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宋代 黃金犀牛望月擺件)

皇帝有權,差不多全知道,一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即將皇帝的權力概括到精準、到位。封建帝王乃「九五之尊」,當然是個有錢有權的主,但並不是全部。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宋太宗像)

宋朝的皇帝是拿「工資」的。宋太宗趙光義之後,皇帝每月有「好用」一千二百緡。「好用」就是皇帝的工資,「一千二百緡」估算現值人民幣三十餘萬元,那麼皇帝的年薪就是四百萬元人民幣。這筆錢在「左藏庫」支出,皇帝愛怎麼花就怎麼花。雖說數字很龐大,畢竟也是有限度的,沒有大到無邊的地步。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明朝的皇帝不再拿「工資」,經費實行的是「包干制」,也有點像「分稅制」,花錢也是有限度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最初設立了「內庫」。「內庫」並不等於「內承運庫」,這時的明朝基本上談不上基本建設與民生工程,主要任務是打仗,消滅各種對手,需要花錢直接從「內庫」撥,有什麼收入也進入「內庫」。這時的「內庫」,既是皇帝的「小金庫」,也是「國庫」,分不分也無所謂。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明初的「內承」有十庫:內承運庫貯緞匹、金銀、寶玉、齒角、羽毛,而金花銀最大,歲進百萬兩有奇,屬於戶部;廣積庫,貯硫黃、硝石,屬於工部;甲字型檔,貯布匹、顏料,屬於戶部;乙字型檔,貯胖襖、戰鞋、軍士裘帽,屬於兵部;丙字型檔,貯棉花、絲纊,屬於戶部;丁字型檔,貯銅鐵、獸皮、蘇木,屬於戶部;戊字型檔,貯甲仗,屬於工部;贓罰庫,貯沒官物,屬於戶部;廣惠庫,貯錢鈔,屬於戶部;廣盈庫,貯紵絲、紗羅、綾錦、絹,屬於工部。另外還有天財庫,又名司鑰庫,貯各衙門管鑰,亦貯錢鈔;供用庫,貯粳稻、熟米及上供物品。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各庫的基本職能有劃分,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同樣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變化最大的,當數「內承運庫」,逐步演變成皇帝的「小金庫」,戶部對該庫存資金的支配權也就被改沒了。正統七年(1442年),明朝設立了戶部太倉庫,性質是「國庫」。相應的後果是,皇帝要花錢動不了「國庫」資金,再從戶部拿也變得相當麻煩。

當然,皇帝正常花錢,內庫的資金是足夠的。明武宗比較特殊,所以錢就不夠花。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明武宗像)

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明朝第十一代皇帝,在位十六年,年號正德。

朱厚照的奇特,首先是生辰是個「吉祥號」:他生於亥年、戌月、酉日、申時,倒過來看順序正是申、酉、戌、亥。如果命理也是個理,他一生應該工作順利,萬事如意。但總是很彆扭,後人看不懂。《明史》認為他一生貪杯、好色、尚武、耍無賴,荒淫暴戾,怪誕無恥,並成為後世的談資。但他的事迹又顯出他剛毅果斷,瞬間誅滅劉瑾,輕易平定安化王、寧王之亂,指揮出應州大捷,國泰民安,並不是吹的。

相對來說,明武宗朱厚照歪事比正事要做得多。明武宗缺錢時,他點子也夠歪的:開店,做生意!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九五之尊的帝王、准帝王開店做買賣,歷史上也很有幾例:晉代太子司馬遹宮中擺攤賣肉,練成了就絕活「一刀准」;漢靈帝劉宏後宮修商鋪,宮女們又做買賣又盜竊,他學會了調解民事糾紛唐中宗李顯玄武門開市肆,宮女、大臣一齊上,生意場上無父子,李顯常以國罵處理忿爭;乾隆皇帝當是帝王中的馳名商標,他的生意就做得更大了……

不過,這些都不可與朱厚照比。朱厚照開店,準確地講起於正德八年(1513),太監於經奏請開設寶源、吉慶二皇店。所謂皇店,就是皇帝特許並賜名號,由皇親、太監及權貴開設的客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店當然屬於國營店。皇店一般開在皇莊附近或交通要道諸黃金地段,所以生意都是興隆的多,除非出了貪污犯。皇店最大的好處,是收入都屬於「預算外」,不受官府管理,賺的錢都進入皇帝的「小金庫」。

賺錢快,用起來又方便,皇店自一發不可收。所以,遠到東北山海關,西到大同,東至山東臨清,什麼通州、宣府,分號就多了。一年下來,朱厚照至少純得八萬餘兩銀子。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朱厚照開店,於人是與民爭利,於己是有失面子。為什麼這麼干?當然是花錢花不方便。

皇帝缺錢,朱厚照剛上台時就感受到了。正德元年九月,太監崔杲被派往江南督造龍衣。太監是領導身邊的人,身邊的人當然要首先為領導著想。崔杲找到戶部,說領導需要添幾件衣服,經費有困難,你們戶部正好有剩餘的鹽引,給個12000引吧!

鹽引即「鹽鈔」,取鹽憑證,屬於「有價證券」。按洪武四年的定製,中鹽例,根據里程遠近,一小引鹽引等於200斤食鹽,市價也是好幾石糧食。崔杲獅子大開口,戶部尚書韓文不是被嚇傻了,而是根本就不買賬。拒絕的理由很簡單,食鹽專買收入只能用於國防建設。再說皇帝要花錢,也不該戶部撥款,財政預算是祖宗定下來的,誰都沒權改。

崔杲很生氣,說與領導,朱厚照也生氣了。領導有了態度,崔杲與戶部耗上了。結果,錢沒要到手,六科、十三道加上都察院,幾乎所有的言官都打了雞血似地起來討伐皇帝。戶部在大臣和皇帝之間夾著,難以做人,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能否個一半,就是6000引。皇帝與戶部討價還價,不僅沒有結果,反而反對的更多。

朱厚照想到讓內閣出面協調,三個內閣大臣沒有一個同意。李東陽解釋說,鹽引給太監,他們會私自買賣,產生腐敗。朱厚照想起來了,這是什麼理由啊,說明你們紀檢監察工作亟待加強,不出事,就不干事啊?

最後,朱厚照無賴勁上來了:不給一半,就給50%吧!

通過這件事,朱厚照不僅看出了皇帝不好當,太監與外廷權力有衝撞。大臣們也看出來了,這個皇帝同樣不好控制。

——經濟買賣告一段落,政治買賣則是開始。大臣們的把目光隨後轉到皇帝的身邊,就是那些既能左右皇帝又礙著自己的人,即所謂的「八虎」。

「八虎」是指朱厚照身邊的谷大用、張永、馬永成、劉瑾、丘聚、羅祥、魏彬、高鳳等八個宦官「八虎」這個詞之所以是一個政治攻擊的名號,是因為這八個人的地位並不是最高,帶皇帝遊玩作樂的也並不只是這八個人,而且他們站在朝臣的對立面。

內閣大臣聯合九卿集體向皇帝上疏,彈劾「八虎」用各種遊戲誘惑皇帝不理朝政,必須「明正典刑」。處理宦官,同為宦官頭子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岳恰恰支持。朱厚照說,這個出手太重,把他們發配南京閑住吧!

如果內閣大臣見好就收,後來可能有另一種結果。內閣不妥協,「八虎」發配南京閑住的決定也沒有實施。最終是三位顧命大臣以辭職相威脅,朱厚照立即批准劉健、謝遷辭職回家,留下了李東陽。

這個決定,顯然出人意料。其實很簡單,朱厚照藉此教訓了內廷,也分化了外廷,內廷與外廷都有足夠的力量相互牽制,自己才是真正的核心。

皇帝沒工資,其實也缺錢!任何一樁買賣,都是要為自己謀得利益。正德初年的經濟風波與政治風波,無非是朱厚照改革與執政的試水,朱厚照就此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也學會了當外廷對他產生威脅時,毅然選擇內廷作為平衡工具。

後來權傾一時的劉瑾,也是憑藉著自己超強的政治能力,就此走上明朝的政治舞台,開始了他三年零十個月對明朝影響巨大的政治生涯。但他聰明的盲點,是他沒有明白當自己威脅到朱厚照權力的時候,朱厚照還有滅他的大臣。這是明王朝政治體制的精妙之處,也是自己悲劇的根源。

這些可以看出,錢與權的聯繫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工作還在招人嗎?沒工資沒有休息也做
「你不上班沒工資,還給孩子買四百塊一罐的奶粉,真不會過日子」
內涵圖:吃飯的時候先聯繫一下晚上的姿勢,不然就沒工資了
【漲姿勢】季後賽沒工資球員為何如此拚命?大合同等著你
東北土匪日常生活:新員工包吃住沒工資 幾個土匪合夥娶一個老婆
有一份又累又沒工資的工作,卻有數10萬人願意做...
這一份又累又沒工資的工作,卻有數1000萬人願意做...有你嗎?
法國總統府公布「第一夫人守則」:沒工資、有經費
內馬爾轉會費用比NBA10頂級球星年薪之和貴1億,沒工資帽簡直太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