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88歲老人無償捐出32箱集郵文獻 收藏近70年

88歲老人無償捐出32箱集郵文獻 收藏近70年

來源:遼瀋晚報


原標題:88歲的他捐出32箱集郵文獻


88歲的瀋陽集郵達人黃定遠把他多年收藏的442種、共4695份集郵報刊文獻,無償捐給遼寧省直老年集郵協會。說起自己將近70年的集郵經歷時,黃老對於郵票的熱愛溢於言表,在他看來,集郵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愛好,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8歲老人無償捐出32箱集郵文獻 收藏近70年



黃定遠講述他的集郵故事。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首席記者王冠楠攝


用時兩個月 整理4695份集郵報刊

在遼寧省老幹部活動中心舉行的一次集郵展覽中,88歲的集郵達人黃定遠不僅帶來了具有紀念意義的郵票與郵友分享,還捐出了他心愛的集郵報刊文獻。


對於資深集郵愛好者來說,不少人都喜歡寫關於集郵、郵票、集郵活動的文章。黃定遠也喜歡寫郵文,有六百餘篇郵文發表在中國多家集郵報刊。他收集的這些集郵報刊文獻,除了報社寄給他的報刊,還有很多是各地郵友把自己所在地的集郵報刊寄給他。多數報刊只供內部交流,不能花錢訂閱,所以能收集到442種非常不容易。


看到身邊不少協會會員喜歡閱讀集郵報刊,黃定遠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把自己手中的集郵報刊都整理出來,無償捐給遼寧省直老年集郵協會。


「我覺得這些資料光我自己和家人看還是傳播面太小了,我得讓更多的集郵愛好者看到。」帶著這樣的初衷,黃定遠開始了他的龐大的整理工程。


他把4695份資料逐一整理出來,查明其發行單位、所在地區的郵政編碼,按照編碼為序,最終列印出長達10頁的報刊清單,分成32個紙箱裝好,標明省市地區,就是想讓郵友看的時候方便查找閱讀。

這樣細緻而又繁瑣的工作,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更別說對於已經88歲的黃老。戴著老花鏡,黃老每天至少要花五六個小時,每天除了新聞連電視都不看,就這樣足足工作了兩個月。


當黃老整理的32箱資料整齊地擺放在現場時,郵友們都被這壯觀的景象震撼了,紛紛和黃老拍照留念。


遼寧省直老年集郵協會會長王達文、秘書長趙志春由衷地向黃老表示感謝和敬意,他們表示會充分珍惜和利用這些資料,讓更多的郵友看到。


集郵近70年 常聯繫郵友400餘人


今年88歲的黃定遠家住在瀋陽市于洪區,21歲以前他生活在上海,21歲以後到東北工作生活。

1946年,黃定遠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看到班級同學有人收集建築郵票,他覺得這個愛好很好,還能有利於學習建築,於是也開始集郵。「我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只能集一些信銷票、蓋銷票,和同學相互交換郵票,後來工作之後才開始買郵票。」


通過集郵,黃老結交了很多好友,遍布全國多個省市,經常通信的就有400多人,這其中不僅有與他年齡相仿的集郵愛好者,還有小學生、中學生、邊防戰士。


「每個月我要發五六次信,每次大概是30-60封信和明信片。每次從信箱取回信後,我都會逐一閱讀。」黃老說,他幾乎每天都要寫信,寫信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即便在工作最忙的時候,他也會抽出時間。


前些年的一次集郵活動,讓黃老和通信二十多年的郵友終於有機會見面了。「當時大家都很激動,這種友誼是很深厚、很淳樸的,大家通過集郵增進友誼,是酒肉朋友比不了的。」黃老說,這些年有郵友特意到瀋陽來看他,還有願意幫他出書的。

集郵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是集郵的樂趣所在。從1947年開始收集郵票,黃老已經收集郵票將近70年了。黃老每年都要花個五六百塊錢訂五套郵票。現在,黃老家裡的郵票裝了兩個柜子,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到底有多少張他自己也數不清了。說起自己買的這些郵票,黃老說,最便宜的郵票只有4分錢,最多的一次是花了六七千塊錢買了一套外國郵票。


他拒絕了 拿彩電換猴票的人


在黃老收集的眾多郵票中,生肖猴票和簪花仕女圖郵票都很有故事性。


提到猴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它超高的價格,然而對於黃老來說,他得到猴票那會兒,還不是現在這樣的珍稀品種。


「我的猴票不是買的,是我參加一次集郵展覽時獎勵給我的。當時猴票很便宜,面值只有8分錢。十年後,曾經有一個人願意用大彩電來換我的猴票,當時有彩色電視機的家庭還是比較少的,我家裡也沒有,但是我還是很堅決地拒絕了他。」黃老說,猴票對他而言比彩電更有意義。


為了買到心怡的郵票,黃老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也常會排隊去購買。


1984年3月,唐代名畫《簪花仕女圖》發行郵票。黃定遠早上5點多鐘就冒著寒風出門,坐最早一班公交車。可是到了郵票公司,他卻發現已經有十幾個人排在前面了。


「當時很緊張,擔心買不到,因為這款郵票在發行前就有很多人關注,而且我還特別喜歡。」黃老感慨地說,好在出門早,要不然真就買不到了。


「我不抽煙、不喝酒,衣服什麼的我從來都是買普通的,也不追求名牌。」黃老說,自己的生活一直比較節儉,最大的開銷就是郵票,但他也從不會花大價錢去買郵票。


黃老說,集郵的人有兩種,一種是郵商,只是單純為了掙錢的商業行為,另外一種是純粹的集郵愛好者,集郵的最高境界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一套郵票 就是一本小百科全書


隨著時代的發展,郵票的使用率越來越少,甚至有人懷疑郵票會被淘汰、退出歷史舞台。


面對這樣的觀點,黃老並不贊同。「現在由於通訊的發達,老年人也都會用簡訊、微信,郵票作為郵資憑證的功能在逐漸消失,但郵票不會消失,郵票本身的文化底蘊不會消失。作為小型文物、小型藝術品,郵票的價值仍未消失。」


郵票是藝術珍品,是時代的烙印,一枚郵票從圖案內容、意義和審美,到設計及歷史背景、印刷過程以及製版技術等方面,無不體現著人類的智慧。


「有人說,郵票是小型百科全書、小型藝術品,因為有一些名畫,大家根本買不起,也不知道去哪兒能看到,就好像我之前提到的《簪花仕女圖》。但是因為有了郵票,就會有很多直觀的了解。」黃老說,特別感謝郵票帶自己長了見識。「中國的郵票設計、發行都是很嚴格的,收集郵票的過程本身就是欣賞、學習的過程。」


每一套郵票發行時,黃老都要研究為什麼要發行這套郵票、有什麼背景。這樣積累下來,在集郵的過程中就學到很多知識。除了喜歡收集建築郵票,黃老還喜歡收集人物郵票,偉人、名人、科學家的他都喜歡,收集這些郵票的過程讓他了解了很多歷史。


說到集郵的好處,黃老還特彆強調「陶冶情操」。欣賞那些五光十色、多彩多姿的郵票,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其次可以增長知識,郵票是知識的寶庫,每一枚郵票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接受採訪時,黃老總是微笑著,聲音洪亮。已經88歲的他,除了集郵還喜歡唱歌,現在仍是社區藝術團的男高音歌手。他笑著告訴記者,集郵對於他而言,有利於健康長壽。(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首席記者王冠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燦爛.怒放」即將登陸深圳e當代美術館!
孫中山紀念郵品收藏日趨火熱
選一把好泥做的紫砂壺
星月菩提盘花了怎么办
老鐵壺的十年收藏路:見證國內老鐵壺收藏崛起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F-15戰機掛彈掛副油箱集體起飛:據稱駐日美軍也全體升空
用家家樂蒸箱集成灶,蒸出「秋意香」
蒸箱集成灶有什麼優點?蒸箱款集成灶成為流行新趨勢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