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作為國內首家銀行博物館博物館,銀博館藏文物門類齊全、數量眾多、珍惜罕有。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距離今年2月上海市銀行博物館暨金融博物館(簡稱「銀博」)從浦東遷入浦西新址,已經半年過去。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最新了解到,自開放以來,銀博新館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共計接待各類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觀約20000人次,目前平均每個開館日接待約200人,最高紀錄約為600人。


在這20000人次已經參觀過的人里,有沒有你?如果還沒有去,不妨跟著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探訪銀博新館的腳步,一睹中國銀行和金融業百年輝煌發展歷史。


新館坐落於復興中路301號,展覽面積近4000平方米,是原址1200平方米的3倍多,展出的各類珍貴金融歷史文物也從3000餘件增至5000餘件。


展館主體分為四層,從匯通天下、西風東漸,中國傳統信用機構和近代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興起;到歲月流金、曲折前行,華資金融機構的興起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金融業;再到勵精圖治、海納百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金融業,銀博分三大板塊展現了中國銀行業百年的風雲變幻與滄桑變遷。

作為國內首家銀行博物館博物館,銀博館藏文物門類齊全、數量眾多、珍惜罕有。藏品涵蓋了中國歷代貨幣和銀行業相關的各類票據、機器、用具、刊物、書畫、禮品等,3萬餘件展品當中有近千件文物是目前存世的孤品和極為罕見的珍品。


例如這台「國民牌」記賬機,就是目前僅剩的最後一台。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眾所周知,中國長期以來以算盤為主要計算工具,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一些大銀行開始引進先進的記賬工具——記賬機,來替代手工操作。該記賬機為美國二十年代國民現金收印公司生產,能直接計算列印,既準確又減少操作環節,一直沿用到20世紀80年代初,該記賬機現為存世孤品。

更為珍貴的,當屬中國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六大珍」——整整60張當中最難湊齊的6張,現在已經每張價值達到幾十甚至上百萬元。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據估算,第一套人民幣有一半品種在1000張以內,最少的僅在100張左右,因此當今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幣,全世界不超過100套。其中,壹萬元面值的「牧馬圖」、伍仟元面值的「蒙古包」和伍佰元面值的「瞻德城」是最為稀少的前三位,品相較好的更是鳳毛麟角,尤其是「牧馬圖」,品相達9成的不超過6枚,成為當之無愧的「票王」,被譽為「人民幣至尊」。


還有一張60億元面值的「巨額」鈔票。國民黨統治時期,為了應付通貨膨脹的被動局面,國民政府不斷發行大額鈔票,十萬、百萬等大面額紙幣層出不窮,其中面額最大的當屬這張。面額雖高,但摺合金圓券1萬元的這枚紙幣,在1949年的上海,購買力卻極其低下,僅能買到70餘粒大米。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作為「鎮館之寶」,美國鈔票公司鋼雕刻版和紙幣樣本看上去其貌不揚,但走進細細端詳,才會發現鋼板上精密細緻的紋理。1905年到1949年之間,美國鈔票公司為中國印製所有紙幣的鋼雕刻版和紙幣樣本,其中包括鈔版800餘塊、紙幣正反面樣張1113枚,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與舊館相比,新館展覽空間更大、展線更長、展品更精、功能更全。展覽通過多處大型的場景復原、雕塑、繪畫等藝術品道具的創作,生動營造當時環境,通過最新多媒體技術,增強了互動性和趣味性,例如微縮版的晚清上海小東門動態畫屏,行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重現商貿繁盛鏡像。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置身於銀行博物館,彷彿走進時間隧道。館內展現了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形態,包括銀號、錢莊、票號、當鋪等,復原了當時錢莊的場景,例如下圖就是一個客戶於櫃檯內的掌柜交談,後面還有一位賬房先生正襟危坐。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除此之外,中國第一家華資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大樓模型也陳列其中。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由督辦全國鐵路事務大臣盛宣懷奏准清廷後,於清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成立。該大樓位於外灘6號,建於1906年,由英國人建造。外觀為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裝飾上很有歐洲宗教建築色彩,精巧絕倫。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個駐中國的美國士兵用金圓券點燃香煙的畫面,還原了一幅真實的新聞照片,可見惡性通貨膨脹導致的種種怪像。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除了深厚的歷史沉澱,這還是一座充滿趣味性的博物館。比如,外資銀行展區集納了數百隻民國時期銀行贈送儲戶的儲蓄罐,其中有生肖、香爐、財神、郵筒、房屋等各式造型,構成一面「儉」字造型的儲蓄罐陳列牆。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同樣生動的,還有反映新中國金融業的展牆。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全國掀起鼓勵居民儲蓄的風潮。十幾幅上世紀80年代銀行鼓勵居民儲蓄的海報,有打油詩、有宣傳畫,通俗直白、妙趣橫生。

大開眼界!銀行博物館裡這些孤品珍品你還沒見過吧?



當年儲蓄的利息相當可觀,存上幾年就可以買幾個大件。其中宣傳定期存款的海報上寫著:青年同志們,您若想籌備一筆必要的結婚費用或購置一套實用傢具,最實際的辦法是每月存儲20元,五年到期積資1419.60元。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還了解到,目前,銀行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已經正式上線,內容涵蓋博物館概況介紹、展館和精品信息、掃二維碼聽講解、金融歷史文化專欄文章推送以及各類互動服務,以滿足不同觀眾的個性化需求。銀行博物館館長沈立強表示,未來,銀博將繼續致力於打造「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行業博物館,進一步從文物典藏、學術研究、宣傳教育、文化創意等各方面推進工作,同時,重點從傳承文化、推廣形象、打造品牌、促進公益等方面為切入,更好地服務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觀察 的精彩文章:

大腦、血液、五臟六腑,人體器官都能人工製造?
歷史文學典章記載中的人虎關係
中國為什麼拍不出好的科幻電影
太空垃圾能否被清除
紅旗文稿:皮凱蒂為何能走進美國《總統經濟報告》

TAG:上海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雙色相生、稀世孤品,這種極品紅白料有錢也買不到!
慈禧墓稀世珍寶:貼身之物世界孤品,盜賊洗墓都不要,今完好如新
一把孤品「昆吾劍」,花紋美呆,你認識這是什麼花紋嗎?
这个网红开了家放满昂贵孤品的店,竟然敢只用一根树枝来锁门
他開了家放滿昂貴孤品的店,卻敢用一根樹枝來鎖門,因為這人就不把錢當回事啊
台北故宮亮天價孤品,各大博物館都有啥壓箱底的寶貝?
銅幣孤品一枚難求,看看你手裡有沒有
「審美low」的乾隆帝竟是它的腦殘粉?可這件傳世孤品卻被他當作貓食盆……
除了翠玉白菜,蔣介石帶走多少珍寶?每一件都絕世孤品,價值連城
玩家收藏俄料引人羨慕,玩友看後直呼「絕世孤品」!
一把孤品「昆吾劍」圖賞,花紋美呆!
都是傳世孤品!——曹操,張飛,諸葛亮的書法!
手工打造,每一件都是孤品!
世界僅此一枚的孤品腕錶
你所不了解的咸豐重寶陝十孤品真正的價值!
稀世孤品咸豐元寶當百大錢
孤品大集合!5瓣7瓣大金剛菩提子,土豪產物,你是土豪嗎?
那個年代的連環畫,任何一張都是「孤品」!
最好從經典器形入手 勿迷信「傳世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