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第33講:充國功名當畫閣,子張言行貴書紳
聲律啟蒙·十一真之三
【解析】
【香對火,炭對薪】
以火而點香,伐薪而燒炭。這是一組相生對應關係的詞。
[唐] 白居易《齋居》詩云:「香火多相對,葷腥久不嘗。」
[唐] 白居易《賣炭翁》詩云:「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
【日觀對天津】
日觀:指泰山上觀日出的日觀峰。
[漢]應劭《漢宮儀》載:「泰山東南山頂名曰日觀。日觀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
天津:隋煬帝在河南洛陽西南洛水上所建的古浮橋,名「天津橋」。始建於隋,廢於元代。著名的「天津曉月」為洛陽古「八大景」之一。
二者相對應,在於分別是欣賞日月景象的勝地。
【禪心對道眼】
禪心:佛教語,指清靜寂定的心境。
[唐] 棲白(詩僧)《寄南山景禪師》詩云:「至今寂寞禪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風。」
《紅樓夢》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
道眼:佛教語。辨別一切,看出真偽的眼力。
[唐] 齊己(詩僧) 《寄谷山長老》詩云:「豈有虛空遮道眼,不妨文字問知音。」
【野婦對宮嬪】
野婦:鄉野村婦。
[宋]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詞云:「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
宮嬪:宮廷嬪妃。
[唐]顧況《宮詞》詩云:「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仁無敵,德有鄰】
仁無敵:仁者無敵。這是孟子的思想主張,孟子在《梁惠王上》和《盡心下》中都曾提出這個觀點。
其意思是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贏得民眾的擁戴;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是無人可敵的。如《孫子兵法》中說「上下同欲者勝」。施行仁政是「因」,上下同欲是「果」。其對立面則是:失道寡助,眾叛親離。
德有鄰:品德高尚者會有好鄰居。
出自《論語·里仁》:「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必然會有同他相親近的人。
【萬石對千鈞】
石(dàn)和鈞是兩種舊時重量單位。
《漢書·律曆志》載:「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滔滔三峽水,冉冉一溪冰】
三峽(未修大壩之前)峽深水急。滔滔:形容水勢奔流迅急。
冰雪初融之際,殘冰隨著溪水緩緩流動。冉冉:形容緩慢移動。
【充國功名當畫閣】
趙充國,西漢著名將領。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羌人習性,漢武帝時,隨李廣利出擊匈奴建功。漢昭帝時,率軍擊敗武都郡氐族的叛亂,並出擊匈奴,俘虜西祁王。昭帝死後,與霍光等尊立漢宣帝,封營平侯。神爵元年,宣帝採用趙充國的計策,平定羌人叛亂。趙充國病逝後,謚號壯。
漢宣帝為表彰霍光、趙充國、蘇武等十一位西漢文武名臣的功績,乃令人畫其圖像於未央宮麒麟閣內。
【子張言行貴書紳】
紳:衣帶。孔子的弟子子張,尊賢敬善,他追隨孔子,曾將孔子「言忠信,行敬篤」的教誨寫在衣帶上,以示牢牢不忘。
【篤志詩書,思入聖賢絕域】
專註致力於詩書,志在達到聖賢的極高境界。篤志:專心致志。詩書:儒家經典詩文。絕域:難於攀登的高境界。
[唐]韓愈《重答張籍書》云:「吾子不以愈無似,意欲推而納諸聖賢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謂愈之質有可以至於道者。」
【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纖塵】
不在意陞官晉爵,羞於沾染追名逐利的污點。忘情:無動於衷。纖塵:細微灰塵。
[宋]白玉蟾《栩庵力高士與同散步二首》詩云:「功名不直(通『值』)一杯水,富貴於我如浮雲。」
【廣而告之】
【學以致用】
課後作業,來對個對子吧:
富貴如雲容易散
下聯請——


TAG:一水詩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