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為核戰爭設計的坦克:四條履帶,飛碟形車身!
279項目核戰坦克是由位於列寧格勒的基洛夫(Kirov)工廠設計師托洛亞諾夫( L. Troyanov)在1957年所研發的原型坦克。主要負責攻堅以及反碉堡作戰,發動地面攻擊時能夠支援反裝甲任務,乃至核戰爭條件下的坦克作戰。
它厚達305毫米的炮塔正面裝甲(車體正面裝甲也厚達269毫米)足夠擔任起任務的「楔子」。也就因為如此,它被蘇聯軍方歸類為最高指揮層級(軍級)的預備武器。
大部分坦克車體的設計多半是稜線多過圓弧,279坦克卻用整圈較薄的橢圓形防盾包圍住車體,像一個「大飛碟」。這一方面用來對抗成型裝葯(HEAT)彈頭,讓彈頭的金屬噴流在穿透防盾後不會直接對車體造成損壞;另一方面就是當核子武器引爆後所形成的衝擊波與暴風侵襲而來的時候,由於渾圓的外觀降低了重心,以致於衝擊波與暴風在279坦克的表面無法獲得有效的施力面積,因此降低一般坦克會因為無法抵抗衝擊波與暴風而翻轉失事
M-65主炮還搭配傳統光學與雷達測距儀,加上一具自動導向系統(如果目標在視野範圍內但是不在瞄準位置上,這個系統會自動修正主炮進入射擊瞄準方位)以及L2夜視/紅外線儀。
279項目坦克的缺陷也很明顯:如行動裝置的結構複雜,造價極其昂貴(本人認為正是這兩點最終宣判了它的「死刑」,此時的蘇軍,提倡的是快速消費品,而非連數量都無法滿足、造價十分可怕、又無法大量生產的未來武器),車內空間狹小,內側履帶和負重輪維修困難,甚至連乘員上下車也很費勁。
車體內部還設計了很多夾層,填充防輻射物質可以有效將貫穿力極強的快中子轉化為慢中子。這個橢圓形防盾是由許多弧形呈梯狀的結構夾雜不等的厚度與傾斜度的鑄鋼所構成的。
至於整個炮塔也是以鑄鋼構成龜甲型的設計,加上呈70°抗成型裝葯彈頭的防護片,並且在炮塔與車身的接合處也加以保護,一般武器難以貫穿。
279坦克是個巨炮主義的代表,採用130毫米60倍徑的M-65主炮。M-65主炮同時還搭配一個半自動裝填器,畢竟130毫米炮彈的重量不是開玩笑的,同時也能精簡人力;更重要的是在半自動裝填器的協助下M-65主炮射速可高達5~7發!
由於四條履帶集中並且均勻分布60噸重的車身以及炮塔,以致於279坦克的接地壓力居然不可思議地不超過每平方厘米0.6公斤(M1艾布蘭坦克的接地壓力還高達每平方厘米1.06公斤),而且平整非舟狀的履帶設計讓整體重量均勻地分攤在各種地面。
279坦克採用2DG-8M 16汽缸引擎,馬力值可達1000匹,能夠讓60噸的車身維持在每小時55公里的速度,並且在一次加滿油之後行駛300公里的距離。
279項目重型坦克僅制出樣車,目前這輛珍貴而奇特的坦克樣車存放在俄羅斯坦克博物館。國外有評論家認為:「只有在科學幻想小說里才能看到這樣的坦克,它是『明日戰車』。」279項目坦克,儘管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但設計人員的大膽探索與創新精神,還是難能可貴的。



TAG:軍中三劍俠 |
※坦克車,裝甲車和火炮是陸戰的強大的兵器
※用坦克和飛機引擎改裝的消防車,簡直就是滅火屆的哥斯拉!
※重型核戰坦克 前蘇聯為了核大戰異想天開設計的一種四條履帶怪物
※全球第一款隱形坦克履帶都能隱身 車體設計類似於飛碟
※史上最牛消防車!戰爭武器的結合體,由坦克改裝用飛機引擎滅火。。
※對裝甲戰車設計和製造的執著和堅定,只服德國:「豹3」主戰坦克
※專為喵星人設計的摺疊紙板坦克、飛機、貓窩……
※坦克底盤改裝的裝甲運兵車,威武霸氣,像極了移動的碉堡!
※二戰最奇葩三件事:坦克炸潛艇,單營挑航母,騎兵敢刀劈坦克!
※二戰最有名的裝甲戰鬥車,是德國研製的最後一種坦克殲擊車
※揭秘,二戰時期移動的城堡:坦克的剋星,水泥方陣!
※揭秘:蘇聯曾研發,裝備四履帶的「怪物坦克」,戰鬥力怎麼樣呢?
※能秒殺坦克的空降戰車:竟裝備航天級設備!
※一次可容納一個標準陸戰營,和幾十輛戰車,和各種坦克!
※反坦克步槍,射擊裝甲目標的專用槍械,舊稱戰防槍
※俄研發的這款戰車反坦克版:裝備制導導彈系統,讓美日膽寒不已!
※現代裝甲列車載二戰美坦克炮作戰:還能防反坦克導彈
※有了坦克與步兵戰車組合,重型裝甲車有什麼用?
※戰場上的「幽靈騎士」!二戰最強坦克獵手,帝國機械鐵騎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