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幼兒園新生爸媽最怕什麼?周一、周一、還是周一……

幼兒園新生爸媽最怕什麼?周一、周一、還是周一……

整個九月的幼兒園門口都瀰漫著咸濕的氣息,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景象,裡面孩子在哭,外面的家長也哭成一片。九月的每一個星期一對於很多幼兒園新生的父母來說,都是一場必須面對的人生煎熬。


作為一名和幼兒教育相伴幾十年的幼兒園退休校長,上海特級教師姚蓓喜看到過各式各樣的寶寶。但不管怎樣性格的寶寶,當他們走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當然表現方式因人而異:有的寶寶會哇哇大哭;有的寶寶開始大鬧;有的寶寶不吃飯不睡覺嘴裡嘟囔著要媽媽來;還有的寶寶悶在一角抽泣也不參加活動,一旦有其他小朋友哭起來,他也會跟在後面哭。有些躲在門外的家長看到寶寶這種表現,心裡難免不舍。


不僅如此,寶寶的分離焦慮可能還會造成一些身體上的不適,位於北京西路上的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陳津津告訴我們,孩子的免疫狀態會受到情緒的影響,有種說法是孩子進入幼兒園的前半年是疾病的多發期。

所以,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初,家長和老師應該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結合起來對孩子進行保健教育和疾病預防。

幼兒園新生爸媽最怕什麼?周一、周一、還是周一……



澎湃新聞:別家寶寶能夠自己玩,自家寶寶要黏著爸媽,是寶寶不如別人嗎?

曹莉萍:幼兒的行為是有差異的,不能簡單地認定待在家長身邊的幼兒一定是適應能力差的。這些差異主要與幼兒的氣質類型表現有關,如容易型的幼兒,易適應環境,生活習慣規律,情緒愉快,喜歡探索,主動交往;遲緩型的幼兒,適應環境緩慢,生活習慣變化,情緒通常不甚愉快,對新刺激慢慢感興趣,慢慢活躍起來。這也和幼兒是否有適應新環境的經驗有關。


因此,給家長的建議是:給幼兒多些適應時間,不要給幼兒施壓,更不要把身邊的幼兒硬推出去,讓他們按照自己的速度與特點適應新的環境,同時,儘可能地和寶貝們一起玩。


澎湃新聞:寶寶之間常常發生爭吵、搶玩具,幼兒園的老師會如何處理?


曹莉萍:這種現象對於新入園小班的孩子來講是正常的,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因為他們的思維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典型特徵是直覺行動思維,也就是依靠動作進行表達。他們缺乏對行動結果的預見性和計劃性。對他們來說,動作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也是一種交往方式,是學習交往技巧的開始。


與此同時,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開始聯繫,開始出現形象性特點。基於這些特點,我們讓幼兒知道打人、咬人、抓人不好的(千萬不要用負面發泄的方法),同時,可以通過語言與動作的同步示範,鼓勵幼兒積極模仿,逐步學慣用語言的方式進行交流。這是個需要不斷強化與引導的過程。

澎湃新聞:家長擔心沒有自己的幫忙,孩子會不會吃不飽?


曹莉萍:我們要理清幼兒獨立進餐的好處是什麼?幼兒獨立進餐獲得的不僅僅是自理能力,還有手部小肌肉的鍛煉與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更使幼兒的自信心獲得培養,因此,我們必須重視。


我們在給幼兒配餐時,不僅考慮色香味,還要切得細、小、碎,與此同時做好米面配、水果搭配,既引發幼兒飲食興趣,又滿足幼兒的營養需求,且彌補幼兒自己進餐能力較弱的不足。在進餐時,老師會有意識地安排吃得快與慢的、飯量大與小的孩子坐在一起,發揮同伴間的積極影響作用,對於有困難的幼兒,老師、阿姨也會提供適當的幫助。


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用「兩把調羹法」:成人喂一點、幼兒吃一點。即便幼兒吃得再慢,也鼓勵他獨立吃完。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澎湃新聞:玩具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意味著什麼?

曹莉萍:玩具對幼兒意味著玩伴和認識世界的工具。玩具可以緩解幼兒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和穩定焦慮情緒。但是,玩具不是萬能的。


幼兒園會營造溫馨的「家庭式」環境,設計貼近幼兒生活、遊戲興趣的活動,親人般地予以呵護,如對幼兒的摟抱、撫摸肌膚、熱情應答等滿足幼兒的身心需求。讓幼兒的情感依戀逐漸從家人轉移到教師、阿姨身上,有效地幫助幼兒消除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澎湃新聞:寶寶有情緒反覆,說明了什麼?


曹莉萍:幼兒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徵是易感性和易變性,他們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外來刺激的影響,出現情緒不穩定是正常現象。

澎湃新聞:寶寶不願意接受生活作息規範怎麼辦?


曹莉萍:我們還是要從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來分析。由於寶貝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的作息也各有特點,而且低年齡的寶貝對環境的適應較緩慢。所以不願意接受的行為表現是正常的。


基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安排的集體活動較少,大多數是鬆散的、個別化的、家庭式的靈活多樣的活動,支持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家長要增強家園共育的意識,調整好家庭的作息,逐步向幼兒園靠攏,幫助幼兒逐步適應集體生活,學習良好的作息習慣。


澎湃新聞:過敏的寶寶在幼兒園吃飯問題怎麼解決?


曹莉萍:公立幼兒園都配有保育老師,對於每個班級配的飯食都有健康檔案記錄在案,詳細記錄了每個班的孩子吃什麼,忌口什麼,過敏原是什麼。因此一旦當天的伙食是過敏寶寶所忌口的,廚房會單獨為這個孩子專門配餐以滿足其要求。


責任編輯:張穎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微觀社會學看暴力:為什麼大部分暴力是軟弱無力的?
罐中有天地 專家解讀中國的「神奇力量」
誰說中藥無毒?何首烏、土三七單味處方亂補傷肝甚至致死
鋼鐵叢林中的游擊運動如何興起,又為何式微
粉黛、詩書、水磨調:車前子筆下的蘇州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你還記得第一季爸爸去哪的萌娃嗎?靠子女爸媽的事業迎來第二春的
最關鍵的兩個月:爸媽稍一放鬆,孩子遺憾一生!
都是一個爸媽生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每日一笑:孩子為了不讓爸媽生二胎!這樣的損招都想的出來!
「媽媽,我是不是親生的?」每周幾哪個時段是杭州爸媽的吼娃高峰?看完扎心了!
一位農村留守兒童說:為什麼爸爸媽媽春節也不回來?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七大原因,爸爸媽媽中了幾個?
聽一首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想爸媽了嗎?
只喝了一口,三歲寶寶變得呆呆傻傻,爸爸媽媽還在這麼做嗎?
推上一些網友分享的自家孩子扎心一刻。生你出來就是為了這麼懟爸爸媽媽的嗎!孩子:是的哦。二哈
春季養生五宜,爸媽朋友圈裡的一股清流
三歲一代溝,原來和爸爸媽媽聊天是這樣的,好笑
爸媽一個美一個帥,呂良偉兒子怎麼長成這樣,網友的評論亮了
五個月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一周後初為人母的爸媽傻眼了
這個五個月大的寶寶又哭又鬧!准爸媽以為都是小事,一周後洗澡時爸媽不知所措了!警惕
孩子生病了,爸媽買葯為什麼一定要分清是成年人的還是兒童的?
爸爸媽媽與小三同住一間房,兒子:快崩潰了!
竇靖童三姐妹、賈靜雯仨女兒…不是同一個爸媽的星二代,親得像蜜裡調油
這個七夕,來聊聊爸媽是怎樣虐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