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界大咖下場開撕,對撞機建不建,最後誰說了算?

科學界大咖下場開撕,對撞機建不建,最後誰說了算?

最近,關於中國是否應該建超大對撞機在科學界鬧得沸沸揚揚,並逐漸演變成公共話題。一時間,媒體、網友甚至普通民眾紛紛站隊,各抒己見。人們興奮於「親自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的決斷」,也「堅信真理越辯越明」,最重要的是「科學界大咖們毫不留情地開撕」是多少年都沒見過的場景。

科學界大咖下場開撕,對撞機建不建,最後誰說了算?


前有華裔數學家丘成桐表態支持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後有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撰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又有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稱「建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一時間,媒體、網友甚至普通民眾紛紛站隊,各抒己見。


而在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劉兵看來,這只是一次具有偶然性的討論,我國科學項目決策的討論機制並沒有建立。他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未來能建立公開透明的討論系統,讓重大項目的上馬下馬制度化。」


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的上馬與下馬

科學界大咖下場開撕,對撞機建不建,最後誰說了算?


如果說科學史上有哪個事件與當下「中國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的爭議類似,那一定是美國歷史上的超導超級對撞機事件。


超導超級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簡稱SSC),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提出的大科學項目,它在1983年6月正式提出,目的是為了使美國重新取得世界基礎物理學界的領先地位。它初期預算為30億美元,後期增長到110億美元。這個項目啟動後,SSC在德克薩斯州挖掘了近23千米隧道、耗資近20億美元,大批的物理學家參與這項工作。但是1993年10月,這一項目因耗資過於龐大被美國國會投票否決,此後國會又撥款6.4億美元用於隧道填埋、人員安置等善後工作。


劉兵曾在2008年走訪SSC遺址,但那裡已經變成了無人問津甚至無人知曉的廢墟,令人唏噓。他在博客中記錄當時的感受:當年,如此輝煌的工程,以將近30億美元的代價,現在就只剩下了這幾項閑置的建築可見了,更大的地下隧道,則連入口處都不可見了。地面上,只見荒野、莊稼地、牧場和零星的人家。


「基本上,對照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的上馬下馬我們能大致理解現在中國對大型對撞機的爭論。」劉兵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科學家之間存在利益共同體

科學界大咖下場開撕,對撞機建不建,最後誰說了算?



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科學史、科學哲學專家田松看來,不管是SSC的周折,還是如今大型對撞機的爭議,背後都存在一種利益的博弈。


他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大家對科學的理解是——對真理的堅持、對自然奧秘的探索、對人類好奇心的滿足。我們以為科學、技術、社會的關係是科學進步帶動技術進步而後推動社會進步,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在大科學時代,每一個項目的決策和開展都意味著大量投入,這個過程中科學家自身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田松同樣提到SSC,他說,SSC的實施意味著大量物理學家獲得工作崗位,大量高校物理系的博士擴招,這些都是利益,所以當年物理學界是支持方。


劉兵的學生董麗麗曾經寫過一篇學術論文《科研立項中的利益衝突——對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的案例研究》,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由SSC問題引發的科學家共同體內部、科學家與政府官員、其他利益集團之間的爭論,以及在表面的爭論背後所隱藏的各方實際利益的爭奪。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一個最優的解決途徑,只能說每一項決定都是各方的博弈的結果」,田松說。他同時表示,信息更透明是決策更科學的首要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媒體要真正發出獨立的聲音,而不是為利益相關方所操控」,田松強調。


我國對大型項目的決策缺乏討論機制

一直以來,有一種聲音就是科學的事歸科學,科學的事只有科學家才懂,外人不懂,所以也不該發表評論。但是當科學家為自身利益結成利益共同體之後,科學活動就變得複雜和微妙起來。如何避免大型項目決策中對公眾利益造成損失?


劉兵認為,SSC案例中美國國會在科學決策過程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對國內的科學決策研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他說,我國有許多大項目已經上馬或是正準備上馬,這些項目該不該上?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討論系統,絕大多數項目甚至沒有經過大規模討論。納米、轉基因都是投入很大的項目,它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


「應該讓更多人參與到決策中來,科學項目背後是經濟資源,是跟每個人都相關的,不應該是少數人、特別是利益相關方來拍板」,劉兵說。


田松亦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我們一直以為外人不懂科學,其實懂與不懂,並不是要把所有人變成科學家,而是讓大家明白科學家在做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外人也可以懂科學。


(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NASA用8億美元換寶貴5秒!遠赴億萬里外探索「貝努」為哪般
基因技術將加入滅蚊大戰,比爾·蓋茨追加3500萬美元迎戰寨卡
科學家預測存在「抹大拉玻色子」 或與暗物質相互作用
對撞機大解碼!科學家一直激辯的大對撞機竟然是「高富帥」

TAG:科技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界鬧的這些烏龍,可不是笑笑就能解決的!
科學界接近於神一樣的存在,當時倘若按照他的思路,現在世界都變了
堪稱科學界最恐怖黑暗的真實故事!在你大腦開個「窟窿」就能拿諾獎?
這三大自然奇觀科學界也解釋不了,其中一個在緬甸!
MIT的新成果震驚了科學界,我們真的可以用意念控制機器人了
被黑洞吸走的物體最終去哪了?霍金給出答案,再次引起科學界爭論
這一發現不只是轟動了科學界,測定結果更是令人不敢相信
傳說未必是傳說,神秘的六大未解之謎,科學界的難題
目前彗星撞火星打造海的看法得科學界的認可!
互懟、改行、剿滅危機,科學界開起會來總不會無聊
科學界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
科學界用了幾十年都沒搞成受控核聚變,一家初創憑什麼說自己行?
宇宙中十大不可思議事件!科學界都被震驚了,最後一個太恐怖
科學家設想用彗星撞擊火星,以此造出海洋,該想法得到科學界認可
科學界無法解釋的死亡幽潭,卻引來眾人爭先恐後跳下去
對於眾說紛紜的恐龍滅絕之謎,科學界流行著這幾種假說
科學界都無法解釋的死亡幽潭,卻引來遊客爭先恐後跳下去
在轉基因大豆中發現「不明病原體」在科學界的影響有哪些?
科學界已經方了 「吃巧克力減肥」竟是惡作劇!你被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