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天之五賊」,則可吉無不利!
原來不願詳細解釋這句,是擔心泄露天機。但細究天理之後,明白詳細講解可以讓人趨吉避凶、揚善隱惡、弘揚道德,是一種德行。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出自《陰符經》。「天有五賊」,連道藏這樣權威的道家經典都將「五賊」解釋為「金木水火土」五行,字面上的意思雖可解釋得通,但賊之含義卻與漢字本義想去甚遠,賊之本義原是刀毀貝,戕害傷害的意思。故本文之解釋不採用「金木水火土」之邏輯。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字面解釋:天底下存在有五種需要注意的損害,如果可以清楚認識到這五種損害機理,則可以趨吉避凶,一切順利。
看一下歷史上的高人怎麼解釋這句話。
太公曰:『其一賊命,其次賊物,其次賊時,其次賊功,其次賊神。賊命以一消,天下用之以味;賊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賊時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賊功以一恩,天下用之以怨;賊神以一驗,天下用之以小大。』
鬼谷子曰:『天下五賊莫若賊神,此大而彼小,以小而取大,天地莫之能神。而況於人乎。』
筌曰:『黃帝得賊命之機,白日上升;殷周得賊神之驗,以小滅大;管仲得賊時之信,九合諸侯;范蠡得賊物之急,而霸南越;張良得賊功之恩,而敗強楚。』
因此「命、物、時、功、神」是五種可能出現對人戕害的狀態描述,有害必有利,因此也存在著適應與運用,借勢發展的機會。天有五賊中的「天有」代表著一種必然趨勢,其意思即是講必然存在著五種對人的戕害。「見之者昌」是講人只要明白其中的原理,就可以避凶趨吉、見機行事。
一、賊命
命之機為氣,所有的生物生存的基礎都是呼吸。氣順、平和則壽。命在這裡既指生命的機制亦指生命的周期。氣不順、不協調則會影響生命的進程和周期。人的生氣、委屈、鬱悶、暴怒等等,都可以損害認得聖體健康。對於植物來講,水汽、氧氣、陽光(陽氣)、養分(陰氣)等也是影響植物生命進程和生命周期關鍵因素。
人養生的關鍵是心平氣和。「氣和」說起來簡單,但做來難。生殖衝動導致的色慾往往讓人浪費自己所天生擁有的「陽氣」和「陰氣」,不採取適當的節制和調和則人難以健康。
人之命在乎「九竅三要」,「九竅是七孔和前後陰」,「三要」是可以動靜(進出變化)的地方(口、前後陰)。人的衰老從三要開始。因此保持性能力和排便能力以及口腔咀嚼能力是長壽的基本辦法。
「生受於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內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知類在窮,有所疑惑,通於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謂之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氣得其和,四者不衰。」(《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因為「氣得其和」才有「黃帝得賊命之機,白日上升」。
熟知「賊命」之機理還可以知己知彼,適應社會生活。「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故心氣一則故不徨,欲不徨則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故內以養志,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識分明矣。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氣志。知人氣盛衰,而養其志氣,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在鬼谷子看來,觀察人的神氣和行動就可以知道別人的能力和狀態如何。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生死是一個延續與轉化的過程。生命的過程有限,生之威脅也是天害,即「賊命」。命有定數,總有不如意,難以完美。死則可以變革,改進,也即進化。
命之定數有其機理,宣稱自己順利者,其不詳必將隨後而至!防賊命需自訴苦難多、挫折多。生機、死理的煙演化發展促進社會發展,奧妙無窮。
二、賊物
「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人心的慾望隨著外界的事物而生,也會隨著外界事物而死。一切的原因,也就是說聯繫人心與外界的介質是眼睛。
人的慾望是為了獲取物質,而獲取物質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可是往往在人們追求物慾的時候卻會迷失方向,用錯力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是為了物而害命的顯例。物慾引發追求,轉而失去本性,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比比皆是。因此才有《道德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現在社會以利誘導激發人民逐利,則連續出現「三聚氰胺」、蘇丹紅等害人事件,而且還導致腐敗流行。這就是物對人類的傷害。不認識「賊物」,則會使物反過來危害社會和個人。
另外人害物,物害人還有宏觀的例子。簡單的例子就是開山造田,結果是水土流失、泥石流;圍海造田,結果是港口淤塞,河道不暢,造成洪水泛濫。
唐代李筌講解過「管仲得賊時之信,九合諸侯;范蠡得賊物之急,而霸南越」。在我看來管仲是得「賊物」之用才可以助齊桓公稱霸。因為管仲使用的是「經濟戰」,在《管子》輕重戌中就詳細記載著管仲借用高價收購絲綢、皮毛、器械等引誘鄰國傾國生產,導致經濟失衡。其要點是明了「賊物」之功能。
很多的貪官貪污的錢財還沒花到就已經鋃鐺入獄,這就是「賊物」
三、賊時
賊時的理解是這樣,天有日、月、四季,天的運轉就是有規律,守信用。時的功能是事物的發展必然有其時間性,如果拔苗助長,非但沒有效果,而且有害。對事物發展沒有容量去等待發展則有違天道,會受懲罰。依時而動,按規律運作則可以事半功倍。而如果忽視四季交替的規律,進行農耕操作則會顆粒無收。同樣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有種的規律和發展階段和時限。如果主觀的認為「人定勝天」則講遭受「賊時」的懲罰。畝產萬斤和大躍進就是明顯的「賊時」效應。柬埔寨波爾布特的「共產主義」同樣也是遭受「賊時」的損害,導致柬埔寨被越南佔領。因此《道德經》才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說法,意思就是說治大國必須遵守「時」的約束,不能經常變換政策,必須像烹小魚一樣讓魚的一面完全熟了,焦化了才可翻動,這樣就不會令整鍋魚爛掉。
「時」的另一層意思功效是守信用,天在運行時是有規律的,很準時。按照天理行事就是守時守信用。信用如天理必須堅守,所有有信用的人都會因此獲益,而不守信的人則會遭受天理的懲罰。
守信用可以減少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人與人之間如果都守信用則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官司成本,防備成本。由於社會急速發展,而社會的誠信體系無法跟得上經濟的發展,在加上道德教育脆弱整個社會因為沒有信用而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這就是「賊時」之害。
信用和過程時間等待是「賊時」的要點。對於個人來講,是雲包含著整個的人生髮展過程,每一事物都必須有一定的時間發展變化,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那就有悖「時」的定律,就有可能被「賊」。如果「守株待兔」的等著「天上掉餡餅」,說是等「時」等「運」,那也無異於等死!
「時」有時也包括更替、循環、周轉,要明白「時」的機理,並按照時的規則來辦事才不會被「時」所傷害。「賊時」害怕「急」,一旦急了就會忽視事物必須的發展過程時間;賊時也要注意不同時期事物的不同性質。事物有定數、有發展過程。
四、賊功
賊功,有點難理解。功既是恩,如果按照陰符經全文理解則賊功應該是賊恩。恩的危害在於施恩圖報。陰符經後面有文:「恩生於害,害生於恩」講的就是恩害相互轉化的道理。天地不恩而大恩生,幫助人度過苦難是正常的天理,施恩圖報反而會因此招來很多不良的後果。這就是天理,認識不到就會有麻煩和報應。幫助人者,天自幫之。不需擔心幫助人是無用功,用系統論的觀點看,這是在逐漸的改變自己的運氣和環境。天理就是要幫人而且不要求回報,就是我們經常宣傳的「雷鋒精神」。大家可以試著實踐,就可知道其中的奧妙。
一般講,在有危害時或處於危難時,才會感受到別人的幫助是恩惠。這是「恩生於害」的原理。「害生於恩」則是很多人不能注意到得。對別人的幫助和施捨一當成為常態則別人會將之當做是自己理所應當獲得的權利,一旦有所給便或減少則大多數人會心生怨恨。一旦怨恨產生,則很難消除。阿爾巴尼亞就是明顯的例子,經常的給予他們援助,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旦減少或者接濟不周他們就會心生怨恨,反過來產生危害。如果施恩不図報則會建立很好的關係。如我們對於巴基斯坦的援助,沒有什麼附加的條件,而且從來不干預他們國家的內部事務,因此巴基斯坦人認為我們是很好的朋友。對於尼泊爾我們採取的也是同樣的政策,結果尼泊爾人大多認為中國人好。他們大都認為印度人幫助人都需要代價,因此產生對於印度人的不滿。本來印度在文化與習俗上與尼泊爾有更多相似的地方,但因為施恩圖報的做法讓尼泊爾人反感,其對尼泊爾的影響力很難超過中國,特別是在對尼泊爾施加影響之後(對尼泊爾進行經濟封鎖)。
有很多的人施恩則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其結果是必然產生齷齪和怨恨,導致「恩害」關係的轉化。很多好朋友後來相互陷害防備就是沒有處理好「恩害」關係。
是施恩人如果沒有要求被幫助之人回報的心態則不會產生對於被幫助人的行為要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因為自己幫助過別人就要求別人聽從自己的話或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辦事,一兩回要求可以達到目的,但長時間的要求則會導致別人的極度反感。因此產生忘恩負義之行為。事實上,施恩就應該不圖報。因為天之德、地之德對於人類都無比之大,可是天地從來沒有要求回報,這是德的基本功能。「德莫大於生生」維持或給予其他生命的生機是最大的德行。對於幫助別人度過難關則沒有什麼可炫耀的,也不必認為別人一定要回報。這樣就可以迴避因恩生害。
所謂的「功高震主」就是「因功生害」的例子。很多的功臣自以為對於建立國家或者建立企業有很大的功勞,因此居功自傲。處處顯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其結果是為自己招來不幸。不是老闆沒看到或忘了自己的功績,而是自己做事不當導致老闆或合伙人的反感。
如果自己不居功或者不認為自己對別人有恩,那麼人在處理很多的人際關係上都會得心應手,可以避免因恩生害。在處理國際關係上也一樣。大事小事都是同樣的道理。
五、賊神
神:會意。從示申。「申」是天空中閃電形,古人以為閃電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故稱之為神。也就是說,客觀世界有些危害時很難覺察很判斷得到的,因此稱為「賊神」。
「人知其神之神,而不知其神之不神也」。字面解釋:人們知道天理神奇的地方,卻不知道天道看不出神奇之處的神奇。
講解:狂風暴雨、風調雨順這些都是大自然神奇的地方,人們容易認識到。而「盛極而衰」「滿則損」「損有餘補不足」等等天理,卻沒有很多人可以認識到。
通俗點講,就是「盛極而衰」、「損有餘補不足」的天理。為什麼大陸的首富都要倒霉,而香港首富李嘉誠就不會?
這是因為各人對於天理的理解不同。大陸首富大都考究生活,自認為自己能力超群了不起。而李嘉誠則不同。認為發財是上天的恩賜,幫助別人是人的本分。而且其最根本的生活態度沒變,一直保持勤儉,穿破衣服。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皇帝要穿破衣服,那是高人指點。處於盛極的時候,衰敗就要來了。因此行為和生活細節上就要注意,穿破衣服,用舊物件實際上就是在避免到達盛極的頂點,也就是避免衰敗。「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講的就是公平這樣的天理。」李嘉誠諸多捐贈,幫助的人又許許多多,這樣的人當然天會讓其順利發財,但其子的行為則難免破敗。
「賊神」是很難防範的,因為人對於客觀時間誒的認識有限,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大潰敗」。因此有危機心理是防備「賊神」的最好辦法。時常有危機感,不能認為自己怎樣都不會發生悲劇。世事難料,這就是「賊神」!其實認識「賊神」也很容易,知道天理就是「盛極而衰」、「損有餘補不足」,就足夠了。當自己處於頂峰時要前往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處事,不要讓自己過於「盛」不要達至那馬上要朝衰敗轉化的變質頂點。
賊神為鬼谷子最為推崇。(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窮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陰符經七術》)。
鬼谷子將「神」之妙運用於日常生活,他秉承傳統的中國文化觀點,認為人是天地交合而生,因此人也具有天地的特質。人之命來源於氣,故命得長短在於氣。統帥心氣者為心,心有術則氣一(意指將生命所需的各類氣統一化合)。如果能夠心境平和,化合五氣,則人的智慧會大增,可以感知別人的想法(此乃神技,但確有其事。氣功修鍊者偶爾會有感知別人想法的事出現。像李洪志這樣的人就是純粹的騙子!如果他真是得道之人,怎麼還會如此的無恥?怎麼會反對自己國家、欺騙別人自焚?怎麼會如此熱衷於世俗事務?)大德高僧往往在自我修鍊多時後會出現感知功能,可以知前塵後事。這就是神,也是鬼谷子追求的「技術」。
林林總總,說了很多的「五賊」觀感,但總有說不盡的感覺。因此人要避免「五賊」之害很是困難。但有一捷徑,那就是遵守道德規範,多幫助人。只要守道德,就不會有什麼飛來橫禍。整個世界是一個系統,相互間是互相影響的,「蝴蝶的翅膀」只是其一個很片面的學說,只有遵守道德才可讓自己順利和避免災禍。幫助人是令自己的環境變好,一切事務都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相互影響,多幫助人就是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讓自己的生存環境有更多的正面信息回饋。不管國家也好個人也好,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相互作用的反饋系統。大家要明白講道德、幫助人是自利的行為!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