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看胡塗醫如何治療抑鬱症,從根上做起!

看胡塗醫如何治療抑鬱症,從根上做起!

看胡塗醫如何治療抑鬱症,從根上做起!



一直以來都有人問胡塗醫,古傳中醫有沒有治療「抑鬱症」的良方?古傳中醫的確有治療抑鬱症的妙法,但是因為它太簡單,其療法甚至還有點「搞笑」,怕難為高明的現代人所接受,胡塗醫遲遲不敢公開這個妙法。

最近又有朋友提及此事,不得已,還是寫篇文章談談這個現代社會的常見病,希望能給抑鬱症患者和其家人帶去福音。醫家在傳授這類「古怪」的妙法之前,往往要先忽悠一番大道理,胡塗醫也不能例外,咱們隨便忽悠到哪兒算哪兒吧。


我們先來看看抑鬱症是怎麼一回事。


抑鬱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灰心散氣、興趣缺缺、自責自罪、自暴自棄、思維遲緩、食睡兩差、不喜陽光、消極避世——甚至常有自殺念頭,以及思慮過多——擔心自己患各種疾病甚至感到全身不適等。如果按照古傳中醫的觀點來看,所有這些,都可以歸入「情志病」,屬於古人所說的「鬱症」範疇。


關於「郁」的說法,《黃帝內經》及後代醫家都有諸多論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種:

1


情志及五臟致「郁」。


所謂「情志」,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五志(喜、怒、憂、思、恐)的合稱。七情看似「包含」了五志,其實七情和五志是不一樣的!七情是表現於「外」的「情緒」,五志是隱藏於「內」的「志意」。當然,它們也有共同點——都是五臟功能的「化生」。具體是:心——喜、肝——怒、肺——憂、脾——思、腎——恐。


胡塗醫在前幾天回復大家的評論時說過「人不要去活在情緒中」,這句話很少人真正看懂。其實一個人在生活中,如果能做到少去活在情緒中,人緣自然會很好,同時對養生益智也是大有稗益的,所以大家要學會在情緒「來」時,於自己心裡要馬上有一個「迴轉」——把不好的情緒「轉化」成好的念頭。比如,你發現出門堵車,本來該焦躁、著急的,要把這些轉化成好的念頭其實也不難,告訴自己堵車也很好,正好可以在車上休息休息。再如,出門遇到大雨,發現自己沒帶雨傘,很多人會很懊惱,甚至罵老天爺,其實你懊惱也好,怨天咒地也罷,雨該下還是要下的,何不在心裡來個「迴轉」,告訴自己:「阿彌陀佛,真好啊,下雨了,空氣好多了!」。世間的廣狹,都是自己所造,執著於某個境界,就會在那個境界的當下苦海無邊,人間的凈土,其實就在每一個當下的覺悟中。「不怕妄念起,但怕覺照遲」,說的就是如何在生活中用功。常常能這樣轉壞為好,便是防治抑鬱症的最上乘妙法!


關於「志意」,《黃帝內經》說:人的志意,能夠統御精神,收攝魂魄,適應氣候寒熱的變化,調節情緒??志意專註,則人的精神容易集中,思維會很敏捷,魂魄會很安定,不產生懊悔、憤怒等負面情緒,因而五藏也就不會受到邪氣的攻擊。(《黃帝內經·靈樞·本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這也是胡塗醫反覆強調要大家平時多多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原因。

情志,其實是五藏的正常反應,情志在一定範圍內其實都很正常,如果發覺其偏激,那就是反常,這時就要立馬行「轉化」之功,讓自己當下就離苦得樂。很多人愛問古傳中醫如何學?古傳中醫就這樣學!情志過激,其實也是致病的一大原因,《黃帝內經》有一句千古名言叫「生病起於過用」,再精確不過了!


情志致「郁」,雖說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但也有其「物質」因素。五志的生克關係與五藏的生克關係算得上是一體的兩面。要善自養護,「防心離過」。


以上說的是情志致郁。五臟致郁,其實還是與情志有關。古傳中醫認為,心藏神,驚恐或思慮過度則傷「神」,神被傷了,心就會感到恐懼而降低調節自身的能力,時間久了,身上很多地方的肌肉(比如肘、膝、髀部)就會無力,肌肉消瘦,毛髮憔悴失去光澤,所以更想整天窩在家裡,這是抑鬱症患者的一大特徵。


脾藏意,如果憂慮過度而有不懂得「轉化」,就會傷「意」,意被傷了,就會胸中憋悶,有人甚至會手足都不能或懶得去舉動,皮色枯槁沒有光澤,使人興緻缺缺,灰心失意,這又是抑鬱症的典型癥狀。


肝藏魂,如果悲傷太重,影響到了內臟,就會傷「魂」,魂被傷了,就容易忘事而不精明,有的男人還會導致陰囊收縮,筋脈拘攣,兩邊肋骨無力上舉,毛髮枯槁,給人感覺總是失「魂」落「魄」。

腎藏志,如果大怒不停,就會傷「志」,志被傷了,記憶力就會下降,甚至常常忘記自己從前說過的話,腰椎轉動也會有困難,甚至不能俯仰屈伸,進一步也會毛髮憔悴,顏色枯槁,幹啥也提不起勁,不思進取,消極避世甚至有輕生厭世的念頭,這更是嚴重抑鬱症之狀。過度恐懼而不懂轉化的,就會傷「精」,精被傷了,就會出現骨節酸痛、痿弱、厥冷、遺精等癥狀。


西醫對抑鬱症在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學上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對其病因病機仍然不能明確,不客氣的說,目前西醫對抑鬱症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現象學描述的初級階段,而咱們的老祖宗卻能夠從人的情志及其與精、神、魂、魄的得失存亡關係,到身體各項「功能」的運行情況進行觀察,體現了極為高超的系統論思想,而且不僅指出其病因病機,更是具有理中有法,法中寓理的可操作性,作為受過不少現代教育的人,胡塗醫常常為我們老祖宗的高超智慧夙夜興嘆,做中國人還真幸運!


順便說一下,家中若有抑鬱症的親人,要多多開導他們,拉他們出去曬太陽,干體力活或做運動,使其情志變得陽光、開朗,常常與人或物接觸,平衡五志,這樣有利於康復。


2

體質與外邪致「郁」。


五臟化生的情志雖然可以致「郁」,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因情志而得抑鬱症。胡塗醫在《中醫本質探微 9 —— 略說「因果病」》里提到過有一種「因果病」叫「情志病」,但並不是說所有抑鬱症都是因果病,這一點得重新強調一下,如是因必有如是果,如是果未必是如是因引起!古傳中醫認為,抑鬱症其實與一個人的體質和先天稟賦有密切的關係。在《黃帝內經》里,歧伯把「先師之秘」的木、火、水、金、土五種類型的人的體質和先天稟賦做了「慎之慎之」的描述——認為「木形之人」、「少陽之人」,用今天的話來說,比較容易得抑鬱症,說木形之人,一般容易面色蒼白,頭部相對於身體其它部位來說較小,而且臉比較長,肩膀比較大,背直身小,手足比較好,有才氣,但比較勞心、操心,體力一般,這個類型的人,比較容易憂愁,或者說,更容易得抑鬱症,尤其是秋冬兩季(關於「悲秋」之說,請參見《秋季養生,無外其志》),如果從「體型」和「心性」來說,這就是體質與先天稟賦,比較「無可奈何」,所以大家以後面對這類抑鬱症患者,千萬不要看不起他們或認為他們活該,要學會用一顆父母心對待這類人。(《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其為人蒼色,小頭,長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勞心少力多憂,勞於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此外,五臟六腑如果生來大小不正常,如果加上頸椎、腰椎不正常,也容易得抑鬱症。前幾天給一位遠在國內的陌生人做了一下千里診病,我診出他的脾臟比正常人的略大,而且其頸椎、腰椎都有不輕的毛病,他果然有頗嚴重的抑鬱症,除了情志方面的因素,「體質」的確是很「客觀」的原因。


根據胡塗醫的糊塗經驗,天生脾臟偏大、心臟偏小的人,比較容易得抑鬱症。這個其實也不難從醫家經典里找到「理論根據」,畢竟「脾藏志」,脾臟有問題,情志容易出問題!而心臟為五臟六腑之君主,統帥一個人全身的魂魄和意志(參見《中醫養生 ——因天之序,合道而行,24小時如何過 5》),心臟有問題,這個「藏神」主「神明」的「君主之官」如果偏小或不健康,人也容易如《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篇》說的「心氣始衰,若憂悲」。明代張景岳先生在《類經·疾病類》里說:「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則脾應,恐動於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此外,少陽型的人也容易得抑鬱症。少陽類型的人,比較沒有規矩,愛偷懶(參見《且說采陰補陽(成人版)》),這類人雖然容易洋洋得意,但是物極必反,他們也常常容易自責致郁,《黃帝內經·靈樞·通天》說,少陽類型的人,洋洋得意之外,內心容易自責,哪怕只有一點成就當個芝麻官,也愛顯擺,覺得自個兒了不起,其實內里空虛,難免自責,日久自然容易得抑鬱症了(「少陽之人,諟諦好自責,有小小官,則高自宜,好為外交,而不內附」)。所以奉勸大家,平時要多多「正身」,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現代得抑鬱症的人這麼多,恐怕跟現代人不懂正身也有很大的關係,這就留待專家學者們去研究吧!平時要努力做到「陰平陽秘」、陰陽平衡,性格平穩,否則空談養生修道,斷不會有大的成就!


以上說的是「體質」致「郁」,而「外邪」致「郁」呢,則是指外部環境、能量對人的影響,也容易使以上體質的人抑鬱。比如「虛邪賊風」,在人體正氣不足的時候就容易侵犯我們的五臟六腑,影響我們的情志。所以《黃帝內經》有「風者,百病之長」的說法。至於環境,確實跟很多人的住宅風水不無關係,例如我們周圍有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三四年前搬進一個房子後,兩個人雙雙都得了抑鬱症,他們是高薪白領,身體各方面機能都很好,看上去特別健壯,尤其是男的,肌肉發達,怎麼看也不像個病人(別看很多老外看上去牛高馬大,其實很多人虛得很),西醫對此毫無辦法。後來一問,果然他們新搬進去的房子沒有一間房間是正正方方的,睡房的屋頂也是尖的,這從「風水」學的角度看,對情志是極為不利的!其它的,這裡就不詳述了。


忽悠完上面一堆大道理之後,得總結一下治療抑鬱症的方法:


1)在生活中學會「轉念」,把一切事情都往好處去想,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為人講道義、講仁義、講恩義。這能防治一切情志病!


2)身體的健康,非得五臟六腑都健康不可。五臟六腑的健康之道,最少要全身表皮層、組織肌肉層經絡、氣路暢通,這就離不開充足的真氣、正氣!培育、壯大正氣的心法,不外乎因天之序、合道而行,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其「技術」,這個糊塗醫治糊塗病的博客里多有論述,大家針對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多多實證就好。此外,作為輔助療法,白天多出去曬太陽,多多在太陽底下干體力活(城裡人就鍛煉、運動吧),讓身體多出汗!


3) 最後,就是醫家秘傳的治療「抑鬱症」的妙法了!這個方法簡單、有效,但是有點「古怪」,醫家稱之為「夜行太保」法,今天供養大家:


具體方法:每天睡覺前一小時(最好是晚飯後兩三個小時),脫掉鞋襪,赤腳在牆邊(背靠著牆就好)蹲9分鐘,然後站起來,慢慢走出家門(赤腳!),出家門後,可以加快腳步,漫無目的地走,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最好能走到田地里——有「泥土」的地方(實在沒有,沙子也行,再不濟,水泥地也湊合,但沒有泥土地效果好,如果踐踏草地不會不道德的話,草地上走也行),一路走,最少走45分鐘,快回到家時放慢腳步,回到家後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不可以洗掉腳上的泥土(頂多用布輕輕抹一下),不可以洗澡。總之,一回家啥也不管(可以上廁所)就上床睡覺。一般49天內就好!


這個方法主治一切情志病!對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有很好的療效。慢慢走著走著會「上癮」,以後健步如飛,走多久的山路也不累,頗為神奇!下面是注意事項,對於閱讀能力不高的人,實在抱歉,胡塗醫不夠智慧寫得更通俗易懂,關於此法的任何問題不回答,自己慢慢閱讀、揣摩吧,對不起了!


注意事項:


1)抑鬱症嚴重的人,最好有親人在旁邊跟著。千萬注意安全——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要注意交通安全。


2)從出發到回來,不可以和任何人說話(手機就別帶了)。記得不可以洗腳(陪走的人可以洗腳),如果出汗多,可以擦乾汗,換睡衣。


3) 此法適合在天氣較好的夏天習練,天冷時不適合。「若要用功正此時」!


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吧~


尋道微信號:xundaozhilv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道教三清的由來與地位
陽宅風水一百個竅門,注意收藏
入靜要訣(摘自《了空居士文集》)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