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李黨生

採訪李娟


編輯楊璐


《賽先生》:Cell Research(以下簡稱CR)創刊於1990年,至今已有26年的出版歷史。自從您2006年回國擔任該刊常務副主編以來,最近十年間貴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逐步發展為生命科學領域備受矚目的國際學術期刊。最近湯森路透公布的2016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CR的影響因子由十年前的2攀升為近15,此成績定來之不易,對此您有什麼感想?


李黨生:CR的影響因子從2006年的2.161上升到今年的14.812,確實是一段令人感慨萬千的歷程。CR這一路成長上來歷盡千辛萬苦,影響因子相繼越過5、10,在超過了EMBO Journal和PNAS之後,今年又超過了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和Molecular Cell,不斷取得我國科技期刊的歷史性突破。在今年SCI收錄的國際生化、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的423種期刊中,CR目前的影響因子排名為第10位,其學術水平已與Nature子刊、Cell子刊接近或相當,位居世界傑出學術期刊行列,實現了中國學術期刊界及廣大科學家們多年的夢想。我們認為CR的成績對於中國學術界而言,意味著我們終於有了自己掌握學術話語權的高端平台,讓中國科學家(包括海外華人科學家)在同國際同行的競爭當中能有一個保證公平公正的機會。同時,CR的成功本身也是期刊發展與中國科學發展互動共贏的一個範例,CR在其自身的成長過程中也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生命科學的發展, 並必將繼續在促進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專業科學編輯隊伍


保證期刊穩步成長


《賽先生》:學術期刊的成長與優秀稿源和傳播平台息息相關。2006年開始,CR與Nature出版集團合作,這是貴刊發展征途中里程碑式的標誌。十年間,貴刊是如何調整發展策略以保證期刊影響力穩步上升的?貴刊的管理制度與Nature,、Science或者您之前就職過的Cell有何異同?


李黨生:這些年,期刊的影響力穩步上升,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採用了以人才戰略為核心的發展策略。2006年,裴鋼院士接任CR主編,我本人也是在2006年回國,擔任CR的常務副主編(之前我在Cell任Associate Editor),全面負責期刊的學術工作。我們當時給CR制定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是要朝國際一流期刊的水平衝擊,這意味著必須不斷提高刊出文章的學術水平,因此必須採取專業的職業編輯方式。我們採取了類似於Cell、Nature的專業科學編輯負責制的運作方式,首先著手於培養和鍛煉一支適應高端期刊發展需求的專業科學編輯隊伍


從2006年至今,我們CR團隊已陸續培養了12名專業科學編輯,其中包括4位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博士後,同時我本人也在CR指導科技期刊的博士後工作。目前,CR的在崗科學編輯全部為博士學歷,具有較強的生命科學領域相關專業背景知識。團隊中有兩位海外留學歸國的博士後:一位是2010年引進的胡芳芳博士,她畢業於北京大學,1999年赴美留學,2006年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另一位是2012年加盟的汪劼博士,她2010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博士培養期間通過Ph.D交換學生項目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進行博士論文的部分科研工作,此後繼續在美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5年4月,CR還引進了在挪威薩爾斯海洋分子生物學國際研究所從事了8年獨立科研(課題組長)工作的江滌研究員(美國公民)加入團隊。江滌於1998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此後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做了7年博士後工作。在挪威工作期間,江滌曾作為通訊作者在PNAS、PLOSBiology等權威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並指導博士生和博士後從事科研工作。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支專業編輯團隊,我們才能為作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而優質服務、追求卓越則是我們一貫秉持的辦刊理念。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Cell Research專業的職業編輯隊伍。(供圖:李黨生)


為了更好地吸引高水平的研究論文,我們拓展建立了論文發表的「綠色通道」和「快速通道」,旨在為國內外優秀的原創論文,以及在國外期刊評審時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優秀論文提供快速審理服務。要能做到這一點,必須有幾個重要的基礎條件:即專業編輯團隊的研究背景和編輯經驗,期刊在科學家中間樹立起來的良好聲譽,以及期刊編輯與科學家之間長期良好互動而贏得的廣大科學家的信任、支持與協助。通過這兩個通道,近年來CR發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創新性的原創成果,學術水平相當於Nature、Cell子刊甚至是Nature和Cell發表的文章,有效地保障了我國科學家的話語權,同時也為推動我國生命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對於這些論文,我們可以提供優質快速的審稿服務,最快72小時就可將審稿意見返回給作者,論文經過一定的修改就可以在CR上快速發表。「綠色通道」是指當作者的文章在國外權威期刊審稿當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審稿後要求大修或者退稿時,若作者修改有困難,作者可以將該權威期刊的審稿意見及其稿件一併發給CR,CR的專業編輯團隊可以根據已有的審稿意見給作者快速答覆,或者小修,或者重新送審。「快速通道」是指由於某領域科學研究的競爭太激烈,作者希望能率先發表,但該文章未在其它刊物送審過,這種情況更加考驗編輯的獨立判斷能力。同時一旦決定送審,還要能夠請到科學家幫忙快速審稿,難度相當大。由於CR培養了一支優秀的編輯團隊,因此這樣的文章也發表了不少。比如2013年浙江大學的一名教授投給我們一篇有關中國鱷魚基因組研究的文章,由於國外有類似的其它鱷魚基因組研究的文章也在送審過程之中,所以他要求我們能夠加快審稿速度,同時他提出了要迴避34個審稿專家和32家科研機構,這是非常罕見的要求。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了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使他的文章比競爭對手提前發表。另一個例子是最近大家關注的一個熱點--寨卡病毒研究。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所的羅振革研究員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秦成峰研究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寨卡病毒的垂直傳播以及對子代動物腦發育影響的研究論文於4月24日投到CR,4月27日即審畢返還作者審稿意見,作者的修回稿於5月2日被正式接受,5月13日在線發表;同一星期上網的類似工作發表在Nature和Cell Stem Cell上,這樣快速高效的審稿服務在很多其他刊物是很難做到的。

由於CR提供了這種獨特的優質服務,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會主動將文章發給我們,詢問是否能夠使用這種服務,甚至連牛人老外也主動找到我們。比如我們5月31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關於乳腺癌的研究論文發現目前臨床上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的一種抑制RANKL/RANK信號轉導的藥物,對於因BRCA1基因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乳腺癌具有預防作用,提示了一種避免乳腺切除的新的預防方案。該項研究的通訊作者是奧地利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IMBA)的Josef M Penninger教授以及美國馬里蘭大學的Laundette P Jones教授,前者是國際著名學者,其以通訊作者身份僅在Cell、 Nature、 Science(CNS)三大期刊上就發表了30篇論文。這篇文章通過「綠色通道」於5月25日接受,因為有激烈的同行競爭,作者強烈要求能儘快發表,我們盡了最大努力,最終文章於5月31日即在線發表,其競爭對手的文章於6月20日才在Nature Medicine上發表出來。


如前所述,CNS都採用專業的職業科學編輯模式,而我們的模式應該更接近Nature和Cell。我們的稿件完全由科學編輯負責,從初審、修回到最後接受,不需要諮詢編委會。至於管理制度,很顯然Nature和Cell是純粹的商業模式,Science則多些「國家」的成分。CR是中國國有刊物,管理體系上肯定不同於CNS。但從小的方面來說,比如編輯部內部的管理,我們還是相當簡單的。科學編輯們各司其職,編輯部主任負責刊物的日常運作,工作上對我負責就可以,我則要向主編和主辦單位負責。我很高興我們編輯部的工作氛圍非常好,大家在一起工作非常愉快,我想這也是我們能穩定一支卓越編輯團隊的重要因素吧!其實現在不少國外刊物已經把編輯部設在中國了,比如離我們不遠就有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編輯部。


打造「強刊+大刊」


做大做強中國科技期刊

《賽先生》:近十年來,隨著國家對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最近提出創新戰略政策的大環境下,回國工作的國際頂尖華人科學家越來越多。這些因素肯定對CR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具體來說是怎樣的?您的體會如何?您認為未來國內生命科學研究的發展走向如何?


李黨生:你說得沒錯,近十年隨著國家對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大力支持,有大批海外留學的科學家回國尋求發展,這對於國內生命科學整體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也擴大了我國生命科學共同體的規模。人才的引進同時還帶回一些國外科研管理、協作和創新上的比較成熟的經驗,對於改變國內的科研環境肯定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些對於CR的發展當然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國家加大對於生命科學領域的投入會產生更多好的研究項目,必然會產出更多的優秀論文,而我們期刊的騰飛離不開這些好的文章。其次,大批回國的科學家很多都曾師從海外一些重量級的科學泰斗,這些科學家在海外科學社團中有很強的影響力,通過這些「海歸」的牽線搭橋,可以幫助我們引見這些學界牛人,對於擴大期刊的海外影響力非常有幫助。


未來國內生命科學研究的發展走向這個話題實在太大,回答起來頭緒太多了,簡而言之一句話:我們充滿期待!


《賽先生》:CR未來五年的目標是什麼?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李黨生:正如前面提到的,CR已進入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傑出優秀期刊的行列。對我們而言,這個行列目前主要的競爭刊物有3本,分別是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和Nature Cell Biology,因為這三本刊物覆蓋的範圍同CR基本一致。我們未來五年的目標就是要和這三本刊物形成有效競爭的態勢,即要真正成為作者心目中可以和它們相比較的刊物甚或是比較之後作者優先選擇的刊物。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個有相當難度的目標。眾所周知,這三本刊物是Nature和Cell的子刊,其背後都依託其母刊強大的品牌效應,而且它們在高水平層次上運作的時間遠遠長於我們,在科學家中已是深入人心了,要想「撼動」它們的地位並非易事。Nature Cell Biology和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一年發文約在130篇左右,Molecular Cell一年發文約300篇,類似水平的Nature和Cell的專業子刊還有很多本;而CR是一本廣譜的期刊,因此我們還是有不少稿件可以爭取的,但是要從國外科學家那裡爭取到高質量的稿件還是很困難的,這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CR的定位是國際傑出優秀期刊,必須通過我們和廣大科學家朋友們的共同努力,逐步贏得國際科學共同體更為廣泛的認可,這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賽先生》:作為中國第一本廣譜的生命科學類開放獲取期刊,CR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細胞發現》)已經於去年開始發行,其定位方向、管理制度以及編審組成員與CR有何異同?創刊伊始,國內外科學家對此的評價如何?


李黨生:Cell Discovery於去年4月底正式上線發布文章,到目前為止運行良好,已經被PubMed收錄。伴隨CR學術水平的不斷提高,CR的門檻也相應提高了,有不少被CR退稿的論文實際上也是相當不錯的研究工作,因而是值得發表的,因此我們覺得需要有一個平台提供給這些稿件,這也是我們創辦Cell Discovery的初衷。我們創辦CellDiscovery,其定位就是要打造一個範圍與CR類似甚至更為廣泛,但學術水平要求比CR略低一點的期刊平台,通過開放獲取(Open access ,OA)的方式以增加其傳播的便利度,最大程度地傳播科研成果。當然我們並不想步某些低端OA期刊的後塵,因此我們設定Cell Discovery接受標準的下線是不低於其發表文章所在領域國際權威學會雜誌的水平。我們將藉助我們打造CR所積累的經驗、品牌和人脈,並秉持優質服務、追求卓越的辦刊理念來打造Cell Discovery。其編委在CR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些適當的調整,運作模式依然採用職業科學編輯的方式。我們希望CR和Cell Discovery能夠形成「一本強刊+一本大刊」的創新發展模式,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真正將我們的科技期刊出版做大做強;同時這種模式若可以複製到其他各個學科,就能有望形成強大的科技期刊集群,規避我們在科技期刊出版上的後發弱勢,實現我國科技期刊的彎道超車。


創刊伊始,科學家們對於Cell Discovery的評價相當不錯,他們對於這本新刊的支持也讓我們感到莫大的鼓舞!我們當初設定的接受標準是不低於其發表文章所在領域國際權威學會雜誌的水平,實際上Cell Discovery發表的文章質量要明顯好於這個標準,其中有不少接近於PNAS的水平。而且文章的開放獲取費用是由作者支付的,這在國內新創刊物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通常,國內的新創刊物在還沒有被資料庫收錄之前,前幾年的OA費用都由刊物的主辦單位支付,一般要等到被資料庫收錄有了影響因子之後,才轉換成作者付費。Cell Discovery之所以能做到開門大吉,正是因為我們已經成功打造了CR,因此科學家們相信我們也能做好Cell Discovery。這從Cell Discovery目前發文作者的構成也可見一斑:大約80%來自中國和美國,而這其中中國作者佔到一半。在Cell Discovery還處在「一窮二白」的狀況下,能有這麼多中國作者捧場,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我們的科學家並不是唯影響因子論,他們其實是看中刊物的品牌和內涵的。只要我們能做出好的期刊,好的文章會「回歸」的。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Cell Research雜誌2016年8月刊封面(圖片來源:Cell Research)


PrePrint不經同行評議


體系仍不成熟


《賽先生》:最近SCI易主,ASM(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SCI在中國也是經歷了從默默無聞到成為科研評價的主要標準的變遷。您從期刊主編的角度對於SCI以及科研評價有什麼想法?


李黨生:SCI易主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本來SCI也是幾年前才易主到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所以其易主只是正常的商業活動和商業行為,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ASM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響因子,這是他們的權利,也很正常。本身進入SCI需要申請,同時SCI所收錄的期刊也只佔全部期刊的一小部分。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它是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同時,SCI也增加了5年影響因子等一些指標用以完善期刊評價。總體來說,影響因子在用於評價同一或相近領域的期刊時還是比較有用的一個客觀指標。雖有不少機構試圖推出新的指標來替代影響因子,但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比影響因子更為廣泛接受的評價指標。


我們認為對於中國科技期刊來說,或者說對於那些想追求卓越的後發期刊來說,有影響因子比沒有影響因子要更好一些,否則整個國際科技期刊界就被那些先發的「權威期刊」把持了,換句話說,這個學術話語權恐怕就一直被他們掌控了。任何規則都有缺陷,但沒規則肯定更為混亂。如同現行高考制度,一直都被人詬病,但取消高考可行嗎?至於科研評價,影響因子本來的目的就不是用來評價科研工作的,因此科研評價中濫用影響因子當然是不當的。這個過錯應該不在影響因子本身,而在科研評價者自身。理想地說,科研評價應該看且只應該看科研工作本身,看它的創新性、嚴謹性、系統性、對領域的貢獻、及對對我們人類知識增長的貢獻等等。那麼如何組織這樣的評價,這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賽先生》:最近,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Ron Vale教授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在力推生物學的PrePrint體系,您對此有何評論?這是否會對傳統期刊造成影響?CR或者NPG(Nature Publishing Group)是否有應對措施?CR是否支持preprint?


李黨生:arXiv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能源部的資助下,由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於1991年8月建立的電子預印本文獻庫。它是一個涉及物理、數學、非線性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e-print服務平台,其內容遵循康奈爾大學的學科標準。物理學家、數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經常在論文正式出版之前就在arXiv.org等預印本網站上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2013年11月,非營利機構美國冷泉港實驗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啟動了BioRxiv,旨在將BioRxiv打造成為生物學家專有的預印本文獻庫。Ron Vale教授力推的就是這個。這些PrePrint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速研究成果的傳播,並讓科學家在論文的正式同行評審開始之前,通過PrePrint這一渠道獲得其他人對於論文的反饋。


從這裡可以發現,PrePrint體系和學術期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沒有經過同行評議(論文發表時間上的拖沓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同行評審而產生的,包括審稿本身的時間,對於生命科學的論文來說更為主要是的修改文章增補實驗的時間)。這個區別應該說是與學術期刊相比較而言的,而不僅僅是與傳統期刊相比較(傳統期刊通常指紙版印刷的期刊)。學術期刊,不論是傳統的紙版期刊,還是現在興起的電子網刊,都是要經過同行評審的。同行評審也是一個飽受詬病的過程,但我們認為它是學術論文發表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質量控制環節。通過同行評審可以發現實驗數據鏈和論文邏輯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對於研究成果的發表起到了篩選過濾和質量控制的作用,正如我們常說的「玉不琢不成器」!CR採用的是專業的職業科學編輯體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校正同行評審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比如過度要求增加實驗、拖延時間等。而PrePrint體系發表的文章由於未經同行評審,其可靠度值得商榷,而且現今網路極度發達,不通過評審發表文章就如同發微信一樣,雖然很方便但真假難辯,會不會造成信息「太濫」的情形?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體系並不會對學術期刊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那就是研究論文如果通過PrePrint平台預先發表,會得到一個doi號,其目的是方便大家引用;如果這篇論文最終通過同行評審在某一本學術期刊上發表,還會獲得該刊的一個doi號。這樣會產生一定的問題:首先,由於PrePrint的文章預先發表,會分流掉部分引用;其次,待兩篇文章都可以引用之後,到底引用哪一篇才對呢?如果承認PrePrint也是正式發表,那豈不是一稿兩發?如果不承認其為正式發表,引用又有何價值?諸如此類的問題,目前尚不清楚該如何妥善解決。


我們認為就目前而言,沒有哪一家出版社會出台什麼應對措施,更多的是持一種開放的態度。首先,PrePrint體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速研究成果的傳播,並讓科學家在論文的正式同行評審開始之前,通過PrePrint這一渠道獲得其他人對於論文的反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並非是正式發表,既然並非正式發表,期刊就沒有權力干涉,更談不上應對。就CR來說,我們也不干涉,這是作者的自由。我們不是很清楚arXiv的運行體系,但對於生命科學許多競爭激烈的領域來說,有一個客觀存在的風險是,如果作者把論文在PrePrint上「貼出來」之後,沒有儘快正式投稿發表,那麼有可能促使其競爭對手作出搶先投稿的決定,最後造成研究成果被競爭對手搶先正式發表的後果。這種情況如何應對,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結語


此時此刻,我們想到的更多是感謝。感謝一直以來給予我們支持的各級主管、主辦、承辦單位,也感謝給予我們期刊項目資助的各級單位;我們還要感謝CR的歷屆編委及熱心幫助過我們的科學家朋友們,尤其是近十年來對於CR學術水平的提升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最後我們也要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自然出版集團。


在此也呼籲廣大科學家朋友們,請您支持我們,在您的學術朋友圈特別是國際學術朋友圈中幫助宣傳我們期刊,因為CR的事也就是您自己的事!


投稿、授權等請聯繫:iscientists@126.com

Cell Research:打造國際傑出期刊——訪李黨生



賽先生由百人傳媒投資和創辦,文小剛、劉克峰、顏寧三位國際著名科學家擔任主編,告訴你正在發生的科學。上帝忘了給我們翅膀,於是,科學家帶領我們飛翔。


微信號:iscientists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先生 的精彩文章:

Science:冷原子,一把打開量子寶庫的鑰匙
Cell Research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從事科學編輯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Nature最新研究:會傳染的癌細胞?
愛因斯坦、「民科」曼德爾和引力透鏡的故事

TAG:賽先生 |

您可能感興趣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期刊:副劍齒虎化石研究取得新進展
Genome Biology期刊投稿Q
Genome Biology期刊投稿Q&A
Ian Connor登上《Vogue Italy》最新期刊
水稻圖位克隆只能發國際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了?
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發表論文的幾點心得體會
喜大普奔,與Genome Biology 期刊編輯面對面
國外期刊設計欣賞IL-Istruzioni per l uso附:信息圖表/插圖/漫畫
我校曾建國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Plant 上發表「全基因組視野下揭示博落回中異喹啉生物鹼合成代謝」
Nature Research開放獲取3本新期刊,走高質量精選路線
Nano Research高被引特色文章簡讀及期刊簡介
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執行副總裁Jamie Hutchins:談IOPP與學術期刊發展
從Oncotarget期刊不再被MEDLINE檢索說開去!
海智專家嚴晉躍任主編的Applied Energy期刊屢獲殊榮
何奔教授ESC公布EARLY-MYO-I研究,先溶栓後介入治療STEMI安全有效,同期刊發Circulation雜誌
再中!時隔一月,劉江岩博士又一篇論文被《Applied Energy》期刊錄用
Science 等期刊一周論文導讀
联手顶级期刊Science!这家巨头公司新设“再生医学与细胞治疗”大奖
Nature期刊:腸道的免疫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