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清代乾隆朝皇帝御用大阅佩刀(复刻品)


雁翎刀形,刀刃,刀鞘,刀柄几乎平直。刀身开双血槽,直汇刀尖,大马士革钢质,极其精纯。装具鎏金,镂空浮雕缠枝花卉纹饰,镶嵌绿松石及红珊瑚,工艺精细,叹为观止。刀鞘蒙绿色鲨鱼皮,刀柄缠绿丝。 吞口处雕刻五爪金龙,和背衔金龙,工艺更精美,豪华。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皇帝御用佩刀,此刀原物亦是代表了中国古代佩刀的最高水准。2002年4月在香港佳士得公司拍卖,2005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公司再次拍卖,终于回到中国人之手。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北方有佳人


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此物长不足三尺,没有刀鞘,刀把也不知去了何处,仅剩下护手和其他两件柄装孤零零晃在刀茎上。再看刀身,通体锈蚀,黄中透黑,实在不算夺目。不过,比较特别的,是刀背上横雕了一条完整的行龙。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二楼刀剑馆里正中央扇形排开一片中国宝刀,最中间一把的刀身与作者家里的那龙脊刀一模一样,雁翎刀形,长身宽刃厚脊,双血槽贯穿通体直汇刀尖,流畅规整,气势恢弘。


刀体黝黑发亮,表面无数金点闪动。刀背上巨龙整雕岸卧,龙首瞠目、傲吐威严,龙鳞逶迤至护手处,绵延划一,每片上金点内外环绕。吞口处更是錾刻了一条穿枝金龙,须发精细、律动如生,镂雕出的锈蚀已经被基本清净掉,更显出刀工精湛苍劲,而原来混浊一团的龙爪已经被分离,细数是五个分支,原来竟然是一条五爪金龙!作者虽然对古代文饰并非精通,但还不乏起码的常识,这柄残旧的清代古刃居然是九五之尊的御用宝刀!虽然其原先整体的鎏金已大部分脱落,但也可以想见其本来非凡的丰采。。。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没过几天后,作者立即动身到北京。伫立在军事博物馆二楼的橱窗前,我充满了激动、懊恼、不解和悲忿——激动的是一把非常类似的龙脊宝刀被竖立在七把中国刀剑之正中,其镇馆之刀的地位昭然若见;懊恼的是这把刀的品相可要比作者的残刀完整得多,不仅装饰上的黄金基本被保存下来,而且还有完整的刀柄和镶嵌的部分宝石,虽然刀鞘也遗失了;不解的是此刀的说明仅有「宝刀」二字,而右边竟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藏刀和清末民间制造的福寿剑(就是现在市场价也不过数百元),左侧最边的一把根本就是西方的炮兵重剑,这种鱼龙混杂的搭配实在是不伦不类到了令人苦笑不得的境界;而最让作者悲哀和忿怒的是如此的国之重宝不仅已经长期无人打理,再蒙锈尘,而且居然是用两截铁丝草草固定的!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其后的一年间作者多次回到军博,试图找到这把刀的背景,哪怕是蛛丝马迹,奈何毫无结果。而与有关人员交涉此刀的陈列,结果也不得而知。「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强汉、大唐的气魄,确实久违了!而康雍乾盛世的雄壮,也就也这么「岁将零」,「静烽燧」了吗! 「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张孝祥《六州歌头》中南宋的偏安羸弱,难道已经被国人忘却了吗?几经失望后,作者把这柄自名为」神龙」的宝刀从架子中取下,用塑料袋封好,抽取真空后放入锦盒,锁进厚重的保险柜。极偶尔的时候会遇到不好过的坎,深宵独醉时,作者会把它请出来,平放在擦拭干净的案台上,但并不开启透明的包装袋。左手轻轻地抚摩着残缺不平的刀身,右手举起水晶酒杯,愿我们是彼此的伯乐,而他是支撑作者坚强的钢筋铁骨。尘世之间,难有真伯乐,在市井中偶遇,在黑夜中相知,已胜却人间无数。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法国,巴黎荣军院中的法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兵器馆的尽头,就是最著名的东方馆,据说那里收藏着清代中国皇室的宝物。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御用刀剑,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皇帝大阅方天画戟和金龙战斧,无不气势巍峨。这些大清帝国最高权威的象征品,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曾经的光芒和其后遭受过的凌辱。这些神兵利器是如此的高贵和威严,就连掠夺者都必须对它们刮目相看,敬若至宝。而其中一把横卧在红色锦缎上的出鞘宝刀则让我目瞪口呆,此刀装饰豪华,刀鞘、刀镡及刀柄均饰以白银,表面镶嵌红宝石、绿松石和青金石。刀身平直呈剑形,开双血槽,而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刀背则雕成一条金龙。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藏品说明,赫然写着「乾隆皇帝御用佩刀」。果然不出我之所料!乾隆皇帝确实使用过和北京军事博物馆的龙脊「宝刀」及作者收藏的「神龙」类似的佩刀。北大的师兄胡建中先生。他一看到巴黎军事博物馆的这把龙脊宝刀的照片,立即反应出这不就是「神锋「吗?故宫里现在还有数把相同的藏品呀。随即在故宫馆藏资料——由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编纂的清代礼法文件《皇朝礼器图式》上找到了这把刀的真正定名:皇帝吉礼随侍佩刀。凡国家诸祀曰吉礼,包括大祀,中祀和群祀。皇帝吉礼随侍佩刀即为这类场合所使用的。如此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的一国之宝,竟然被沉默地安置在异邦的国家军事博物馆中,乾隆皇帝若有灵,也要在地下哭泣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法国军事博物馆中的中国皇帝祭祀吉礼佩刀恐怕是对上面这句话最直接和最残酷的解释吧。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不过,虽然法国军事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保存的数把「神锋」来历清晰,品相完好,但要说起工艺和威势,北京军事博物馆的龙脊「宝刀」明显更胜一酬。皇帝吉礼随侍佩刀的吞口并无五爪金龙,其背衔金龙之造型和工艺也较为简单,无论精细程度还是整体其实根本无法与龙吞龙脊「宝刀」媲美,也就是说军博「宝刀」的级别明显高于皇帝吉礼随侍佩刀,那么根据《皇朝礼器图式》,唯一更高级别的佩刀只有皇帝大阅佩刀,而北京军博的龙吞龙脊「宝刀」很可能就是当时威阵天下的皇帝大阅佩刀。尘埃落定,迷雾顿开,作者一年前一念之间在湖南长沙清水塘一家毫不起眼的古玩店里顺手牵走的残缺古刃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来历。一瞬间,作者想到如果那个老板以后弄清楚了,也不知会做如何感受,而更后怕的是如果当时的我居然错过了,会不会扼腕窒息?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图:乾隆宝腾腰刀


作者随后便不断地查证各类线索资料,潜心研究相关的文史记载。乾隆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天下升平,国富民强,冶金、镂雕、鋄金、锻造等工艺经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已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惊人高度。为展示国威,在制作大阅上更是完全不惜成本,集全国工艺之大成,耗费了无数财力物力,经年累月方才铸成。清代皇室宝刀曾经创造中国御制工艺品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各国古董刀剑拍卖的最高价格,二零零六年四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把乾隆御制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以四千六百零四万元成交。但如果同皇帝大阅佩刀的价值进行比较,宝腾却根本无法与之匹敌。宝腾属天地人序号,类似者存世近70把,而且刀柄为玉制,虽然名贵,但多是把玩之物。而皇帝大阅佩刀目前数量极罕,从设计到制造都由乾隆帝亲自监督,并以国家法典的方式确认其形制。是一国皇帝检阅三军和国家最重要庆典时佩戴之物,在三军大阅、十全武功,平定边疆叛乱,接见外国朝见的场合均可看见乾隆佩戴大阅佩刀的英武身影。而皇帝大阅佩刀也因而成为了象征国家社稷安全、武功威服天下的神圣宝器,是国家权利的最高象征。在历代皇室文物中,无论是政治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是难觅出其右者,其价值无法估量。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图:乾隆宝腾腰刀局部细节


刀剑收藏对作者而言,一开始是基于其独有的果敢悲壮,慷慨纵情的侠义情怀。但随着对刀剑的浸淫愈深,收藏日精,就愈来愈明白刀剑在古代的重要地位,是一个国家武功和智慧的象征。中国刀剑的艺术之美,文化内涵之深也远超出我原来的认识和相像。中国刀剑在设计和内涵上亦折射出儒家哲学里正直仁厚的光辉,蕴藏着博大与宽恕,这是一味偏锋专注杀戮的日本弯刃所没有的。就如我所藏的隋刀白云明剑慈沆,虽然锋锐却不失圆润,体现出对生命的悲悯与尊重。仅从工艺价值而论,精良的中国刀剑也绝不在日本之下。如果与历代中国皇室的刀剑相比,那日刀的差距就更不可以里程计。。。其后我陆续收到了很多品阶非常高的兵器,在圈里已开始享有相当的威望,但仍然不能释怀。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一把全品的乾隆皇帝大阅佩刀——中国刀剑的巅峰之作,才是自己梦寐以赴的至尊之约。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2002年春天,在香港佳士得公司有一把命名为「清代乾隆朝皇室礼刀」的中国刀拍卖,看过预展资料和图片后作者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波涛汹涌,因为虽然卖家不识货,根据之前多年的功课,作者认定此刀定是皇帝大阅佩刀,而且是乾隆本人御用品。最重要的,此刀保存得近乎完美。


没错,对于做收藏的人来说,眼光和实力是同等重要的。金钱也许并不是这世上最宝贵的,但这世上最宝贵的往往需要阿睹物才能够得到。时光荏苒,或者是这件事对自己的触动和激励吧,作者在各方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上收到了一些精美的皇室兵器和甲胄,包括从法国拍回的在圆明园被掠去的两件亲王大阅金盔,但乾隆大阅佩刀的绝代风华始终在作者的脑海里萦绕不去。「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希望虽然是很渺茫了,但这个念想又如何能断绝呢?



每日兵器:神龙一出 谁可争锋



2005年5月22日,苏富比在香港的春拍,所有见过此刀图片的圈中人都公认,这把大阅佩刀不仅傲居现存世界的五把大阅之冠,其刀刃形制与中国军事博物馆藏之皇帝大阅佩刀极为相似,但五爪金龙吞口和背衔金龙的工艺更加细致,精美程度无以伦比。刀身开双血槽,贯穿通体直汇刀尖,表面无任何锈蚀及锻折瑕疵,反映出其制造和钢质更加精纯。装具皆铁制鋄金,镂空浮雕缠枝花卉纹饰,虽未镶嵌任何珠宝,但气度更加符合阅兵仪式的威严和肃穆。刀鞘蒙绿色鲨鱼皮,刀柄缠明黄丝,贯明黄緌。全刀除鞘头箍遗失旧配外,几乎完整无缺,品相如新。作为目前已知级别最高的中国皇室佩刀,其工艺亦是代表了中国铁制佩刀的最高水准,无论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刀,与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堪称绝世双雄。也有较真或调侃的朋友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么它们之间相比谁又是第一呢?作者认为首先它们并没有可比性,一个是青铜时代的杰出之作,而另一个则是铁兵时期的完美代表,都是中华灿烂兵器文明各时期的典型印证,两者是脉络相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乾隆大阅佩刀是因那一段不堪的历史为外辱所夺,现在能完璧归赵,成为中华复兴的一个记忆符号,其意义早已超脱了简单的比较范畴。


拥有此刀虽然并不意味着刀剑收藏生涯就此停步,但作者至少已经可以无怨无悔。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任何收藏者也不过是一个天地间代之保管的小小过客。我之拥有是暂时的,但它的光芒却是永恒,足以传承万世、照耀古今。


整理分享自网络 仅供参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华冷兵器课堂 的精彩文章:

每日兵器:匠心——新手 DIY 刀剑谈!
汉剑与汉剑也有不同——浅谈「汉朝各时期形制剑」
唐刀之祖居然是它!霸气三国东吴「环首刀」
景颇族传统工艺,来自大山深处的瑰宝——景颇刀
每日兵器:金庸武侠世界,兵器排第一的居然是它!

TAG:中华冷兵器课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冷兵器排行榜,大马士革刀排第二,第一当属中国,无与争锋
海洋探秘|怒海争锋之激战冲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