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要「失傳」的幾個傳統手工行業
如今的生活快捷方便,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很多民間傳統手藝被更加迅速的工業替代了。如今現代化進程中卻正在被邊緣化,傳統的民間文化藝術漸漸被人們遺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些要失傳的傳統手藝。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手工藝正在面臨失傳,而現在的年輕人們越來越少有人去學習這些手藝了。無數珍稀罕見的民俗技藝伴隨著老人的逝去而銷聲匿跡,這一些人類的智慧在歲月的沖洗下離我們生活越來越遠。
圖為:織草鞋的婦人們。草鞋很多人聽過,可是很多沒有穿過,所以如今織草鞋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在中國,草鞋的歷史非常久遠,也是中國人很早的發明,編這個鞋子的材料也比較天然也比較簡單,比如小麥的麥秸,稻草,烏拉草等等,可不要小看這些材料編的鞋子透氣,防滑功能比較好,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勞動用鞋,可不防寒。如今少數的地方也有賣草鞋,部分為工廠化生產出來的,真正的手工編織少之又少。
圖為:鐵匠。鐵匠也是一門非常古老的職業,在還沒有工廠化生產出來年代,從前人們的鋤,鎬,杴,豁子頭,還有古代的兵器等等,都離不開鐵匠。在燒得通紅爐火上,鐵匠們有節奏的一人一錘的干著活。一般由打鐵徒弟手握大鎚進行鍛打,鐵匠師傅左手握鐵鉗翻動鐵料。從前鐵匠們的活做也做不完,如今大部分的鐵製品都是工廠化生產出來的,鐵匠們的活也少了,漸漸地這個行業也越來越少了,鐵匠們也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圖為:手工織布的婦人。手織布的織造工藝極為複雜。形成特有的節奏和韻律,富有藝術魅力。每道工序、每件產品都包含著繁複的勞動,令人嘆為觀止。四匹繒老粗布是一種傳承久遠的純棉手工生態紡織珍品,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有著機織布不可比擬的諸多優越性。不久前,其工藝被列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我國現代化工業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產的布,手工紡紗織布行業正在漸漸萎縮。
圖為:紡棕繩。紡棕繩的材料,是一種叫棕樹的喬木上割下的天然纖維。用這種纖維紡成的棕繩,既牢固又有摩擦力,但現在用的尼龍繩,雖然牢固度不比棕繩差,但滑溜溜的。棕繩,已是難見蹤影了。
圖為:鋸匠。沒有電鋸鋸木板的日子,鄉下人用木板只能由鋸匠來解決。鋸匠的工具通常用一個籃狀工具箱來裝,箱內有銼、潤滑油、墨斗和一把刮刀,還有一長約五尺的鐵鋸,是背在背上的,大大的齒密密地交錯排列.如今後來電鋸出來了再也沒了鋸匠這一職業,鋸匠的活越來越少了,鋸匠的故事也就漸漸被人遺忘了。
圖為:篾匠,篾匠在中國是一門古老的職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用到很多篾制用品,但隨著塑料製品的出現,篾製品幾乎被淘汰。篾匠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隨著塑料製品的出現與普及,木製品和篾製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被淘汰,而與這兩類生活用品息息相關的箍桶匠和篾匠也日漸沒落。
圖為:木匠。木匠也是一種古老的行業。大到高樓建築,小到板凳,都有木匠一斧一鑿精心製作的。在古時沒有什麼塑料製品,從前木匠們要製作我們所知道的門門框框,還要加工木桶,木製器皿等等。但是如今很少見到手工加工的木質日常用品。從古代"班門弄斧"可以看出中國的木工業的發展的悠久和輝煌。在現代社會中他也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木匠從事的行業是很廣泛的,他們不僅可以製作各種傢具,在建築行業、裝飾行業、廣告行業等都離不開木匠。但是現在的社會很多年輕人都不肯吃苦,那些髒的,累的活都沒人願意去做了。而木工是一個得吃苦的技術,這導致了沒有年輕人學習它,導致"技術斷層"的出現。
雖然說生活中很多東西被現代化的東西代替了,可是傳統的魅力是有一種迷離在的,它的位置在人們的心中無法替代。




TAG:旅行指南 |
※實拍:中國即將消失的幾個傳統手工藝
※即將失傳的中國傳統名菜
※那些正在消失的中國傳統木工工具
※傳統手工藝——瀕臨失傳的蓑衣製作
※手工編織 不能遺忘的中國傳統工藝
※紙花中國的傳統文化 手工藝精華不失傳
※扒一拔傳統工藝中即將失傳的手藝
※中國傳統行業圖譜
※傳統手工藝的流失——斗笠製作
※世界各地即將消失的傳統手工製品
※那些逐漸消失的中國傳統建築工具
※這6個傳統手工藝在中國即將失傳,你都見過哪些?
※中國傳統工藝之風箏
※行將失傳的傳統傢具木工工藝,沒耐心的肯定看不完
※中國幾近失傳的皇家傳統工藝,運用到珠寶上會有怎樣的驚艷呢?
※瀕臨消失的傳統手工藝
※被遺忘的台灣傳統手工業
※那些正在消失的歐洲傳統工藝
※實拍:鏡頭下,台灣被遺忘的傳統手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