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吃什麼 體寒易痛經多病就該怎麼吃
不少人有體寒痛經的習慣,甚至在秋季氣溫降低的時刻便已經開始畏寒、手腳冰冷。體寒的女性不僅容易發生痛經情況,還易生病、睡眠差、皮膚粗糙。所以面對體寒也要積極的調理。對女性來說體寒的調理方法分為經期和非經期,下面小編和大家一同來了解體寒的癥狀以及體寒該吃什麼?
引起體寒的原因
1.身體的血液循環差
當身體內的臟器開始衰老,如心臟功能的衰退會讓血液無法滿足人體每一部位的需求,自然會發生畏寒現象。而貧血、血液循環差等同樣會導致人體末肢的循環差,繼而引起畏寒現象。
2.身體的陽氣不足所致
在中醫看來陽氣是維持生命的基礎,具有溫養身體、推動氣血運行、保護身體防病等作用。當人體陽氣不足時,便會出現畏寒、體寒等現象。甚至中醫認為陽氣不足還會出現疼痛現象。
3.疾病導致
所謂久病體虛,長期患病人群容易發生陽氣不足、氣血不暢現象,因為疾病對人體的過度耗
損,又沒有及時調養身體,自然會引起體寒現象。
4.後天的飲食導致
首先,後天的不良飲食習慣,如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偏食、節食等,一方面容易傷害胃腸道,另一方面導致人體的熱量不足、出現亞健康等。
其次,情緒不良、愛煙酒、不運動等習慣同樣會引起體虛畏寒。
體寒的癥狀分為哪些?
體寒的癥狀會因為輕重程度的不同,在人體的表現也不同。
1.不宜察覺的輕度體寒
輕度體寒一般表現為手腳畏寒、身體怕冷、痛經、面色沒有光澤、容易疲勞和關節易酸痛。當然這些現象並不是全部都會出現,正因為這樣,體寒才容易被忽視。
2.中度體寒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
中度體寒癥狀所引起身體的不適會認為是其他疾病所致。常出現口腔疾病、便秘、月經不調、皮膚乾裂等,尤其是腳部的皮膚更容易發生乾燥開裂現象。
3.容易導致疾病的重度體寒
當體寒嚴重時會引起身體的疾病現象,如發生尿頻、尿不盡、水腫、肢體麻木、胃腸道不適、食慾下降和精力差等。
所以,體寒帶來的不僅僅是畏寒怕冷那麼簡單,還可能會引起身體的疾病現象,那麼面對體寒還如何調理了?
體寒該吃些什麼?
1.玫瑰加紅糖
玫瑰加紅糖製作的美食十分適合經期的女性飲用,玫瑰花有理氣解郁、活血、散瘀和調經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女性經期因為體寒出現的痛經、經血不暢和心情鬱結。而紅糖一直是女性經期不可少的保養品,可溫暖身體,改善乏力現象。
2.當歸燉雞
在煲雞湯時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當歸、桂圓、紅棗和枸杞等,具有多重的養生功效。首先,雞肉的脂肪含量低而富含蛋白質,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蛋白質。同時,經常喝雞湯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其次,當歸可以補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能調理體寒引起的氣血不暢現象。同時其中的紅棗、枸杞、桂圓等有補血、益氣等作用。
3.生薑紅糖茶
體寒人群容易因為受涼而感冒、腹痛,一般在秋季的早晚容易出現腹痛現象。通過飲用生薑紅糖茶可以改善這一類現象。
生薑有溫通驅寒的作用,除了可以調理風寒感冒之外,還可以改善受涼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和噁心。
4.党參紅棗茶
党參紅棗茶的製作採用党參、紅棗用開水沖泡,適合調理體寒引起的脾氣虛、懶言少語、手腳冰涼等。其中的党參是補氣藥材,對於氣血兩虧引起的體寒十分有效。
體寒的日常養生方法
1.泡腳
體寒常常會引起四肢的血液循環不暢,而為了改善這類現象,可以通過泡腳來養生。泡腳可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改善體寒引起的腹痛、關節痛等。
2.避免生冷食物刺激
生冷食物的刺激會加重體寒現象,如加重腹痛、腹瀉等。
3.艾灸
艾灸既是治病方法又是保健方法,同時還被中醫看作溫補方法。通過艾灸可以驅寒、暖腹。所以,體寒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調理方法。
結語:體寒的出現其實和很多因素有關,但不管哪種因素導致的體寒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引起身體的不適現象。上文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體寒的原因,以及調理體寒的食物和養生方法。希望通過這裡的了解,體寒的朋友可以學會正確的驅寒。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TAG:搜狐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