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雲嶺名醫」特別報道之二
都市時報記者王柔 李文璟文 謝瑞圖
編前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雲南省衛生計生系統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精神,從2014年開始實施「雲嶺名醫」培養工程,計劃到2020年培養造就100名政治素質好、醫術水平居全國前列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2014至2015年間,昆明市共有6位專家獲此殊榮。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療的主要方式
如果可以選擇,你是希望在患病之後再求醫,還是從一開始就將疾病拒之門外?
「與其在洪水到來時想著怎麼治理,不如在上游先把河堤修好。」從醫32年來,冮順奎「修理」著無數人的「健康河堤」,踐行著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的中醫理念,成為昆明市中醫治未病的第一人。
△近幾年,很多年輕人也開始嘗試針灸、火罐等中醫治療項目
2009年成立雲南省最早的治未病科
「治未病」的理念在中國傳承已久,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聖人不治以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不但擅長治病,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
冮順奎在他2015年1月出版的《中醫治未病知識讀本》一書中這樣寫到:「治未病是通過治理調養體質,增強個人抗病能力,防患於未然,在醫生的幫助下找到少生病,不生病的方法;以及患了疾病後延緩發展、防止和延緩併發症發生、改變疾病轉歸、防止及延緩不良事件的發生;還包括疾病康復後防止複發。」總結說來就是12個字——「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
△古老的中醫理念開始以新的生命在國內紮根並茁壯成長
然而,治未病科卻是一個年輕的科室。2008年4月,全國啟動治未病科工程,這個古老的中醫理念開始以新的生命在國內紮根並茁壯成長。2009年,昆明市中醫醫院成立了雲南省最早的治未病科,2010年,冮順奎接手這一科室,並且不斷探索治未病學科的發展方向。
其實,冮順奎從醫已有32年。前26年,冮順奎供職於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並在當地小有名氣,很多患者慕名而來,並且成為他的「忠實病友」。其中有一位現年70多歲的老人,在他50歲左右就開始找冮順奎看病。2010年,冮順奎調至昆明市中醫醫院,老人在昭通找不到冮醫生,急得手足無措。後來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得知冮醫生新的工作單位。現在,老人每次看病都要從昭通趕到昆明,老人說:「雖然路途遠,但是這麼多年了,只相信冮醫生,找他看了我才能放心。」而像老人這樣多年來一直找冮順奎看病的患者,並不在少數。
△很多患者都是20多年的患友
通過調理體質來控制慢病
在治未病學科中,健康管理是重要的一個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疾病譜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很多傳染病得到了控制,但是諸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腦血管病、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卻成為了威脅人類最主要的病種。
冮順奎表示,在能夠導致死亡的疾病當中,慢病佔了85%。然而,慢病是一個多因素、長期積累的疾病,並且無法治癒。「雖然慢病是治不好的,但是慢病卻可以管理好。」慢病的防治與管理也成為了「治未病」學科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冮順奎的主要工作之一。
家住北市區的一位老人,多年前因患冠心病,在另一家醫院放了支架,可術後沒過過久,就出現了心衰的跡象。「當時進了好幾次醫院,住院時病情有所恢復,但一出院就又不行了。」老人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到最後已夜不能寐。後來,老人開始嘗試著中醫調理,並且找到了冮順奎。經過冮順奎一段時間的調理和治療後,老人的癥狀基本消失了,身體也一天天硬朗起來。現在,不僅老人定期找冮順奎調理身體,他的家人也會定期到治未病科「報到」,通過全身的調理,大家都覺得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也沒有以前那麼容易生病了。
△冮順奎始終堅信中藥處方應開「小方」
口口相傳的好名聲吸引眾多患者慕名而來
因為治未病的包羅萬象,冮順奎所接診的患者並不局限於某單一病種。在護師陳革妃看來,冮順奎就是「一個全能人才」。在他的門診病人中,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婦科疾病患者、肝臟疾病患者、抑鬱症患者,也有一些疑難雜症的患者。
來自會澤的張先生十多年前患上了一種「怪病」,他的腳趾莫名開始一個接一個的潰爛,然後脫落。吃藥、打針甚至切除壞掉的腳趾,各種治療方案都無濟於事。後來,張先生來到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冮順奎用中藥,配合針灸、外敷、中藥泡腳等療法,慢慢的,張先生的腳趾停止潰爛,病情逐漸穩定。
冮順奎說,雖然自己診治的各類疾病看似沒有關聯,但按照治未病的理念,就是通過整體考核,調節各項身體機能,整個身體健康起來,病症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張先生痊癒的消息在當地村子裡不脛而走,後來,村子裡好多人慕名而來。就是靠著這樣口口相傳的好名聲,冮順奎醫生的名聲越來越大,門診量也比最開始的時候翻了幾倍。現在他的病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有不少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患者慕名前來,指定要找冮醫生看病。
而冮順奎所帶領的治未病科也在短短六七年時間裡,從最初科室上下只有一台電腦的困境,到如今成為國家中醫院管理局「中醫預防保健及康復臨床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單位及「中醫預防保健及康復臨床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優撫」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健康管理臨床基地」,擁有紅外線成像掃描儀等高端設備,並率先在全省開展獨具特色的針罐開玄府、冰火兩重灸、燈火灸等傳統療法,科室發展蒸蒸日上。
△對待病人冮順奎耐心、細心,又仁心
他是好醫生也是好老師
評價一名好醫生的標準,除了醫術的精湛,更重要的是醫德是否高尚。
看病時,冮順奎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為了讓患者節省費用,他只開便宜卻有效的葯。「百姓的口碑是最重要的,每位患者心裏面其實都是有桿秤的,葯不貴、又能解決問題,他們就會再來。」
護師陳革妃說,這麼多年,冮順奎從來沒和病人紅過臉,對待病人耐心、細心,又仁心。陳革妃記得,有一次,一位家庭貧困的病人看病後發現錢不夠,冮順奎就拿出自己的醫保卡幫病人付費。
對患者而言,冮順奎是一名好醫生;對學生來說,冮順奎是一名好老師,更是親切的家人。逢年過節,冮順奎都要帶著學生們回家吃飯,親手做飯、包餃子、包粽子給他們吃。「孩子們在外不容易,而且他們都很優秀。」原來,在冮順奎所帶的6名研究生中,有5人都來自省外,擔心他們在外不習慣、會想家,冮順奎不僅擔任了老師的角色:傳道授業,更讓遠離家鄉的學生們,在異地感受到家的溫暖。
「醫者仁心」,陳革妃覺得,冮順奎就是這樣。
△「醫者仁心」對患者而言,冮順奎是一名好醫生
★人物名片
冮順奎,昆明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分會副會長、雲南省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治未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及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雲南省名中醫等稱號。主持及參與省、市級多項科研課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及相關著作,先後多次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並於2016年獲得「雲嶺名醫」稱號。


TAG:搜狐新聞 |
※夕陽留春樹,雲嶺宿天涯
※《高懷雲嶺——范曾八秩之慶藝文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高懷雲嶺——范曾八秩之慶藝文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
※都市時報「雲嶺天使」護士節特別活動溫情起航 感恩陪患者共抗病魔的白衣女神
※廣東省英德市英紅鎮雲嶺水頭洞一直在尋三房外遷下落
※雲南80高齡雲嶺名中醫再收29名年輕弟子
※高懷雲嶺——范曾八秩之慶藝文展7月5日下午3時開幕
※中國雲嶺村幾乎人人習武,高手用點穴功夫瞬間點癱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