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封面來源:《月歌。》

《月歌。》是以音樂CD為載體的一個原創作品,通過「廣播劇+歌曲」的方式介紹成員,講述故事。作品中共有二十四位偶像,男女一組分別代表一個月份,而動畫的主角們則是其中的十二位男性偶像。


作品中的每一位角色都由人氣聲優擔當,而每一個月份都由一位著名網路作曲家負責音樂的製作。在偶像企劃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的現在,這部從2012年年底開始的音樂作品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從Animate商店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走上了動畫化的耀眼舞台。


在不久前,Animatetimes網站對《月歌。》的原作者ふじわら(Fujiwara)進行了一次採訪,在採訪中Fujiwara先生講述了這部作品誕生的經過,以及自己對於這部作品的一些感想。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作品中的組合之一「Six Gravity」,也被稱為「黑月組」。(圖片來自官網)


企劃之初


原作者Fujiwara就職於movic,這是一家著名的動畫投資、周邊企劃、製作和銷售的公司,隸屬於Animate集團,因此《月歌。》的動畫在發布時也用了Animate30周年紀念作品的名義。Fujiwara首先介紹了自己的工作範圍,他在負責相關企劃立案的同時,《月歌。》的腳本、台詞和設計工作(如小道具和LOGO)他都有在參與制作和監修,因為本身的職業性質(周邊設計與製作),在企劃開始之初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有所涉及。


那麼為什麼負責周邊製作的Fujiwara要提案月歌這樣一個企劃呢?上文提到過,movic是一家以動畫周邊設計和製作為主的公司,雖然參與動畫的投資,但是過去沒有屬於自己的作品。而Fujiwara雖然身在movic,卻有一顆想要創作故事的心,於是便向上司提交了企劃書,想要自己製作作品,從被監修的立場,轉為製作者的立場。

而Fujiwara所構想的企劃,也來源與他自己的愛好和對當時市場的敏銳判斷。首先是在3~5年前,隨著VOCALOID的流行,在視頻網站niconico上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新興作曲家與網路歌手,這些人的音樂作品也在Animate商店的音像專櫃里佔據了半壁江山,而Fujiwara本人也非常喜愛這些音樂作品。與此同時,聲優的熱潮也在當時初見端倪。雖然比不上近兩年來般狂熱,但將聲優本人而非角色作為賣點,積極地推向媒體和市場,也讓許多聲優獲得了一大批粉絲。


新興作曲家和人氣聲優,這是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團體,因此在當時也幾乎沒有什麼合作,或者可以說兩者看似難以產生合作。雖然兩個圈子都有著許多忠實的粉絲,但彼此的圈子之間存在隔閡,也難以相互理解。然而從Animate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批很有潛力的用戶群體,因此他們也希望能夠將兩者結合起來。


在以上的背景下,Fujiwara想到了偶像這一主題。偶像的魅力需要通過角色個性和歌曲共同體現,因此也能夠很好地將作曲家與聲優結合起來。所以Fujiwara在採訪中也強調說,《月歌。》的誕生並不是因為跟風,而是在結合了眾多要素後,根據自己的需求而開始的企劃。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作品中的組合之一「Procellaum」,也被稱為「白月組」。(圖片來自官網)


身邊的偶像


在決定作品的主題之後,自然要決定詳細的內容。在設定偶像的細節時,Fujiwara首先想到的是需要有親近感。因為比起完全陌生的事物,自己有所了解,或是與自己相關的內容更能夠使人產生親近感,也更容易流行起來。


從這一原則出發,他想到的便是一年十二個月。日本一年四季變化分明,每個月都有自己的特色與變化。這與偶像的性格和生日設定十分合拍,而月份這個概念自然也是最為人所知的常識。

Fujiwara表示,《月歌。》從最初開始就沒想過製作如法國料理般,永遠閃亮耀眼的偶像。相反,它所要塑造的,是如食堂的每日套餐一般,「百吃不厭」的平民派偶像。這種平凡普通的日常也是《月歌。》從開始至今都十分注重描寫的一環。在Fujiwara看來,如果創作那種在幻想世界出現神展開的作品,就會遠離人們的日常,難以長久地繼續下去。


而從粉絲的角度來說,Fujiwara也覺得可以不必對於作品過於狂熱。因為《月歌。》本身的定位就好比是粉絲們身邊的應援隊長,在大家感覺疲憊的時候,能夠使大家得以放鬆自己。所以他也希望粉絲們不要感到有壓力,自己喜歡就好,自己開心就行,這就是屬於《月歌。》的風格。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作品中的組合之一「Fluna」,儘管動畫以男性組為主視角,但在動畫中女性組也有過登場。(圖片來自官網)


企劃的轉折點


《月歌。》於2012年12月7日正式發售了一組代表十二月份的偶像「師走驅」和「聖克里斯」的單曲CD,而之後的每一個月也都發售了當月的代表偶像(部分月份只有男性)的單曲CD,直到2013年11月1日,所有12名男性偶像第一輪單曲發售結束,同時也迎來《月歌》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2013年11月2日舉辦的「Animate Girls Festival 2013」。(簡稱AGF2013)


在AGF2013上,《月歌。》第一次以作品名義出展。一直以來只以CD形式存在的《月歌。》也第一次設計並製作了作品的周邊商品。而Fujiwara本身也參與了周邊的製作,並在推特上展示了製作流程與進度,而這一宣傳也收到了遠超他想像的反響。而最終,從未在Animate商店出售過周邊商品,也從未參加過展會的《月歌。》,也不負所望地在這場首秀中贏得了相當喜人的銷量成果。


這次展會讓Fujiwara意識到,儘管聲優和作曲家能帶給角色個性與魅力,但是止步於此會難以讓企劃本身突破CD這個載體。商品的熱銷,證明了由じく(jiku)老師設計的《月歌。》的人設,其美術風格本身對於粉絲來說同樣也是有著巨大價值的。


直觀的銷量也帶來了公司上層對於該企劃的信心,CD的第二輪製作隨即敲定,在少數的Animate店鋪中也開設了迷你專櫃。《月歌。》的企劃也從最初的只關注音樂,轉變為對作品的世界觀進行全面的拓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起步階段,Animate澀谷店和蒲田店的擔當因為個人的喜愛而曾經強烈推薦過《月歌。》,因此現在這兩家店已經成為了月歌粉心中的聖地。Fujiwara也感嘆說,月歌能夠堅持到現在,真的要感謝那些不離不棄,積極向朋友們進行傳教的粉絲們。

月月笙歌——《月歌。》原作者採訪摘選



作品中的組合之一「Seleas」,對於女性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嘗試收看《月歌。》動畫的第八集。(圖片來自官網)


從CD到動畫化


從第一張CD發售到今年七月動畫正式播出,《月歌。》走過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旅程。Fujiwara也感嘆說,儘管很多從CD起步的作品,在企劃一開始就會定下動畫化的大目標,但是如今音樂作品多如牛毛,機會非常渺茫。所以《月歌。》在企劃之初其實根本也沒想過可以走到動畫化這一步,不得不說非常地幸運。


Fujiwara也表示說,自己從希望創作故事這一想法起步,一手負責了《月歌。》的原作和腳本,在企劃鋪開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己想要嘗試的許多事,令他感到非常的開心。將自己創作的故事帶給粉絲,而粉絲又能在接觸作品後給予反饋,這種互動也讓他感到非常幸福。不僅如此,通過站在製作者的角度,實際進行作品的創作,也讓他學到了許多新的東西,比如舞台劇的創作方式、比如線下活動的策劃組織等等。而如今的動畫化,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了動畫的製作流程。


《月歌。》的動畫化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階段性的終點,Fujiwara表示,現在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讓動畫可以順利地完結。而在完結之後,則需要開始認真思考《月歌。》下一個階段該如何展開。Fujiwara也說道,一直以來《月歌。》都是在完成一個目標後,才開始進行下一步的摸索,他也希望今後的企劃能夠在摸清諸多外部限制後,通過企劃團隊的努力來盡量為粉絲們帶去最好的內容。


《月歌。》是一部充滿了無限可能性的作品,也希望Fujiwara能在今後帶給月歌粉更多的驚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Anitama新聲:我們的新海
《大都會》:手塚治虫與大友克洋跨越時空的對話
荒牧伸志專訪(五):畫面的壓倒性
《LoveLive!》小泉花陽聲優久保由利香專訪(一):林原惠美的死忠粉
今敏-松尾衡對談(三):各自的創作風格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詩韻聯吟第35期 平江驕子方練行先生書畫摘選
《吉卜力的風》摘選(一)
曾國藩經典名言摘選!
人文紀實畫冊陶鎮摘選
王朔語錄經典摘選
史記上申姓人摘選之二,東山逸翁申良佐
幾米經典愛情語錄摘選
ETFX外匯9.5摘選外匯交易平台答疑
美文摘選!和心靈對話!
「竊聽」風雲 小密圈摘選
Trump 的百日 小密圈摘選
用心摘選的九首,有沒有一首讓你潸然淚下
Bannon 敗走麥城 小密圈摘選
真正按照佛法做事,沒有不靈的-佛源老和尚禪七開示摘選
研習乾隆法則 著眼現代養生——《修道養壽與上工無極》摘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