挖他去做官,他說自己生病去不了。等到晉惠帝重新掌權,對郗鑒是大加讚賞,郗鑒因此崛起。


西晉後期,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作為朝臣被迫站隊也很正常,只是郗鑒卻始終沒有捲入這些紛爭。


洛陽淪陷後,郗鑒被乞活軍陳午給抓住了。陳認為他名滿天下,推舉他為首領。乞活軍亦官亦民,是歷史上最兇猛最強勁的農民部隊。那會兒天下大亂,誰還顧得上什麼仁義道德,能活下去就不錯了。何況乞活軍既有官方支持,又有民間力量不斷湧入,入主之後,說不定就可以成為草頭王,很有前途。但是郗鑒沒有答應。


當然,他不是沒有意識到軍隊的重要,而是,要建,就要建一支有素質的軍隊,哪怕是流民,也可以很有思想!於是,郗鑒曾經幫過的那些流民,自發地聚集在他身邊,形成了一小支部隊,他們自給自足,保護著自己身邊的親友鄉鄰。

五胡亂華時期,保存炎黃血脈,安定江南百年的大功臣是誰?



司馬睿立足江南後,封郗鑒為龍驤將軍,兗州刺史,鎮守鄒山。當時,自稱代表晉室的可不止司馬睿一人,於是,李述,劉演也分別被派到兗州來當刺史。三個兗州刺史,各自為政,整得百姓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想想也知道那個亂喲。


百姓們雖然不知道治國大政,卻是知道誰對他們好。這幾個刺史當中,郗鑒最後贏得了勝利。雖然徐龕石勒在兗州境內互相侵略,饑荒連連,但百姓也沒有逃離,三年內,兗州竟然達到了幾萬人口,相較於周圍郡縣,郗鑒功勞大:活人無數。


郗鑒也和其他人一樣,手裡有一支流民軍,他們來自北方,心懷故國,進而能戰,退而能守,和其他流民有著本質的不同。當時江淮一帶有許多堡主,將流民武裝為私軍,並形成了一股勢力。東晉朝廷自然希望能為自己所用,只是堡主們往往在東晉與石勒之間,做了牆頭草。而郗鑒手裡的這一支強有力的流民部隊,素質高,戰鬥力強,且都是出身士族有品有行的軍隊,不拉攏,天理不容哇。

於是,在後趙強有力的進攻下,在紀瞻的強力推薦下,司馬睿封郗鑒為領軍將軍,鎮守合肥,正好可以對抗王敦的門閥大軍。


司馬睿父子當政的時代,王敦是天字第一號權臣。內有王導,外有王家兄弟做靠山,王敦實在是司馬睿時代最不能得罪的人,就連司馬睿本人,也是被王敦氣死的。只是,王敦也怕郗鑒。


司馬紹上台後,決定依仗郗鑒,保持平衡。兗州刺史的官職仍然給郗鑒,並任他為安西將軍,都督揚州江西諸軍,假節,仍鎮守在合肥。在得知皇帝小子的安排後,王敦卻上表,請求讓郗鑒擔任尚書令,回朝做京官。


郗鑒回京時,經過姑孰,王敦安排了一次會面。在交談中,王敦問及樂廣、滿奮的人品,在王敦看來,滿奮識時務,很不錯,至於樂廣就不怎麼的了。王敦其實並不是真要品評這兩人物,不過是試探而已。郗鑒也不傻,他說滿奮苟且偷生,根本比不上樂廣。話不投機半句多,郗鑒被王敦給抓了起來,他的黨羽們認為應該藉機毀了郗鑒,但是王敦不敢,還是把他放了。

二人終成不死不休的關係。


王敦代表的是門閥,而郗鑒他是維護司馬氏的直臣,他依靠的是流民軍,至於王敦王導,他們和郗鑒政見不一。王家是要分權的,郗鑒卻是要維護皇權的,怎麼可能走在一起?幾十年後,郗超藉助桓家,與王家斗,未嘗不是因為這些。


但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王導和郗鑒的目標一致時,他們也是可以合作的。


明帝去世後,郗鑒與其他七人一起,成了顧命大臣。在這個集團里,他與王導成了盟友。很明顯,郗家主外,王家主內,兩家合力,才得雙贏。


公元327年,蘇峻入朝,與祖約一起叛亂,攻打建康。郗鑒聽得消息,想趕來救援,只是郗鑒並沒有得到入朝的批示。對於郗鑒來說,國是一定要救的,無論如何。於是,他頂著抗旨的危險,派司馬劉矩率三千人保衛京都,可是還沒等到施救,建康已淪陷。救沒救成,兵已派出,如果要論罪,郗鑒也是逃不了的。只是國都都淪陷了,宰相庾亮都逃跑了,亂鬨哄的,也談不上追責了。何況郗鑒不久後,就被逃到溫嶠處的庾亮封為司空,旨意上明言要他參與平亂之戰。


救國即是救民,郗鑒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朝廷內亂不亂,外患也從沒有停止過。後趙沒有一天忘記對東晉的進攻。郗鑒作為兗州地區的指揮官,竭盡所能,為保社稷立下一次次大功。無論來多少次,郗鑒都率軍出征,一力討平,哪裡有戰事,哪裡就有郗大人的身影。


郗鑒不但是穩住了邊防,他還穩住了朝政。陶侃曾與庾亮一起廢王導,郗鑒反對,陶侃死後,庾亮再次廢王導,郗鑒再次反對;王導的確有大權獨握的不足,但是對於東晉來說,穩定才是一切。折騰太過,有傷國政。當然郗鑒並不是一味支持王導,而是有選擇地聽從。王導晚年,昏出昏招,升任太尉的郗鑒總是能直言進諫,保住了江左幾十年的安定。王夫之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東晉之臣,可勝大臣之任者,其為郗公乎!」的確,在穩定這點上,郗鑒功勞並不比王導差,只是郗家後繼乏力,青黃不接,最終聲名不顯,也是悲哀。(婉如清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說史 的精彩文章:

誰才是最自信最寬容的古代帝王?善待前朝皇族,開創最文明王朝!
五千年最有資格稱為死將的猛男是誰?視死如歸,笑傲天下!
西遊世界最悲慘的神仙是誰?摻乎到高層鬥爭,註定要當炮灰!
民國初建,張作霖緊急拜會日本大使,說了這樣一番不要臉的話!
孫悟空如何向豬八戒報三打白骨精被逐之仇?八戒,我很同情你!

TAG:百家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