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寫,就真沒了 巫鴻和「關於展覽的展覽」

不寫,就真沒了 巫鴻和「關於展覽的展覽」

不寫,就真沒了 巫鴻和「關於展覽的展覽」



巫鴻自1999年開始調研中國實驗藝術,逐漸意識到,如何公開展示實驗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圖為1997年「野生」項目中,張洹的行為作品《為魚塘增高水位》。(OCAT研究中心?供圖/圖)

「有時候,我們把當代藝術定義得太窄,好像非得讓人不懂才叫當代藝術。有時候又想得過於可怕,不是動物就是裸體,才叫當代。」巫鴻笑道,「前兩年,我們小區的頂上出現了一個『最牛違章建築』,我覺得這也是當代藝術。」


北京OCAT研究中心展廳一角,陳列著三角形小旗、手持喇叭和超市購物車。它們屬於17年前在上海廣場購物中心舉辦的藝術展「超市」。在行為藝術作品《藝術導購》中,藝術家宋冬身著亮黃色制服,在展廳穿梭,為觀眾導覽。彙集三十多名藝術家作品的「超市」展在1999年4月10日揭幕,原定展到25日,但只過了兩天,公安上門,表示「有人舉報本次展覽有問題」。因未經上海當地文化部門審批,「超市」不合法。轉天,展覽關閉。


中國當代藝術的三十多年歷史里,展覽多如繁星。有一些短命的展覽一閃即逝,甚至不少胎死腹中的,都沒來得及發出光芒。藝術史家巫鴻從1996年至2000年的實驗藝術展中挑了12個這樣的,做成「關於展覽的展覽」——展出的是它們的海報、畫冊、請柬、策劃稿,以及作品的方案圖。


藝術家張大力為雕塑《肉皮凍民工》繪製的方案圖,出現在「關於展覽的展覽」中。作品示意圖上方寫著實施步驟:「①用石膏將十個民工的頭翻模下來;②然後去市場買足夠的食用肉凍……」2000年1月17日,「藝術大餐」展展出了《肉皮凍民工》,肉皮凍製成的頭顱看起來無比真實。那次展覽在北京三里屯的「八十八號」酒吧舉行,展期僅一個晚上。

許多展覽宣傳品形式簡單,必要的信息如時間地點之外,裝飾很少。一張1993年的展覽海報特意標明:「外國友人及港台畫商謝絕參觀」。


巫鴻希望公眾了解,中國當代藝術「有真實的感情,真實的原因,也有真實的慾望和創造性」。他想讓1990年代的展覽自己說話,「你不寫,它就沒有,不要以為歷史會在那兒等著你。」說起1990年代的實驗藝術,巫鴻還覺得激動。「關於展覽的展覽」於北京OCAT研究中心舉行,將從2016年6月26日持續到10月30日。


手續不全,因故改期


1963年,巫鴻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美術史。畢業後,他先後在故宮博物院的書畫組、金石組工作。1970年代末,他回央美讀研,不久赴哈佛大學留學。


1991年,留學十年有餘,巫鴻首次回國,很快接上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地氣。親身接觸國內的實驗藝術,巫鴻非常興奮,就像他在大學時接觸到西方現代藝術一樣。他總感覺「有什麼事將要發生」,而那些事足以寫進美術史。

1990年代,獨立的、邊緣化的實驗藝術容易「惹事」,時有展覽揭幕不久就被叫停。為了保證展覽順利舉行,獨立策展人們想出各種點子,比如展期短至一天,速戰速決。那時候公立美術館很少展示實驗藝術作品,對新興的裝置、行為等當代藝術形式尤其不感興趣。藝術家們想展示實驗藝術,必須開創新的展覽形式。一時間,很多展覽在超市、傢具城、酒吧、馬路等公共空間舉行。


藝術家和策展人們的熱情,給巫鴻很大衝擊。巫鴻更熟悉的美國藝術體制,當時已經相當成熟。他猜想,美國藝術家也曾對辦展覽如此有興趣,但不確定是否像199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這麼強烈。美國藝術家和策展人辦展覽已經水到渠成,在中國,一切未知。巫鴻自1999年開始調研中國實驗藝術,自此逐漸意識到,如何公開展示實驗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2000年2月的「前後左右」展,為時一晚。巫鴻在開展前不久接到電話,才知道消息。「坐大巴車去了,還挺遠,也不知道在哪兒,大家就聊天。那大院挺荒,裡頭東一群,西一群,都是作品。」在大院里,他頭一次看到攝影家海波的作品,一組組人像,就支在院子里。現在,海波的作品變得相當昂貴。


在那裡,巫鴻頭一次看到吳文光的短片《日記》。14分鐘的短片,記錄了無疾而終的展覽「是我」。由冷林策劃的「是我」原計劃1998年11月21日到24日在太廟舉行。21日,藝術家、策展人和觀眾們抵達太廟,發現展覽在前一天「因故改期」,據說是因為「手續不全」。當日大雪,一群人無奈地站在雪地里,訕笑、調侃,後來打起了雪仗。


「裡面每個人表情不一樣,有的人有點沉痛,有的人嘻嘻哈哈,有的人在說攝影機多麼好。」巫鴻當即被這部短片打動,「在特殊狀態下,這些藝術家沒有一個人去表演,沒有策劃,就是生活本身。很偶然,但很珍貴。」

藝術家宋冬的裝置作品《父子·太廟》原本要在「是我」中展出。作品計劃利用太廟的三根柱子,宋冬和父親宋世平的頭像投射在兩邊的柱子上,中間那根則是視頻投影,父子兩人的面孔重疊起來,分別念出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幾句一停頓,留時間給對方。2000年,巫鴻把北京沒能展出的《父子·太廟》搬到芝加哥大學斯瑪特美術館自己策劃的展覽。


因應時空差異,《父子·太廟》的細節做了調整。在外展廳,《日記》同時播放。開幕時,巫鴻把冷林、宋冬和吳文光請到美國,現身說法。巫鴻想告訴美國觀眾,中國當代藝術正在發生什麼。「不只是當時外國人理解的,有點政治波普,有點艷俗,或者耷拉著臉笑。」有美國觀眾反饋,一進展廳,覺得走錯了地方,找不著展覽。「和他們的想法不太一樣,不太像前衛藝術家,排一大排,喊口號。」巫鴻說。


眼下在OCAT研究中心,「是我」展的更多文獻資料得到展示。18年前夭折的「是我」展,包括26位藝術家的作品,都與形象和身份有關。藝術家洪浩自充模特,拍攝《「您好,洪先生」》。他扮作「成功人士」,坐在富麗堂皇的房間,蹺著二郎腿,膝蓋上攤著一本書,右手按書,左手握煙斗。畫面外的服務生,正在為小桌上的酒杯添酒。


「是我」展里也有方力鈞、岳敏君和曾梵志的畫作,畫中人物誇張地打哈欠,咧大嘴狂笑,戴著一副面具。那些變形的面孔傳遍了全世界。策展人冷林在序言中寫道,中國藝術家在1990年代的實驗,產生了「一種必須從全球性的角度來看的新文化」。序言底下,疊著冷林自己的面孔。

商業化發展也影響到了藝術展。2000年的展覽「家?——當代藝術提案」,在上海月星家居城舉辦,展覽空間2萬平方米。在非展覽空間舉辦的實驗藝術展里,「家?——當代藝術提案」規模空前。看展後,提供贊助的家居城老闆很失望。「後來兩個國外的傢具廠商來看了展覽,說:這個老闆很有眼光有品位呀,當即找招商辦公室,決定入租這個傢具城。」策展人邱志傑寫道,「老闆又高興了。」


老百姓的當代藝術


2000年的第三屆上海雙年展,是中國公立美術館的頭一次「多元化」藝術展,展出了世界各地六十多位藝術家的三百多件作品,包括中國畫、油畫、裝置藝術、錄像藝術、建築藝術等諸多類型。「這代表著一種體制化和正常化,或者說當代藝術的『合法化』。」巫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實際上,一些私營美術館已經取得了舉辦公開展覽的資質,可以合法地展示實驗藝術。


政府接受和操辦實驗藝術,商業化相繼而來。「這些當代藝術作品,可以通過蘇富比賣得那麼貴。」巫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原來那種模式,比如地下展覽,或一個扎堆式的,互為觀眾、創造者的小群體,已經不復存在了。」


郭世銳是1990年代實驗藝術的重要人物。當時他擔任中國出版對外貿易總公司的藝術中心主任,為包括「是我」在內的,眾多需要「主辦單位」的展覽提供了幫助。後來因為工作調動,他參與當代藝術少了。「研究當代藝術的學者很少人知道郭世銳這個名字,但歷史往往由不被傳唱的英雄所譜寫。」巫鴻給郭世銳打了電話,他正在國外,說晚些再來看這個展覽。


有一種意見質疑「合法化」之後的實驗藝術,沒有了強烈的社會性,似乎不再與中國社會有血脈聯繫。巫鴻喜歡以宋冬的《物盡其用》為例,說明事實並非如此。


2006年,策劃韓國光州雙年展時,巫鴻邀請《物盡其用》參展。宋冬和母親趙湘源完成的這件作品陳列出母親50年間積攢的生活用品——衣服器物、瓶瓶罐罐、廢銅爛鐵、老屋留下的房架磚瓦、早已風化的1960年代的洗衣皂、舊牙膏皮……總共一萬多件。在展覽現場,趙湘源時不時就著舊鞋或玩具,向觀眾講解什物背後的往事。她還為眾多物件寫了小傳。與兒子共同完成、展示《物盡其用》期間,她慢慢地走出老伴去世的陰影。


在光州,《物盡其用》拿了大獎,有些藝術家開玩笑:「我們做了一輩子,也沒得那麼一個大獎,你媽剛做一件就得了大獎。」宋冬回答:「她製作這件作品的時間,是一輩子。」巫鴻為《物盡其用》寫書,副標題就擬為「老百姓的當代藝術」。


「有時候,我們自己把當代藝術定義得太窄,有些設定,好像是非得讓人不懂的才叫當代藝術。有時候又想得太過於可怕,不是動物就是裸體,才叫當代。」巫鴻笑道,「前兩年,我們小區的頂上出現了一個『最牛違章建築』,我覺得這也是當代藝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阿巴斯:影片不是個被觀看的物體
胡適拿了何鍵多少車馬費?
靈感速記
葉楠白樺文學館序
評職稱的記憶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嘿,在逛展覽的傢伙,你被畫進展覽里了!
還沒來現場看展覽?沒關係!「乾貨」都在這裡!
什麼樣的展覽剛開展就限流?
拜望家展覽會主展館:不但錯過的「大片」劇透
關於展覽和來客
日本不可思議的展覽:動物便便展你會去嗎?
林奕全:展覽公司服務的參展商多而不專,真的好嗎?
展覽頭髮糞便和泡麵?這些「不正經」的博物館你肯定沒去過
鳳梨也能當展覽品,確定不是在開玩笑嗎
都說喜歡看展覽,你知道時尚策展是什麼樣的存在嗎?
在不被約束、不為展覽而創作的前提下,寫有文化味道的字!
展覽,是我們的探索;落幕,但沒有止步
這些絕不對外展覽的頂級文物,可能關乎龍的存在
世界最小火車頭展覽展出,得拿放大鏡看,但真不知道你看到啥沒?
帶著「耳朵」去看展!魔都即將出現「可以聽」的展覽,小視頻刷爆朋友圈!
浙江省博物館「漂海聞見」展,一個不得不說的展覽
展覽展示行業,你必須了解的「新常態」
為你延期的展覽,你知道嗎?
六具木乃伊被展覽了,不知道他們心情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