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在墓地上俯瞰伊格盧利克。將死者埋在村子最高處是因紐特的傳統,他們的靈魂就會一直關注著這片土地。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安﹒卡尤塔克(Ann Kayotak)帶著兩歲兒子走在伊格盧利克的大街上,從村裡唯一的商店裡返回家中。由於海水結冰超過九個月長,所有物資都由飛機帶來。新鮮的產品並不便宜,一個紅辣椒要花費14美元(約合人民幣87元)。集裝箱船每年會運送一次例如船和雪地摩托這樣的大件物品到此。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北極熊不斷給村子帶來威脅,特別是在秋天大海結冰之前。這個時期,北極熊很難捕食,它們就來到村子裡覓食。殺了這隻熊之後,三個男人不到十分鐘就可以處理這樣一隻熊。肉留給村裡,皮要上交給加拿大政府,熊身上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浪費。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孩子們萬聖節進行「不給糖就搗亂」遊戲。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村子周五或周六晚上在社區會堂為孩子舉行舞會。有時沒有年齡限制,有時限制在13歲。飲酒是嚴令禁止的。對小孩子們不耐煩的西蒙(左)和坦納(右)來到大廳閑逛。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21歲的保羅﹒喬希﹒庫那科(Paul Josh Kunuk)在試穿父親過大的西裝,為自己的高中畢業典禮做準備。在伊格盧利克只有25%的孩子能夠畢業,村子裡也並沒有足夠崗位。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40歲的保羅像被困在了家中,他不斷舉著望遠鏡查看海冰的狀況,看是否有人出門打獵。他熱愛狩獵,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出門到冰面上去。如今他正教授兒子如何打獵,並使自己遠離麻煩。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狩獵是種社會活動。保羅(右)、所羅門和彼得在伊格盧利克西部打獵。他們在外一直互相幫助。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五天的狩獵,他們只捕捉到兩隻海豹。迪安(左)和保羅正分享一隻剛剛獵捕的海豹。狩獵中最好的一部分就是在獵物身體仍溫熱時吃它的肉。他們什麼都吃,包括舌頭,但他們最愛的部分是腦子和眼球。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他們處理完海豹後,這裡什麼都不剩了。肉被吃光、皮拿去做衣服、骨頭制工具。

實拍北極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多數物資靠飛機,只能捕食海豹

他們把運輸用的小船轉移到別處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海平面上升致水土流失,小島居民食物缺乏只能捕捉海龜為食
海平面上升致水土流失,小島居民食物缺乏只能捕海龜為食
實拍婆羅洲島居民生活,吃住都在海上,整日享受海鮮盛宴
巨大鱷魚跑進居民生活區找食吃,眾多漁民費力將其捕獲
實拍關島土著居民的日常,廚房裡用大坑做飯
曾經是中國附屬國的越南,經濟發展不斷,但當地居民生活水平一般
直擊北極圈的居民生活,這種常見蔬菜當地賣出天價
不一樣的人生,生活在極地嚴寒的北極圈附近的居民們
實拍越南人民的真實生活,鐵道貫穿居民區,美女養眼
澳大利亞河灘出現大量「免費美食「,當地居民只能看不能撿
此國靠鳥糞發大財,居民生活國家負擔,工作就是吃喝玩樂
遊客海邊發現大量不明生物,當地居民卻「視而不見」
遊盪在澳大利亞居民身邊的大型野生動物,這就是你羨慕的生活?
北京大郊亭社區居民活動中心,地下室變身高品質公共活動空間
地殼運動後小島暴露大量寶物,附近居民經常在此尋寶
遊客拍到河灘出現大量「免費美食」,當地居民卻稱只能看不能撿
少數民族靠吃蟒蛇生存,居民徒手就進洞進行抓捕
實拍美國油氣基地居民的生活,有人徹夜狂歡被開除
實拍私人飛機數量最多的鄉鎮,跑車只是居民的短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