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這不是矯情,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這不是矯情,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六媽說:


昨天在我好朋友閆涵媽媽公眾號看到這篇文章,第一個故事就擊中了我。針對這個關於婚禮的故事,在朋友圈和好友們聊了一塊錢的,那些留言也讓我特別有感觸。先看正文吧,文末的羅羅有話說,咱們再隨便聊聊。

這不是矯情,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文:閆涵媽媽


1


剛來北京時,我認識了正談婚論嫁的作者M,很聊得來。

突然有一天,M說她可能結不成了。我問為什麼,她說男朋友和准公婆都不想辦婚禮,嫌太麻煩,覺得有那鋪張浪費的錢,不如兩個人出去旅遊一圈。


因為一個婚禮,就要分手,根源是不是不夠愛?


M解釋道:「看起來只是因為一個婚禮,卻牽扯出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巨大差異。比如我看電影喜歡去電影院,但男朋友認為在家用電腦看就很好;比如我喝紅茶一定用紫砂壺泡,而他無論喝什麼茶,都用自己的保溫杯泡;比如我老家過年,大年初一一定早早起來,去長輩家拜年,男朋友卻認為這是封建惡習……我所有對生活的敬畏,在他眼裡都成了裝13,包括婚禮。可是一生只結一次婚,我全心去準備有什麼錯?」


當時,我對生活的細節並不如現在這般講究,所以對於她的執著並不能感同身受。而今,十年過去,我真心為她說過的話鼓掌:手捧鮮花,在親朋好友面前宣布「我要結婚了」,是一件多美好的事!這樣的浪漫與莊重,這樣的心境與投入,錯過了,就是一生一世。


柴米油鹽的世俗,多半是一個今天跟著一個明天,反反覆復,沒有太多起伏和變化。我們需要一定的儀式感,讓日常變得不那麼一樣。

這種感覺,就像食物不僅僅是用來吃的,還可以做成很美的樣子,愉悅了身心,滿足了味蕾;衣服不僅用來遮羞,還能體現出女性的曲線玲瓏以及男性的陽剛;婚禮不是辦給別人看的,它寄託了女孩的公主夢想,更表明了一個女孩子和你一起面對未來的決心:從此,我將告別原生家庭的嬌生慣養,甘願和你一起幸福、一起吃苦;一起歡笑、一起流淚……


決絕分手的M,雖然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失戀痛苦,但最終找到了那個可以和她一起去茶館喝茶、去電影院看大片、去教堂舉行婚禮、去茶餐廳吃甜品的真命天子。

這不是矯情,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2

上周四,帶喆同學去迷你世界體驗不同的角色扮演。因為去的比較早,趕上了第一批消防員模擬實戰,雖然他在同組小朋友裡面算年齡小的,但穿上消防員的制服後,整個過程都很配合。


當所有的「火」都被滅掉,小朋友們高興地跳了起來,喆同學很興奮地跟我說:「媽媽!媽媽!我是消防員,看我把火都滅了!」


醫生體驗喆同學也很投入,當天下午回來,就讓爺爺假裝休克,自己給他進行心臟按壓急救。


當天,喆同學體驗了五個角色,消防員、醫生、牙醫、考古學家和建築工人。建築工人體驗總共有七八個孩子參加,工作人員覺得麻煩,沒給孩子們穿工作服。結果,整個拆牆、搬運過程,小朋友們合作意識和之前相比都大相徑庭,尤其是年齡小的小朋友,基本是各自為營,完全沒有融入體驗。

一件工服,竟然會給孩子帶這麼大的心理暗示:當他們穿上消防員的衣服,就覺得自己就是消防員;當他們穿上白大褂,就覺得自己變成了救死扶傷的白衣開使;當他們穿上海軍服,感覺自己真成了神氣的哨兵……


一件衣服,給他們帶來了儀式感,暗示他們已和過去的角色告別,從此時此刻開始,要認真扮演好現在的角色。


周日,帶喆同學參觀安徒生魔法樂園,大部分小朋友都穿著日常衣服。但有兩個六七歲的小姑娘,身著盛裝,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鶴立雞群。其中一個小姑娘,一邊雀躍著走路,一邊問媽媽:「媽媽,今天我是不是小公主啊?」媽媽笑著答:「當然是,你天天都是媽媽的公主啊!」


女兒當然都是媽媽心中最美的公主,可當孩子穿上盛裝,公主的概念更清晰——孩子,更容易因為儀式感的代入,給自己強烈的心理暗示,進而調整自己的言談舉止,直至和當時的身份達到最佳融和,專註力、反應能力、運動能力都可以迅速提升。

這不是矯情,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3


喆同學一歲時,我們第一次帶他去海邊,至今,他對吹著海風吃著蛋糕的生日記憶猶新。


孩子也好,大人也罷,被關愛著、在意著幸福感總是多了幾成。


前同事剛買了房子,接媽媽來北京,當時她的日子並不寬裕,但為了讓父母親體驗一下自助餐,咬咬牙帶他們去吃金錢豹。四個人,吃了一千多塊,是母親在鎮上做工一個半月的收入。但那一餐的體驗,是一輩子沒出過縣城的母親吃過的最奢侈的晚餐,這已經足夠。


很多人覺得儀式感太過表象,是給別人看的——這樣的「儀式感」,只是流於形式,對外在影響的追求遠大於內心需求,所有呈現都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讚許和評價,自然覺得累。真正的儀式感,從來都是以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為核心,無須觀眾,更不用他人來讚美和證明。


許知遠在《祖國的陌生人》一書中說:我們是個喜好形式感、卻很少有儀式感的社會。形式感要求你和別人一致,你根據別人而調整自己,而儀式感則試圖喚醒個人內心沉睡的一些情緒,你自發調整自己。


從小去培養孩子的儀式感,或者起碼不去破壞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儀式感,不僅讓孩子經營生活情趣的能力加強,更有助於他們在情感、事業上如魚得水。畢竟,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願意放棄精緻而選擇粗礪。


培養孩子的儀式感,這不是矯情,而是教會孩子熱愛生活。


10個小方法,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1. 再忙也要記得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的生日並贈送禮物。


2. 每年在固定的地點給孩子拍一張照片和一張全家福。


3. 每個開學的日子選擇親自接送孩子。


4. 盡量別錯過孩子的家長會以及畢業典禮等重要場合。


5. 家庭會議上一定尊重孩子的意見。


6. 傳統節日回歸傳統,比如過年,可以帶孩子回老家體驗。


7. 記錄孩子的趣事,多年以後滿滿都是愛的回憶。


8. 每年一兩次旅行。


9. 每年生日會上,讓孩子提出至少一個想實現的目標並身體力行去實現,培養目標感。


10. 讓孩子參與策劃爸爸媽媽的結婚紀念日,想想看如果孩子從小就明白結婚紀念日的重要性,將來還忘記自己的嗎?


END


羅羅有話說:


兩個人一起生活,就是求同存異,所以從十二年前結婚起,我和六爸的分歧,絕大多數時候,我都不會太堅持自己,但婚禮除外。其實我並不認為婚禮是婚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兩個人都不想要婚禮,少個勞民傷財的環節也是好事,共同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是婚姻和諧的基礎。


而如果在經濟完全不是問題的情況下,女方特別特別想辦,想光明正大的站在人前被認可,想像公主一樣被寵哪怕一天,想給自己父母一個交代,男方堅決不同意,是很傷感情的。M的故事很觸動我,因為婚禮的分歧是表象,男方和她不合適,並且不打算為她而改變才是真相。如果未來六六嫁人,她自己不想要婚禮當然沒問題,如果她想要,而且在客觀情況都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男方連個簡單的儀式都不願意給,我會明確告訴她那個男人不愛你。女孩子想要一場簡單的婚禮不是矯情,更多是想讓一些特殊的時刻和平時不一樣,而人這一輩子互相磕磕盼盼的,很多時候,就是靠著各種能記住的溫暖回憶走下去。


儀式感對於孩子真的很重要,它能夠喚醒孩子內心的正向情緒,從而更加的敬畏和熱愛生活。但對儀式感的追求,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所以閆涵提出的十點就是建議而已,孩子願意講究什麼,還是需要咱們去觀察。但有儀式感的人,會更加容易理解別人對生活方式的堅持,這對於人際交往也是有益處的。


去年聖誕和春節咱都給孩子們找了應景的服飾,就是因為我要給六六過聖誕,過春節,特殊裝扮一點點,都會讓孩子對特殊的日子念念不忘很久。才夏天,六六已經在期待今年的聖誕節了,生活多份期待,也是一種美好。


昨天分享了《最強補鈣食品|乳酪怎麼挑如何吃?避免選錯要先了解這些!》,竟然得到了最多的單篇讚賞,那些打賞的錢只是載體,但我看到了姐妹們對羅羅辛苦努力的認可,謝謝這份溫暖情誼。大家要求食譜的呼聲我看到了,會儘快分享幾款適合各年齡段的快手營養乳酪食譜,媽媽親手給孩子做美食,也是育兒生活中的儀式感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媽羅羅 的精彩文章:

乳酪怎麼挑如何吃?避免選錯要先了解這些!
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寶寶的第一道傷疤:肚臍的護理手冊
美國食品學博士眼裡最好的兩種食物居然是……
台灣做月子原來是醬紫的,簡直太科學了!

TAG:六媽羅羅 |

您可能感興趣

你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對待生活的態度
愛情不是生活的唯一
女人總是喊腰疼?那是你不會生活
你不是抑鬱,你是沒有錢和性生活
女人為啥總是喊腰疼?那是你不會生活
女人總是喊腰疼?那是你不會生活!
女人為啥總是喊腰疼?那是你不會生活!
實拍留守兒童生活讓人嘆息,是不愛孩子還是要養家
不止是咖啡,這裡有你的生活!
毀了我們生活的,不是大痛苦,而是那些小傷感
等你老了,希望也能像她一樣熱愛居家生活
我們未來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不得不帶著面具生活,這恰恰是男性的悲哀
當我們老了,生活也許是這樣的
過敏性哮喘總不好?生活中這樣預防,身體康復那都不是事兒!
一心想要生個女兒,沒想到這家人生活的卻是這樣!
女同性戀生活私照曝光,原來她們是這樣生活的
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他們會有性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