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中的師徒之道

佛法中的師徒之道

我們從小就經常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或者「師徒如父子」啊,這是社會上自古以來尊師重教的傳統,而佛教之中更是如此,佛教的經典和律典之中,不但強調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而且把成為師徒的條件,以及師徒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師徒之間相互的態度等等,都作了明確清晰的規定。


比如你要成為別人的師父,在佛法上教導別人,那麼首先自己要在戒、定、慧上有所深入,至少在某個方面能夠真正幫助別人。其次呢,還要有硬性的條件,比如你要給居士授皈依,那自己得是受具足戒的比丘,你要剃度別人出家,那你得受戒十年以上,才有資格。


當你成為了別人的師父之後呢,如果你針對的是在家徒眾,那麼只要在佛法上盡心指導就行了,如果面向出家的弟子呢,不但要教他佛法,還得在生活方面給予幫助。所以古代祖師們說,如果師父有法有食,徒弟打也別走;師父有法無食,辛苦也隨師住;師父有食無法,可以禮謝而別;師父無法無食,可以不辭而去。

做師父的教育弟子,也得講究方式方法,這方面的內容很多。舉個簡單的例子,律典中說,如果弟子犯錯了,師父在教誡之前,應該先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生氣,如果自己怒火中燒很可能口出惡言,那麼這個時候就不要開口。應該等自己心平氣和了,然後才可以教誡弟子,哪怕表面上疾言厲色,但內心卻真正的是出於慈悲,真正的是為了弟子改正錯誤。

佛法中的師徒之道



作為弟子呢,對於師父一定是要恭敬謙遜的,經典中常說,學習佛法要把自己當做病人來想,我們的煩惱和疑惑都是病,而佛法是治病的葯,善知識則是能幫我們看病的醫生,所以對於師父一定是要心懷感恩和敬重的,不但要認真學習師父的教導,還要儘力照料師父的飲食起居。

但是,對於師父的尊重卻不能是盲從,對師父的教導還是要善於抉擇。如果師父的言行或者講授的道理明顯違背經律了,那麼作為弟子要好言相勸,甚至苦苦請求師父改正錯誤。如果師父不聽從勸告,或者師父安排自己去做違背戒律的事情,那麼作為弟子,是可以告辭而去,另擇明師的。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應該明白師徒共同的責任是什麼?小而言之,是在佛法上互相增上共同進步,大而言之,則是為了佛教興盛正法久住。所以,師父收徒弟,不能為了名聞利養,不能為了有人幫自己幹活,幫自己打理寺院。徒弟拜師父,也不能為了拜個高僧大德有面子,或者出家了以後有前途。

佛法中的師徒之道



世間的師徒傳授知識和技術,靠著世俗的感情維繫師徒關係,一旦感情淡漠了,甚至有了利益衝突,很容易也就反目成仇了,師父不像師父,徒弟不像徒弟,成為大家的笑柄。佛教中的師徒關係,卻不能這樣,師徒是解脫路上的同行者,這是累世的善緣,特別值得珍惜。

當然了,現在末法時期,確實也有很多不如法的亂象,有不少出家人為了名聞利養,給居士授皈依,隨意剃度出家弟子,而自己卻不能在佛法上教導弟子,這也確實是讓人很無奈的事情。可越是如此,我們更應該慎重的選擇師徒關係,更加珍惜師徒之間的緣分才行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對出家人的稱呼,你知道多少?
如何理解《阿彌陀經》中的「少善根」?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行舍」
如何把《金剛經》運用到生活中?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不放逸」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定亮法師的特殊「師徒緣」之一
師徒反目?火影中那些難忘的師徒之戰
新中國的師徒悍匪,師父帶著徒弟魚肉鄉里號稱南霸天,震動了中央
唐僧師徒的化緣之路
中醫師徒傳承將有法可依
《西遊記》里的沙和尚才是唐僧師徒四人中最聰明的人
故事 |最好的師徒關係,竟是師父拜徒弟為師
唐僧師徒中誰是孫悟空最好的朋友
師徒玩法實力上線《京門風月》今日細品師徒情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火影中五個師徒相殘的故事
圖集-足壇師徒之C羅與弗格森的師徒情
從道法師徒傳承關係,看傳統技藝延續的秘密
教師節:里皮與弟子們的師徒情
仇人何以成師徒:王靈官與薩天師之間的恩怨故事
海賊王里關係最複雜的師徒,鷹眼和索隆
郭德綱師徒反目、中西醫之爭及現代醫學的傳承
中醫是什麼鬼?——師徒相授錄節選(六耳不傳之秘)
火影忍者中的師徒對決,為什麼都是徒弟贏了師父?
唐僧師徒的《西遊記》:四個沒娘孩子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