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無論是其電影語言、選取的拍攝媒介,以至所抱負的情懷,很大可能,會是中國最後一部「現代主義」電影。說的便是《長江圖》。首先,當然是其海報以及各媒體宣傳焦點「(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製片人王彧在微信回憶這「絕唱」時,提及當年上電影學院溜去洗印廠車間,「被膠片劃傷的手似乎還能感覺到隱隱作痛」。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膠片拷貝,不單有血有肉,並且真的一去不返。導演楊超2004年獲戛納金攝影機特別關注獎的《旅程》(田壯壯監製、徐浩峰出演行腳僧),拷貝在參賽後就不見了。然而最諷刺是,此刻我們只能以4K或數字形式觀看這「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因為全亞洲,只有日本能做膠片拷貝,即使做了,也沒多少戲院能放,即使北京也只有三家(中國電影資料館、百老匯電影中心和中間影院)。


《長江圖》秦昊飾演高淳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然後,與滔滔江水逆流而行的,還有第六代曾經的不妥不協。王彧參與過製片的夥伴,如《三峽好人》的八年老拍檔賈樟柯,早已擁抱新媒體,農民工版長江圖一開場船上的大特寫,就非常突出那份「數字感」。《盲井》的李揚,也當上《智取威虎山3D》編劇之一;《安陽嬰兒》的王超是《年獸大作戰》藝術指導。


雖然王彧也參與過《愛封了》和《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製作,但最後他找到也編寫過電視劇《向著炮火前進》的楊超。什麼樣的執著,讓1974年出生的導演兼編劇,要寫和拍一個與1989年交錯的片子呢?如果說,此片的「史詩感」首先來自李屏賓鏡頭下長江的蒼茫氣勢,背後隱約有份「歷史感」作支撐——那波瀾壯闊的一年。


膠片偏灰藍的色溫,特別有某幾個船群的場景,令人想起安哲羅普洛斯《哭泣的草原》。希臘大導的所有作品,關乎旅程的場景大多是「飄散流離」。秦昊飾演的高淳,代表八十年代末曾經是文青詩人的一代,今日代父掌舵,選擇心靈的自我流放,結果是不單 「眾叛親離」,更浴血貨輪上。著名學者周蕾(Rey Chow)提出「女性及中國現代性」和「書寫離散」的概念,似乎屬於上一個世紀,然而「他者」的心靈離散尚未重新匯聚,三峽又遭逢另一場世紀級大遷徙,有的彼此被淹沒,有的成孤峰,或如《長江圖》海報所寫:暗夜孤航。


《長江圖》劇照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初中地理教科書告訴我們,長江是母親河,楊超在7日晚預映後回應看不明白的年青觀眾時談及,辛芷蕾飾演的安陸,視點從沒離開過陸地。女性才是「大地之母」,江中的男性視點,是尋覓「心之所安」的漂泊者。可能這種隱晦式中國現代性喻意,西方人難以捉摸,所以只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傑出攝影」,金熊獎卻首次頒給一部紀錄片《海上火焰》(Fire At Sea),對全球迎來另一場更殘酷血腥的離散大災難,有擔當的電影節作出更直白的緊急表態。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長江圖》秦昊飾演高淳

陸地的爭奪尚未了斷,21世紀已來到海洋之爭。On the Road的公路電影我們看得多,海路電影(Sea Movie)的旅程尚待重新出發(大家最多提及的只有《巫山雲雨》和《三峽好人》)。陸地有限,江河大海無盡,格局與胸襟讓視覺自然更廣博開懷。因此,將《長江圖》和《路邊野餐》比較,確實有點不公,特別是製作費差天共地。兩者的共通語言,首先有詩,然後才是男女魔幻神遊。曾經在此寫過,如果《路邊野餐》把詩歌部份全刪掉就更純粹,而高淳翻出封塵的「長江圖」詩本——大都屬於導演自己的創作,其實並不比畢贛的好,不同的是,詩歌在此扮演關鍵角色——與1989那個她「發生關係」,無論是肉身或精神上。從這「語境」角度看,將楊超的「現代散文詩」放回那個時代背景,尚可成立,詩寫得好不好已不重要。如果說《長江圖》是最後的現代主義(包括左小祖咒與陳升為此的合作),那麼《路邊野餐》的陳升可謂後現代,好奇想問,若有同樣數千萬投資,畢贛會用膠片拍攝嗎?


《長江圖》


給那一代人的最後輓歌。


話題:★★★☆☆

明星:★★★☆☆


娛樂:★☆☆☆☆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1989年冬,我第一次遇上你的笑容,秦昊打開長江圖軸,手抄詩歌如是說。旅程的九個停泊點,其實是一段段時間的摺疊軌跡,與洪流的交錯對峙,但同時,導演特別重視拍出沿岸港口的地理空間真實存在感。相比山水江河的藍調捲軸畫,更有力其實是進入三峽大壩那場戲——直駛進迎面的混凝土高牆。而詩意景象最終也逃不過一場很「中國紅」的旅遊景點。驚喜是,「小武」王宏偉還安好,回歸內地銀幕;肅然起敬是,飾演「祥叔」的老戲骨江化霖2012年中病逝,大抵為何他在電影中段後離奇「消失」。至於,製片方發起「膠片拷貝」眾籌,實在是數百億電影市場最荒誕之事。


賣點:無論喜不喜歡詩歌,也該參與大航行(膠片轉數字)的粗微粒質感絕響。


《九條命》


原來史派西叔最討厭喵星人。


話題:★★☆☆☆


明星:★☆☆☆☆


娛樂:★★★☆☆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內地譯名雖忠於原意,但台灣捉到神緒「我的老爸喵星人」,香港最愛錢「億萬喵星人」。紐約地產大享(凱文.史派西)只迷戀興建美國最高摩天大廈,結果被魔法困在一隻名叫「糊塗褲子先生」的寵物貓體內。並非當代富豪版浮士德,想說的不過是特朗普?這個原本「買貓送給女兒作生日禮物」的橋段雖幼稚但有賣點,可以翻拍個內地阿里巴巴魔法版,應該可吸引大批喵星人粉絲。此片評分近零,史派西的電影越拍越爛,但中國觀眾依然對《紙牌屋》總統有份獨特鍾愛。


賣點:「貓語者」克里斯托弗克.沃肯才是幕後大BOSS。


《魔法老師》


又不是哈利波特。


話題:★★☆☆☆


明星:★★☆☆☆


娛樂:★★★☆☆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年青人當然不認識曾經瘋狂的「牛津劍橋才子笑匠團」Monty Python(香港譯作「踎低噴飯」),六人中最著名當然是唯一美國人導演特里.吉列姆,另一位歷史作者特瑞.瓊斯正是此片導演,今次藉機讓在生的五位Monty Python老成員重組,客串外星人組成「銀河委員會」,點中一位人類(西蒙.佩吉飾的中學老師)賦予他「萬能力」,看其所作所為,再決定是否毀滅地球。雖然Monty Python企圖延續其過往指涉政治宗教善惡各方面的意識流英式黑色幽默,由「喪屍啟示錄」到解救世界問題,可惜卻淪為低成本廉價鬧劇。


賣點:已故羅賓.威廉姆為狗狗Dennis配音。


《黑海奪金》


為啥都進口大堆舊片爛貨色?


話題:★★☆☆☆


明星:★★★☆☆


娛樂:★★☆☆☆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2014年片進來幹嗎?應該上映凱文.麥克唐納改編斯蒂芬.金(JJ艾布拉姆斯監製、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新片《11.22.63》。這部涉及二戰U型潛艇金磚、俄國與喬治亞之戰,海底奪寶奇兵變成語言不通的英俄兩幫混戰大廝殺。這位蘇格蘭導演,是《紅菱艷》導演艾默力.皮斯伯格之孫,並為老爺子拍過傳記《成為一名英國人》,之後有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關於72慕尼黑奧運恐襲的《九月的一天》,最為人所知的是讓黑人演員福里斯特.惠特克獲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末代獨裁》。拍過米克.賈格爾和鮑勃.馬利後,明年有惠特妮.休斯頓的紀錄片。


賣點:過期進口潛艇版「摸金上尉」裘德.洛與斯科特.麥克奈利之死。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撰文:猴魔驢(影評人,iWeekly專欄作家)


圖片:豆瓣電影

這可能是中國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再不去看就晚了 點擊播放 GIF/648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成為獨立設計師的夢想太美太遙遠?可他做到了
雖然在911失去了父親,15年後他們依然成為了優秀少年
閃耀威尼斯的獲獎片單終於出爐,中國紀錄片也獲獎了!
紀念911,紐約花了40億就為建個車站……
特朗普親近俄羅斯,只為了成為普京的棋子?

TAG:iWeekly周末畫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就是我仍然拍膠片的原因
膠片攝影就好像你的人生,沒有刪除鍵
韓寒這樣評價袁泉:遇上一個好的演員,就是希望有幾萬尺膠片永不停機
攝影是件很私人的事│膠捲的停產,傳統照相館的轉型,卻不能停止我們對膠片的喜愛!
他說服了數百萬人相信末日的到來,卻說服不了一個人願意給他一百英尺膠片
膠片,你我重逢是一間暗室
在朝鮮,沒有被繳獲的膠片,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諾蘭為何堅持不拍3D電影,回應稱膠片電影更能讓觀眾沉浸在故事裡
這些黑白膠片的背後,每一張都有一個關於狗狗的故事!
我們這代人,前半生在膠片,後半生在雲盤
迷戀膠片、從不用手機,這個《敦刻爾克》背後的大導,究竟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膠片色調就要這樣調,簡單粗暴一步到位!
他自稱是貪玩的老頑童,卻在同一個地方,修了半個多世紀的膠片相機…
譜時攝影:為何還要玩膠片?是情懷還是?
在生活節奏快得離譜的今天,我們為何還要選擇「反潮流」的膠片
再回首 難忘膠片電影的細緻絢爛
不用畫筆的人體插畫,法國攝影師將膠片上圖像,在人體上顯現出來
花二十塊買了堆廢棄的膠片,卻讓他發現了又一個薇薇安邁爾
數碼如此強大,我們為何還在堅持膠片攝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