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御用寶璽,大開眼界!
(關鍵詞:清朝;寶璽)
近日,香港蘇富比展示
今年10月中國藝術品秋拍。
其中,清乾隆帝御寶青玉
「太上皇帝之寶」交龍鈕方璽,
估價8000萬至1億2000萬港元。
「太上皇帝之寶」交龍鈕方璽,
制於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那一年,乾隆傳位給兒子顒琰,
自己則成為了太上皇。
寶璽,
最能代表皇帝無上的權威,
乾隆皇帝曾說:
「治宇宙,申經綸,莫重於國寶」。
乾隆十一年釐定之御寶的寶文
乾隆以前,寶璽眾多,使用混亂。
乾隆皇帝重新考證排次,
根據《周易太衍》「天數二十有五」之說,
定總數為二十五方,
希望王朝能傳至二十五世。
交泰殿
這二十五方寶璽,
被儲存於北京故宮交泰殿的寶箱內。
它們各有所用,
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都囊括其中。
大清受命之寶
以章皇序
大清受命之寶,通高12厘米,印面14×14厘米。白玉質,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章皇序」之用,即彰顯大清皇帝受命於天的正統身份。璽文朱文,玉筋篆(亦稱「玉箸篆」,為篆書的一種,其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箸,故名),左滿文,右漢文。
皇帝奉天之寶
以章奉若
皇帝奉天之寶,通高15.2厘米,印面14×14厘米。碧玉質,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章奉若」之用,即表明清代統治是奉天命而行的。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大清嗣天子寶
以章繼繩
大清嗣天子寶,通高7.6厘米,印面7.9×7.9厘米。金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章繼繩」之用,即大清遵照上天的標準而行事。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皇帝之寶(其一)
以布詔赦
皇帝之寶二方,其一,通高9.5厘米,印面12.5×12.5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布詔赦」之用。皇帝登基、傳位、進士提名、大赦天下、頒布詔書等事,皆鈐此寶。璽文朱文,滿文篆書。
皇帝之寶(其二)
以肅法駕
其二,通高16.6厘米,印面15.5×15.5厘米。栴檀木質,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肅法駕」之用。皇帝頒詔,冊封皇后等儀式多用之。但從清代檔案考察,在二十五寶中,此寶的使用頻率最高,鈐用範圍極廣,其他諸寶實無以相比。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天子之寶
祭祀百神
天子之寶,通高6.4厘米,印面7.8×7.8厘米。白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祭祀百神」之用。祭祀廟宇神靈、撰寫祭文後,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皇帝尊親之寶
以薦徽號
皇帝尊親之寶,通高6.1厘米,印面6.8×6.8厘米。白玉質,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薦徽號」之用。上皇太后徽號及上尊謚、廟號、皇后徽號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皇帝親親之寶
以展宗盟
皇帝親親之寶,通高7.7厘米,印面7.2×7.2厘米。白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展宗盟」之用。皇帝晉賞親族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皇帝行寶
以頒錫賚
皇帝行寶,通高13厘米,印面15.6×15.6厘米。碧玉質,蹲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頒錫賚」之用。對有功之臣,皇帝在賞賜頒詔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皇帝信寶
以征戎伍
皇帝信寶,通高6.5厘米,印面10.5×10.5厘米。白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征戎伍」之用。皇帝徵兵編製六師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天子行寶
以冊外蠻
天子行寶,通高13.8厘米,印面15.5×15.5厘米。碧玉質,蹲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冊外蠻」之用。皇帝冊封少數民族首領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天子信寶
以命殊方
天子信寶,通高8.5厘米,印面12.1×12.1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命殊方」之用。對少數民族和屬國地區頒令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敬天勤民之寶
以飭覲吏
敬天勤民之寶,通高9.8厘米,印面10×10厘米。白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飭覲吏」之用。用來告誡訓示朝覲官員,督促臣子勤政愛民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誥之寶
以諭臣僚
制誥之寶,通高14.7厘米,印面13×13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諭臣僚」之用。敕封五品以上官員,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敕命之寶
以鈐誥敕
敕命之寶,通高9厘米,印面11.3×11.3厘米。碧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鈐誥敕」之用。皇帝對六品以下官員發布敕論,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垂訓之寶
以揚國憲
垂訓之寶,通高10.5厘米,印面13×13厘米。碧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揚國憲」之用。頒布向全國庶民宣揚國威、皇帝功德的論旨,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命德之寶
以獎忠良
命德之寶,通高10.4厘米,印面13×13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獎忠良」之用。獎勵軍功、加官晉爵之論,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欽文之璽
以重文教
欽文之璽,通高9.8厘米,印面11.7×11.7厘米。墨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重文教」之用。皇帝頒發有關文化教育一類文告時,即鈐此璽。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表章經史之寶
以崇古訓
表章經史之寶,通高13.2厘米,印面15.3×15.3厘米。碧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崇古訓」之用。皇帝表彰古書籍等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巡狩天下之寶
以從省方
巡狩天下之寶,通高13.3厘米,印面15.3×15.3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從省方」之用。皇帝在各地巡視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討罪安民之寶
以張戎伐
討罪安民之寶,通高13.9厘米,印面15.3×15.3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張戎伐」之用。皇帝派軍隊征伐叛亂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制馭六師之寶
以整戎行
制馭六師之寶,通高10.8厘米,印面17×17厘米。墨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整戎行」之用。皇帝控制管理全國軍隊、頒布指令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敕正萬邦之寶
以誥外國
敕正萬邦之寶,通高10.7厘米,印面13×13厘米。青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誥外國」之用。對外國使臣回書、對屬國或少數民族政權迴文時,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敕正萬民之寶
以誥四方
敕正萬民之寶,通高10.4厘米,印面12.6×12.6厘米。青玉質,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誥四方」之用。皇帝向全國百姓發出文告,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廣運之寶
以謹封識
廣運之寶,通高15.6厘米,印面19×19厘米。墨玉質,交龍紐。據《交泰殿寶譜》,此寶作「以謹封識」之用。凡是皇帝親筆題寫的匾聯等處,其上若用印,即鈐此寶。璽文朱文,玉筋篆,左滿文,右漢文。
責任編輯:南風熏兮




TAG:壹號收藏 |
※一個農民帝王的後宮生活,大大超過清朝的皇帝
※河南一偏僻山村,住著大明開國皇帝後裔,村內有皇帝用過的寶物
※跟著皇帝的老師學書法,大開眼界!
※不起眼的小山村大部分都是皇族後裔,先祖是開國皇帝
※官員百姓大不同: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冰火兩重天
※皇帝那麼喜歡她,她還給皇帝帶上一個大大的綠帽子
※這位開國皇帝開掛了,被譽為:是古代皇帝中 最會做皇帝的帝王
※歷史上坑大臣的皇帝,大臣們被玩壞了
※清明節開的這種花曾被皇帝御賜大臣除口臭,壯陽還能潤命門
※大清皇帝溥儀剪辮,舉國震驚,難道大清真的亡了?
※霸氣農民,把開國皇帝陵墓當糞池用,考古專家快瘋了
※乾隆皇帝和大姑娘坐轎
※崇禎殺了多少大將?大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最後瘋狂
※中國歷史上最牛大哥有多牛?五位小弟成皇帝,開創出中國四大王朝
※中國歷史上開疆拓土十大經典戰役,有一位皇帝居功至偉!
※大清國號是清朝哪個皇帝定的 大清國號和大清滅亡神秘聯繫揭秘
※乾隆皇帝有多少印章?絕對讓你開眼界!
※歷史上敢公開頂撞皇帝的大臣是誰?
※皇帝為啥大多不喜歡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