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王羲之入木三分的由來
典故·王羲之入木三分的由來
過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總要將自家的店號起個吉利的名字,例如什麼「廣源記」啦,「茂源記」啦,「康泰記」啦,等等,名目繁多。單說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錯,擴大了門面,增添了貨物,招牌也想換個新的。可別小看這招牌,它對生意的好壞還挺有影響吶。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湊巧,有人給找來了一塊曾經用來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寫滿了祭祝的文字。開始,人們並不在意,商店老闆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筆字洗去,好寫新的內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筆字不僅沒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層,筆跡依稀可見;木板刨了兩層,筆跡還能看見。人們驚訝了:這是誰寫的字,這樣深刻有力,一位懂得書法的老先生來了一看,立即驚嘆得叫起來。看著他一個勁地拍案叫絕的樣子,在場的人都很奇怪,紛紛圍攏來看。老先生說:「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筆跡啊。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書法怎麼這樣深刻有力。這與他平常堅持不懈的鍛煉有關。有一個「戒珠」的故事可以從側面說明這一點。
據說王羲之有一顆心愛的明珠。這顆明珠不光是好玩,用來觀賞的,王羲之還經常雙手摩挲它,用來增強書寫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見了,找呀找,怎麼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惱,是誰偷去了呢?經常在他身邊的,除了一個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沒有別的外人了……因此,他對這位和尚冷淡起來。這位和尚發現主人對他有懷疑,就以「坐化」為名,不吃東西,餓死了。後來,家人在宰殺白鵝時,發現明珠在大白鵝的肚子里。原來,是大白鵝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錯怪了和尚,後悔不已,十分悲痛。為了紀念這位清白的和尚,他將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為教訓,對朋友應以赤誠相待,不能輕易懷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為一個書法家,王羲之不僅自己注意鍛煉腕力,增強書寫時的筆力,也嚴格要求後人。他的兒子王獻之,很小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有一次為了檢查獻之的筆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後,趁獻之集中精力寫字時,他猛地用手指夾住兒子手中的毛筆往上拉,誰知獻之握筆很緊,毛筆沒有被奪下來。王羲之對此很滿意,他高興地說;「這孩子將來能成為書法家。」併當場寫了一幅字贈給獻之。這件事說明,書法家的筆力是下苦功夫練出來的。
《九雅藝術網》是《書法第一網》運營團隊【廣州奇宇網路】旗下另外一個藝術品交易電商項目,簽約藝術家可實現在《書法第一網》與《九雅藝術網》同步推廣。





TAG:書法第一網 |
※八句金言,入木三分
※智樂園好故事之中華經典成語:入木三分
※演過皇帝的9位男神,霍建華霸氣,羅晉入木三分,他是永遠的回憶
※諷刺慈禧,入木三分,每逢萬壽祝疆無!
※他演的東華帝君入木三分,是楊冪旗下的老鮮肉,藝考之路歷經坎坷
※現代版《陋室銘》,入木三分,鞭辟入裡
※女星飾演青樓女子,楊冪最銷魂,趙麗穎清純,入木三分的卻是她!
※曹雪芹揭秘《紅樓夢》的官場「潛規則」,可謂高人一等,入木三分
※元朝的一個和尚寫的草書,筆走龍蛇,筆力入木三分
※《我的前半生》凌玲這一角色刻畫得太入木三分
※妙手丹青?入木三分
※諷刺效果入木三分的絕妙對聯
※他2歲習武,拜師少林寺方丈,如今飾演的小賈寶玉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才華橫溢與觀眾「調情」的電影人——姜文
※偽娘女裝子堂:小姐姐的美麗如詩如畫入木三分
※那些飾演過趙子龍的演員,唯有他入木三分
※古天樂演的三大反派角色,演的入木三分令人髮指!
※金庸筆下最慘的一部小說,人性刻畫入木三分,細思極恐
※飾演「黑幫大佬」入木三分的演員,最後一位站在那根本不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