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2016年6月,該書的中文版與中國讀者見面。譯者劉冉是蘭德爾·柯林斯的博士生。究竟何為暴力的情境?該如何理解這種微觀的社會學理論?它在日常生活中又具有多大的解釋效力?澎湃新聞為此專訪了《暴力》譯者劉冉。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澎湃新聞:能否向讀者介紹一下柯林斯的理論脈絡,以及他所倡導的理論在他個人的學術理論脈絡和當代社會學理論中的位置?他的一系列微觀社會學理論是緣何而起,在回應何種理論以及問題?現在的發展如何?


劉冉:柯林斯是當代最偉大的社會理論學家之一,他對於宏觀和微觀社會學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創新。特別是在微觀社會學方面,他所提出的互動儀式鏈理論結合了塗爾乾的儀式理論、韋伯的衝突理論以及戈夫曼的微觀研究方法之精髓,被視為當代微觀社會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另外,柯林斯在教育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方面也有頗多建樹,例如他的《文憑社會》一書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必讀書目。除此之外,柯林斯老師還寫過一本福爾摩斯同人偵探小說。


微觀社會學理論在回應的主要是宏觀社會學無法解答的一些問題。以暴力為例,柯林斯老師多次講到過,他之所以開始研究暴力的微觀機制,是因為社會學中最流行的衝突理論無法解釋它。例如,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為什麼暴力是非常罕見的,就連士兵都不願意開槍殺死敵人?為什麼暴力通常非常短暫或經常無疾而終?這其中許多問題其實與我們對暴力的普遍印象不同,也很難用制度、文化或個體背景來做出一個普遍適用的解釋。

宏觀社會學也許能夠通過數據和制度來分析暴力的大體趨勢,卻總在微觀層面遭遇難以解釋的悖論:到底是否存在某種特定類型的「暴力者」?為什麼大部分滿足「暴力者」條件的人,也並不會行使暴力?為什麼某些看起來並非「暴力者」的人,卻又會做出暴力行為?宏觀社會學是無法解答這些問題的。就連相對更關注暴力發生過程的機會與控制理論、法律行為理論、抵抗理論以及暴力的文化解釋等等,也仍然太過宏觀,對微觀層面的現象無能為力。正因為面對這些困惑,柯林斯才會選擇用微觀情境分析來解答這些問題。


《暴力》這本書可以視為《互動儀式鏈》這本書的一個具體實例。如果能夠先讀《互動儀式鏈》,那麼在讀《暴力》的時候就會發現本書的所有理論基礎都已經在《互動儀式鏈》中打好了。當然如果直接讀《暴力》的話也並不會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因為柯林斯老師在行文中已經用比較輕鬆的筆法將最重要的互動理論融合進去了。


澎湃新聞:一個關於學科合法性的問題,這種微觀的社會學理論,如何將自己和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區分開來?


劉冉:我不是心理學專業,對這一點不敢多說。但學科合法性並不一定要求學科獨立存在,相反,如今是跨學科研究越來越流行的時代。本書後半部分也花了不少篇幅在討論個體在面對暴力衝突時的生理變化,包括心跳、腎上腺素分泌以及由此引發的生理反饋等,這與心理學和生物學都有交叉。但同時本書的核心概念仍然在於互動情境,這又是微觀社會學的典型理論。


社會學也好,經濟學也好,微觀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涉及一部分心理學的內容,而不同學科的切入角度和研究方法可能存在差異也可能有共通之處,在相互借鑒的過程中獲得發展,我認為這是很樂觀的趨勢。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澎湃新聞:你在譯後記中介紹了柯林斯的觀點:即沒有暴力的個體,只有暴力的情境。這種觀點是否意味著個體是由情境所塑造的,那麼該如何處理結構(structure)和能動性(agency)之間的關係?這種觀點是否太注重情境而忽視了個體的能動性?


劉冉:微觀社會學中所說的「情境」,跟平時社會學中所討論的結構(structure)並不是一回事。可以說我們平時所討論的structure更多是一種宏觀層面的制度/系統,而微觀社會學恰恰認為從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層面無法充分解釋一些社會現象,所以才提出要從情境入手。「情境」並不是超脫於人的能動性而存在的,而恰恰是因為人有能動性才會出現不斷變化的互動情境。特別是在柯林斯老師的互動儀式鏈理論中,「情境」與「互動」是一體兩面的,而互動自然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所以我們應該認為微觀社會學恰恰重新強調了agency的重要性,而且不僅僅是獨立個體的能動性,還包括他們在互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一系列交流和變化。


澎湃新聞:這種側重於互動情景的理論,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該如何處理一般化(generalization)和個案(case)之間的關係?如何從一個個個案得出具有普適性的結論?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會遇到何種困難?

劉冉:這裡確實存在一個是否普適的問題。本書中的大部分證據來自於影像、訪談、民族志和歷史學家的記錄,如果以一個統計學家或者定量研究者的視角來看,必然是會覺得樣本不是隨機抽取,因此難免存在選擇偏誤等問題。加之本書基本沒有使用任何定量分析方法,嚴謹來看我們很難說這些證據能夠無偏代表全人類的暴力共性。雖然書中儘可能地給出了一些數字,例如戰爭中實際開槍的士兵的百分比,以及狙擊手和王牌飛行員的命中率等等,但這些仍然大多是描述性的,最多能夠代表一場戰役、一場戰爭或一次事件中的情況。


這也是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一直存在的辯論之一。同大部分定性研究一樣,這本書的目的和思路顯然並不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解釋暴力情境,而是從微觀角度切入,從多個方面展現暴力情境的共通機制,並以大量的描述性證據來證明這一機制的普遍存在性。所以本書中談及的「普適」指的是同樣的機制在不同的暴力類型中都普遍存在,而書中的證據是能夠支持這一點的。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點擊播放 GIF/940K


澎湃新聞:您希望中國讀者從中學習、了解到什麼?


劉冉:這本書對普通讀者來說最有趣的一點可能是它破除了暴力的迷思。如果我們總是通過電影和小說等虛構作品來了解暴力,就可能產生一些錯覺,例如暴力一定是血腥的、漫長的、冷酷的、具有傳染性的,但這些其實都不是事實。本書逐一破除了這些迷思,並在這個過程中展現了微觀社會學的思考方式。


我覺得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既是一本嚴謹的社會學著作,同時又非常易懂,完全可以面向普通讀者。柯林斯老師講課也有這個特點,就是同一個概念和理論他能夠舉一反三、深入淺出,讓沒有相關背景的學生也能夠很容易理解,而不是用專業術語來把大家砸暈。所以我特別希望有讀者能夠因為這本書對社會學產生興趣,進而去閱讀更多相關的學術作品。


澎湃新聞:您在譯後記中提到「在恐怖主義暴力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與難題的當下,本書的理論價值更是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那麼是否能談談若是按照本書的觀點,該如何解釋最近的恐怖主義行為,例如ISIS,在面對一個大範圍的暴力事件時,微觀情景互動的解釋效力有多少?或者說如何用這個理論去解釋這些現象?當把目光聚焦在微觀互動情境上是,是否會忽視在這之後的宗教、政治等更加宏大的因素?


劉冉:我們需要注意的是,ISIS也是由個體所構成的,而無論多大規模的恐怖襲擊,歸根結底也是由人來實施的。當我們談論ISIS或其他恐怖組織的時候,有時會把它們當作喪失理智的邪教或殺人機器來看待,從而放棄了進一步去分析和讀懂他們。我們也許會以為「這些人一定是瘋了」 「他們已經被徹底洗腦了」 「完全沒有感情的人才會做出這麼殘忍的事」。


在這一方面,本書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讓人們重新認識到恐怖分子在實施暴力時的行為方式是有其規律的,而且這種規律很可能跟一般人並無太大區別——那就是書中所說的所有暴力中都必然存在的衝突性緊張與恐懼。面對可能發生的衝突,恐怖分子也會緊張和害怕,並會因此而逃避與潛在受害者的接觸;在這個過程中,暴力行為仍然可能因為這種緊張而半途而廢。


本書第十章最後,柯林斯附上了9·11事件中的恐怖分子在駕駛艙中的錄音,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恐怖分子有多麼緊張和害怕,也能夠看到他們如何強迫性地重複語句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第十一章進一步分析了恐怖分子如何避免接觸受害者,甚至也避免彼此互相交流;同時他們會封閉自己的感情、進入一種恍惚和眩暈的狀態,才能夠順利實施暴力。這些都讓我們看到,恐怖分子並不是一種無法理解的生物;恐怖組織也需要訓練他們用控制情緒的技巧來克服自己的恐懼與緊張。這些認識也許有助於我們阻止更多恐怖襲擊的發生。


我想再一次強調微觀與宏觀社會學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補充的。關注恐怖襲擊發生的微觀情境,當然不等於忽視其背後的制度與文化背景。只是我們需要看到,僅僅關注宏觀因素,並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即使有著相似的背景條件,仍然存在不同的選擇:有些人會成為恐怖分子並在某些特定時刻發動恐怖襲擊,而另外一些人可能做不出這種事。微觀社會學就是想要進一步解釋這些情境問題。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澎湃新聞:在最後一章實用的結論里,其實很多結論是從潛在受害者而非潛在加害者的角度來切入的。這樣的切入角度是否有其危險性?是否會引導人們產生「譴責被害者」的邏輯?例如在家庭暴力中、或者是性騷擾(最近的北師大性騷擾報告)中?反而使得受害者得不到應有的制度和輿論保護?


劉冉:關於這一章,其實總體上我是這麼理解的:柯林斯作為一名學者,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從學術角度出發做出這些建議,而不是將其作為一本教學手冊;所以如果真的面對暴力,這些建議可能看上去有些紙上談兵了,畢竟描述得不夠詳細。這裡面一部分建議是給警察/軍隊等暴力機構的,一部分是給圍觀群眾的,當然正如你所說,也有一部分是給潛在受害者的,主要是指出怎樣能夠拒絕成為一名受害者。這與譴責被害者是不同的,舉個例子,面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我們會提出一系列建議,最重要的包括不能忍氣吞聲,其次還包括求助於專業機構等。這當然並不是說沒能這麼做的人就活該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錯誤永遠都在加害者一方,但受害者有權利知道自己怎樣能夠避免或擺脫受害者的處境,社會也有義務幫助他們。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責任編輯:陳詩懷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罐中有天地 專家解讀中國的「神奇力量」
誰說中藥無毒?何首烏、土三七單味處方亂補傷肝甚至致死
鋼鐵叢林中的游擊運動如何興起,又為何式微
粉黛、詩書、水磨調:車前子筆下的蘇州
拯救了以色列的超級間諜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比校園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暴力
暴力的黑澀會!
暴力美學,5部簡單暴力看著很暢快的電影
用黑幫暴力的視角看見不一樣的韓國,現存暴力組織
古巨基面對暴力!面對暴力!網路暴力還要持續多久?
7部粗暴卻不粗俗的高分電影,真正的暴力美學!
怎樣的你容易導致冷暴力的存在
暴力鳥轉會巴薩有積極意義,但無需過分誇大!
因壓力而暴力的星男
大自然的暴力美學
冷暴力是誰的錯?
冷暴力是誰的錯?
暴力遊戲危害大,《小花仙》 努力構建無暴力遊戲
人生而暴力,但社會讓我們不那麼暴力
越是軟弱的人越使用冷暴力
冷暴力的實質是什麼?
你知道什麼是精神暴力嗎?精神暴力也是家暴的一種
動漫暴力是引起社會暴力的元兇?你認為呢?
這些星座堪稱「冷暴力狂人」?一言不合就使用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