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意思是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知道滿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奮鬥的人是有志氣的。言行不離道之規律中的人能夠活得長久。軀體雖死而精神仍然存在於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知道看人背後的是智者,習慣從背後看人的是小人。看清楚一個人,心中有數就好了,也不必非點透不可。

「看清」和「看透」是一種能力,「不看破」是一種智慧。


「看清」和「看透」能夠讓我們活得更理性、更透徹,不看破才能讓我們活得更快樂、更平和!


一個人將這個世界的爾虞我詐、艱難險阻都看清楚、看透徹了,仍能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熱情與期待,充滿積極的進取之心,可以說是修鍊到了不看破的境界了。


我們不妨睜一隻眼看世界,閉一隻眼做智者。

智慧與聰明僅一步之遙,看清世態而不看破,才是智者所為。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戲謔有度。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餘德。


口,不能隨心,得有尺度;欲,不能隨性,得有節制。


塵世的喧囂,皆因人心;世間的浮躁,皆因人言。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桿秤,稱人先稱己。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做事要留有餘地,說話要留些口德。


惡語出口不足以喪身,卻足以喪德,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王陽明說:「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學問必須落實到自身實修上,如果只是責備別人,就會只看見別人的不對,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如果自身踐履,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哪有工夫去責備別人?


看人如看己,責人先問心。他人是己心的一面鏡子,世人是自己的一個比照。


長於自檢,短於責人。


凡事要留有餘地,話不說絕,事不做絕 。


笑話別人之前,先檢查自己,人人都有可笑之處。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有境界,能看遠;有肚量,能看寬;有涵養,能自持;有鋒芒,能內斂。


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爭執指責。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與人為善,於己為善;與人有路,於己有退。


他人有過不究,於人有恩莫念。愛人先愛己,責人先問心。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中浩化工纖維素有限公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媽祖網 的精彩文章:

晚上這麼睡,竟有補腎奇效,讓你陽氣十足!
莆田賢良港媽祖故居唐宋元明古瓷碎片發現記
莆田賢良港:螺港海祭—媽祖信俗新傳承
一篇不得不發的奇文——讀出歷史的真相
海絲媽祖,創意有愛,媽祖文化創意設計專項賽入圍作品投票正在進行

TAG:掌上媽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佛說: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知人不必言盡,責人不必苛盡
知人不必言盡,責人不必苛盡,富貴不必享盡,凡事不必做盡
她說|等不來的人,不必等
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
懂你的人,不必解釋
懂你的人,不必解釋 不懂你的人 何必解釋
你,不必讨好所有人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
被人反感不必怕,怕的是你不會釋懷
做人,不必為難自已
遇事不必慌亂,看人不必果斷
委屈了,不必說給別人聽
有些人,不必太在意
你,不必討好所有人
有的人,你不必在意!
懂我的人,不必解釋。不懂我的人,何必解釋
感知:不必過於在意他人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