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你已經在趕往七夕約會的路上了嗎?「影音新生活」今天在這裡推薦幾首,在七夕約會中不同地點合適用播放的歌曲。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宴會廳/歌舞廳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The Blue Danube),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將該曲被作為保留曲目演出。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這首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詩人卡爾·貝克一首詩的各段最後一行的重複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蘇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下面就帶來3段不同風格的《藍色多瑙河》: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咖啡廳/西餐廳


《夢中的婚禮》法文原名為「MARIAGE D AMOUR」,直譯過來應該是「基於愛情的婚姻」,「愛人的婚禮」這種譯法更接近其本意。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這首曲子是法國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保羅·塞內維爾(Paul De Senneville)和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為理查德·克萊德曼量身定製的,出自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水邊的阿狄麗娜》。


下面就帶來3段不同風格的《夢中的婚禮》: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茶室


《春江花月夜》又稱《夕陽簫鼓》,是中國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期意境深遠,樂音悠長。後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月夜》、《潯陽琵琶》或《潯陽曲》,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寫的是潯陽(今江西九江)江上月夜,歌頌祖國山河之壯美,表現人民熱愛祖國之情。《夕陽簫鼓》的曲名最早見於清代姚燮(1805年—1864年)《今樂考證》。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下面就帶來3段不同風格的《春江花月夜》: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大街小巷


《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慘愛情所感染。《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羅密歐與朱麗葉》齊名。雖然「梁祝」傳說人們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兒,全國究竟有多少種「梁祝」版本。


下面就帶來3段不同風格的《梁祝》: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七夕濃情,歌聲舞影









據中國民俗協會有關人員介紹,全國大約有10多個地方自稱「梁祝」故里,在聯合申報「世遺」的幾處,關於「梁祝」,也是各說各的故事。所以絕對適合在中國各地都能聽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影音新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在恭王府跳起舞來——馮斌「舞影」藝術個展
孫允珠:舞影鄂婷長亭間,幽月輕彈賦愁眠,灼約水芙蓉
詹妮弗勞倫斯夜店跳脫衣舞影片流出,霸氣回應:不會道歉
鹿晗是時代鋒芒正能量標杆歌舞影視全面發展書寫汗瀝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