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將軍,為何過早退出歷史的舞台?
他喜歡白馬,每次出戰均騎白馬,敵人稱之為「白馬將軍」。後來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白馬輕騎兵,被稱之為「白馬義從」。但是這支隊伍卻如流星一閃而過,只因界橋之戰的大意輕敵讓這支曾威震塞外,烏桓見了都避之不及的騎兵走向滅亡。但是東漢末年第一輕騎的美喻,是非它莫屬的。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這支隊伍的創立者-公孫瓚。
公孫瓚(?—199年),字伯珪,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有著貴族的身世,由於其母地位低下,導致自己做不了大官。不過後來硬憑自己的本事,從一個郡中小吏升為中郎將,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公孫瓚靠得不是相貌,靠的是自己的實力。他為人機智善辯,有勇有謀,在當時也算是文武兼備。
說到勇猛,就要說到他以幾十人大戰鮮卑數百人了。一次關塞巡邏,與鮮卑數百人相遇,但是自己身邊才數十人相隨。於是公孫瓚對隨行隊伍說:「如不主動出擊,肯定會被敵軍所殺。」然後策馬帶隊沖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雖倖免於死,自己也損失過半。鮮卑人被震懾,此後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他這種臨危不亂,當機立斷的品質確有大將之風。
說到謀略,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黃巾軍聚眾三十萬,攻打渤海,欲與黑山軍會合。公孫瓚僅率步騎兩萬人就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青州黃巾軍棄輜重,奔走渡河。公孫瓚等他們渡到一半時才出擊,黃巾軍死者數萬,還俘虜七萬餘人,物質無數。此役也使得公孫瓚再次威名大震。當然我們先不說黃巾軍的戰力到底如何,但是就是如此用兵,就不能不說他是一個懂兵法,有謀略之人。
或許正是被之前的勝利沖錯了頭腦,才使得他在與袁紹的冀州爭奪中,有了大意輕敵的表現。初平三年(192年),公孫瓚與袁紹在界橋南二十里擺下陣勢,結果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輕騎被袁紹屬將麹義的強弩所破,最後被袁紹大敗。之後,雙方歷經數戰,最後在兵糧幾乎耗盡的情況下和解。
初平四年(193年),劉虞率兵攻打公孫瓚,不料反被公孫瓚所敗,最後被俘身亡。說到劉虞,他鎮守幽州時為政寬仁,深得百姓和其他部族人心。然而劉虞死後,公孫瓚就盡得幽州。但佔據幽州後,公孫瓚變得殘暴不仁,日益驕矜,不恤百姓。這肯定就給百姓和之前與劉虞交好的人有了太大的反差,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劉虞舊屬及鮮卑、烏丸等兵馬聯合袁紹的攻擊。公孫瓚不敵各方聯兵攻擊,屢戰屢敗,無奈退守易京。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直接把他推向了最終的滅亡。公孫瓚築營壘,又囤積糧谷三百萬斛,只讓自己與妻妾在其中,七歲以上男性均不得入內,疏遠了賓客,更讓謀臣猛將都寒心。由於此後,他再無戰心,亦無鬥志,最終在建安四年(199年),被袁紹計破,自己見再無生機,遂引火自焚。
其實,公孫瓚本威名遠播,勇武才智兼備,只可惜中道性變,更失民心、臣心,以致無法立足於亂世。
※洋槍隊是如何退出歷史舞台的?
※曾經是中國軍隊的必備之物,現在為何退出了歷史舞台?
※漢字是如何退出越南歷史舞台的?
※陳羽凡復出,白百何出軌後為愛退出娛樂圈說的話都忘了?
※讓人聞風喪膽的三棱軍刺,卻又為何會退出歷史的舞台?
※會飛的潛艇,蘇聯的這款武器曾經震驚世界,為何退出歷史舞台?
※大唐戰神李靖為啥過早退出了歷史舞台
※坦克最初登場的時候面臨什麼呢?騎兵又是怎麼退出歷史舞台呢?
※海賊王:青雉退出海軍後,海軍的實力是否變弱了?
※奧巴馬給拜登發勳章,白宮「老基友」也要退出舞台了
※青雉退出海軍後,海軍的實力是否變弱了?
※為救白百何高調退出娛樂圈,卻泄露離婚出軌的禍根正是陳羽凡自己
※《夏至未至》出事了!陳學冬竟因為白敬亭的水軍退出宣傳
※白百何被曝出軌竟是陳羽凡要退出娛樂圈?好兄弟海泉怎麼辦?
※那英宣布退出新歌聲,終於明白曾被好聲音掃地出門的劉歡為何歸來還拿了冠軍了!
※綁腿曾是世界各軍廣大官兵的標配,為何會突然退出軍事舞台?
※白百何前夫陳羽凡,宣布退出娛樂圈後竟又要回歸?這是在把吃瓜群眾耍著玩嗎?
※慣用大刀的中國軍隊,使用過兩款最著名軍刺,緣何退出歷史舞台?
※鄭爽胡彥斌再續前緣,準備退出娛樂圈嫁人,沒鬧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