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中国第五大发明」,骗了多少国人?
图:王洪成当众表演「水变油」
文 | 谌旭彬
最近,围绕着量子卫星「墨子号」,出现了一些争论。支持者认为此举「震动世界」,反对者则嘲笑其或许又是一次「水变油」骗局。量子卫星的事情很高深,非专业学者不能窥其堂奥,本文无力涉及。惟「水变油」这场20年前举国震动的科学闹剧,似尚有略作回顾的价值。
一、《经济日报》大赞「水变油」,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自「四大发明」之说普及后,国人一直在努力寻找「第五大发明」。有人说是「汉字」,有人说是「针灸」,有人说是「陶瓷」,有人说是「杂交水稻」……但在1993年,这项殊荣属于王洪成和他的「水变油」——据王本人介绍,只要把一种特殊的母液,按1:10万的比例加到普通的水中,配制成「水基燃料」,即可用这种燃料代替汽油用于发动汽车,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
该年1月28日,《经济日报》刊登了一篇4000余字的大半版文章,热烈称赞王洪成的「水变油」技术:「王洪成的发明对奔小康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对被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所困扰的整个人类意味着什么?有专家说‘无论用什么溢美之词都不过分’,而其中情绪较冷静的人的声音,则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了。」并质问国人:「为什么1983年就问世的发明成果,9年后的今天仍未正式传入使用?为什么如此重大、足以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和人类文明运行轨道的发明,至今未能得以推广?……广大读者也许能提出十万个‘为什么’。」「晚一天开发王洪成的发明成果,人类就多一天犯罪。」
在《经济日报》之前,「关于王洪成骇世惊俗的发明,大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到哈尔滨日报、大连晚报, 已有不下十几家新闻单位进行过或多或少的报道。」其中,无疑以《人民日报》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力为最大。1992年8月14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文赞扬王洪成:「哈尔滨科学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师、青年发明家王洪成近几年获得5项国家专利。他发明的膨化燃料等技术,已被应用到汽车运输等行业,经测定,节油率为44.84%,节能效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2年12月13日,更是在第1版刊文高度肯定王洪成的「油变水」技术:「一种高效廉价的水基膨化燃料最近由国防科工委高级研究员王洪成研制成功。10毫升这种膨化药剂加一吨水经40秒种反应后,就可变成一种新型高效燃料,经鉴定,其热值可达16410大卡。」
图:王洪成当众表演「水变油」
二、「水变油」这套把戏,王洪成竟然玩了10余年,玩到举国皆知
王洪成系哈尔滨人。据当年媒体的报道,其家中「祖孙三代没出过文化人」,王本人「因为淘气和考试不及格,总共上了四年小学却被开除了两次。唯一能证明学历的初中毕业书,还是他辍学养猪用猪肉在老师那儿换来的」。那么,他为什么能发明「水变油」呢?媒体当年的报道解释称:「他从书本上得知,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那么,为什么不能让二者在不分解的情况下直接燃烧呢?」
稍有常识者,当不难发现王洪成「理论」的荒谬之处。但这种荒谬的「水变油」游戏,自1984年开始,至1996年止,王洪成竟玩了10余年之久;而且裹挟了大量的学者、媒体、企业乃至政要共舞。仅就媒体而论,在1992-1993年间,至少有80家以上的中央、省市报刊称颂过王洪成,说「他的出现,把人类历史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洪成时代开始了」、「上下数万年的发明都不如王洪成的发明伟大」……
王洪成多次当着各级领导、媒体记者现场表演「水变油」,是其骗局得售的核心。2009年,原国家体委主任、少将伍绍祖,还曾如此回忆道:「水转化为油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亲自去了王洪成那里三次,非常仔细地看了。我自己拿个大瓶子接了自来水,喝了一口,然后一直拿着这个瓶子,让人往里面放了一滴催化剂,最后全部变成了油,全部烧掉了。这些都是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也许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科学领域。」其实,伍绍祖所见到的现象,据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介绍,至少有四种「小戏法」可以实现。
80年代,王洪成曾两次进入「秦城监狱」。一种说法是:1984年某中央领导看了他的现场表演后,责成有关部门将事情搞清楚,王被请到北京,交由国家安全部看管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王的调包手法败露,被送入监狱。1985年出狱后返回哈尔滨,不思悔改,继续行骗,「哈尔滨市公安局的某些领导,甚至黑龙江省的某主要领导也相信了他的发明,同他合作」,1987年10月,王因行骗再次被关进秦城监狱。另一种说法是:1986年某中央首长出访朝鲜,顺路视察黑龙江,得到关于王的汇报,遂指示将其送往北京进行科学鉴定。王到京后,先是以「让我交出配方,至少要给我一个部长当当」为由,回避鉴定;后实在回避不了(承诺若配方属实即成立第二能源部让他当部长),王只得溜回了哈尔滨;北京方面又将其再接回北京,安置在秦城监狱做实验,以防脱逃;王实验中的调包计,因监狱的摄像头而暴露。考虑到国家计委某领导在1987年前后曾拨发给王60万元实验经费及一辆豪华皇冠汽车,并答应为王专门成立国家新能源开发局,绕过正规的专利实审破例为其发放专利证书(王只愿表演不肯实验),作为王交出配方的补偿;且王秦城监狱所呆时间很短,秦城监狱亦非普通诈骗犯短期服刑之地,第二种说法或许更为可信。
80年代两次进京「鉴定」失败,王洪成的骗局却仍能继续扩张影响力,与学术界的推波助澜也有极大关系。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曾组织过一个水变油的鉴定会,该校校长和党委书记先后两次给中央领导写信,坚称水变油是可信的。大庆石油化工设计院也是王洪成的坚定支持者,该院不但组织了8位专家签字寄报告给中央和国务院,为「水变油」的真实性背书,还于1985年与王洪成合作成立「庆滨公司」。
至于王洪成为何能在1992年两登《人民日报》,并在1993年引发媒体的报道热潮,限于公开的材料有限,目前尚不得而知。1999年,何祚庥曾在一次报告中提到:自己1993年撰写了批评「水变油」的稿子,《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都不愿意登。1992年底国务院某领导已有批示对「水变油」一事「不要再折腾了」,公安部于1993年1月19日也已发出《关于立即停止对王洪成「水基燃料」的宣传等事项的通知》,但1月28日《经济日报》仍「顶风」刊文盛赞王洪成的「水变油」乃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且言辞间似对这一停止宣传的通知颇多不满(内有「为什么如此重大……的发明,至今未能得以推广?」等质问之语)。故何祚庥感慨:「中央领导批示了以后也没有管用,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组拍了批评‘水变油’的电视节目,有长的节目,也有短的节目,但是各位可以看,没有一次播放出来,原因呢?当时负责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同志看见这样的节目就否决。」
图:王洪成一度是各省市地方政府极受欢迎的座上宾
三、「水基燃料」不敢投产;「膨化燃料」乃大跃进「燃油掺水」的变种
要识破王的把戏很难吗?其实也不难,甚至不需要化学知识,而只需要一点基本常识。如1992年时任劳动部部长阮崇武给国务院某领导的报告所言:
「王洪成以水代油的事,早在1985年冬天我到公安部工作时,受××同志委托去看了他的‘表演’,当时我就明确表示:只要他真正投产,哪怕是小批量的,也就用不着谁去批准,赚钱就是了,什么问题都将不存在。但多少年来,他只是到处跑,请名人看‘表演’,住在宾馆、白吃白喝,当时并非强迫他交出药方,我也曾帮助他申请专利,以便保护,但他假装受伤,不肯去做科学的检验。他的‘表演’疑点甚多,也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柳随年同志曾作过不少努力,但成效不大。对这件事,我觉得不必大动干戈,也不必非要领导批示,只要他开始小批量投产,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但我估计他是不肯的。他仍会到处造奥论,找名人‘表演’骗吃骗喝混下去。」
王洪成的「水变油」(水基燃料)确实从未投产。从1993年前后开始,王四处兜售、忽悠他人「建厂生产」的是一种所谓的「膨化燃料」。这种「膨化燃料」,不过是「大跃进」期间放过的卫星「燃油掺水」的变种而已。当年放「燃油掺水」卫星的地区,主要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变油」的惊天骗局发源于黑龙江,并非偶然)。黑龙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柴油中掺水,再往其中加入肥皂等乳化剂(王洪成选择的乳化剂也是肥皂),搞了一段时间的节油卫星,但很快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节油效果,而且肥皂之类的碱制品对发动机部件的腐蚀严重,尤为得不偿失(王洪成提供的「膨化燃料」,也腐蚀了哈尔滨很多汽车的发动机)。故建设兵团较早停止搞「燃油掺水」,不过「技术」仍流传颇广。
图:哈尔滨公交车使用王洪成的「膨化燃料」,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受腐蚀损毁严重
四、「民意」曾高度支持「水变油」;1997年,王洪成被判刑十年
有资料称,1993年《经济日报》刊文赞誉「水变油」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之后,「中央信访办收到全国20多万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的来信,请求中央支持这项伟大的发明」。齐敬思也回忆:「一些机关团体、企业和部队都向该项目投资,以期获得巨额的利润。笔者当时在石油工业部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每天接到多个电话,有的是询问此技术的情况和特点,非常有兴趣;有的个别人甚至用极为强硬的口气质问:‘海水都能变石油了,还要你们那些油田和石油工业部干什么?’使笔者哭笑不得。」(11)
尽管「民意」若此,1995年,王洪成的骗局还是终于走到了尽头。该年春,41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议案,要求:1、由国务院委托成立调查组,「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共有多少地区‘开发’‘水变油’项目、投资建立‘水变油’厂?现状如何?」2、各地方部门须配合调查,「此项调查应包括用‘肥皂类物质’制作的水油乳状液(‘膨化燃料’)的生产使用情况,特别要由专业管理部门检验此类‘燃料’对引擎等机件的腐蚀情况及其严重后果。」7月,中国化学会发布声明,强调「中国化学会从未组织任何人代表本会或分支机构支持和参与‘水变油’的测试、考察与见证」,「今后,中国化学会的成员不得以本会或分支机构的名义支持‘水可以变成油’或类似的所谓‘声明’,也不宜用成员的名义支持此类活动。否则,责任自负」。(12)同年,有记者披露王洪成诈骗4个亿,很多人因受骗投资破产跳楼自杀。年底,国务院与中央政法委等相关部委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听了有关单位介绍情况,最后一致同意把王洪成抓起来,认为王洪成的确是个骗子,的确是个坏蛋,该抓,马上动手。」(13)王随后以「经济诈骗」的罪名被逮捕。
具体犯罪问题,被交由黑龙江省公安厅和哈尔滨市公安局侦办。「根据公安部通报的情况,已有十几个省上百家单位上当受骗,调查工作量将会十分浩大。加之王洪成在经济活动中以合法的身份出现,得到了许多地方单位领导的支持;……案情十分复杂。」最后的侦查仅「从中选出三件王洪成犯罪比较明显的线索作为主攻方向」。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14)所谓的「中国第五大发明」,至此终于结束了其长达十余年的闹剧。不过,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网络上鼓吹「水变油」并非伪科学,实在可叹。
图:王洪成在法庭上接受审判。除「水变油」外,王还曾一度宣称自己发明了「永动机」
注释
吴红博、刘东华,《水真能变成油吗?——记民营企业家王洪成与他的发明》,《经济日报》,1993年1月28日。《青年发明家王洪成获五项国家专利》,《人民日报》1992年8月14日。《一种新型高效燃料问世》,《人民日报》1992年12月13日。吴红博、刘东华,《水真能变成油吗?——记民营企业家王洪成与他的发明》,《经济日报》,1993年1月28日。《敢问天地人 谁来解救人类困境》,《新青年》1992年第11期。伍绍祖,《伍绍祖文集 人体科学卷》,人民出版社出版,P296。郭正谊,《水变油骗局的破产》,收录于:中国科协伪科学典型案例调查课题组编,《中国异常现象研究与「三W」真像》,1999。前一种说法,参见:涂建华,《中国伪科学史》,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P173。后一种说法,参见:张东煜、新竹/编著,《科海求真郭正谊》,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P124-126。何祚庥,《在京西宾馆的报告》,1999年7月26日。收录于《我是何祚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P20-27。李汾,《「水变油」骗局大败露》,收录于:中国科协伪科学典型案例调查课题组编,《中国异常现象研究与「三W」真像》,1999。孙智斌,《我所经历的「燃油掺水」实验》,收录于:郭传杰、李士/主编,《维护科学尊严》,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P33-39。(11)齐敬思,《技术秘密及专利知识问答》,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P168。(12)郭传杰、李士/主编,《维护科学尊严》,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P40-42。(13)何祚庥,《在京西宾馆的报告》,1999年7月26日。收录于《我是何祚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P23。(14)韩宝忠,《「水变油」疯狂大骗局的破灭》,《人民公安》2012年第1、2期。





TAG:短史记 |
※号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竟是愚弄了国人十几年的惊天骗局!
※麻药是韩国人发明的?我们原来被大长今骗了这么多年!
※世界上第一支睫毛膏生产者,最近又有新发明!
※古人的智慧真的这么强大?两千年就发明了计算机
※8年前的今天,两个月就可以掌握的神奇速算法的发明人史丰收去世
※纪念圆珠笔发明者117周年诞辰,谷歌又有新花样了
※朱元璋没读过书却发明了一套命名系统,用了700多年现还在用!
※人类史上最原始的9大发明:最后一项成为亮点
※惊艳!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 他们还在传承!
※侵华日军发明的10大酷刑都有啥?名字很奇葩 手段残忍无比
※古代亚洲10个「不起眼」的伟大发明 永载人类史册!
※这位中国皇帝从不纳妃,还发明了一件现在每天都会使用的东西
※18个让你想生二胎的伟大发明
※美国人发明的汽车旅馆在台湾得到发扬光大,成了娱记最喜欢的地方
※共享单车是中国“发明”的?这几个“洋牌子”早就有了!
※惊叹连连:改变生活的十大重大发明
※此暴君每天杀一人,发明的铁梳子酷刑完胜炮烙
※活久见!这个能吃的勺子被1500万吃货疯抢,但发明它的人却说是为了干掉全球垃圾?
※此人20岁被抓去做奴隶,36年后建国称帝,还发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