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粘盲鰻為什麼要把自己捲起來?

粘盲鰻為什麼要把自己捲起來?

粘盲鰻為什麼要把自己捲起來?


長得像鰻魚的粘盲鰻在進化樹上位於脊椎動物底部,靠近另一類古怪的被稱為七鰓鰻的魚。有人稱呼粘盲鰻為「海中禿鷲」,因為它們似乎大部分食物來自腐肉。


「它們在很大的食物上進食,」美國喬治亞州瓦爾德斯塔州立大學的Theodore Uyeno說道。「經常看到它們在吃鯨魚屍體,從那些動物身體邊上啃進去然後扯下一大塊肉。」Uyeno及其南加州查爾斯頓學院的同事Andrew Clark最感興趣的問題在於它們怎麼從屍體上把肉扯下來。

我們知道大多數動物能做到這點。首先,上下頜夾住屍體的一部分,然後雙頜肌肉帶動上下牙齒咬緊並把肉拽下來。


「在海中漫遊的它們只有上齒,」Uyeno說。「沒有相對的下齒。所以它們怎麼能有力地撕咬?」


經過大量觀察,Uyeno、Clark與同事們認為搞清楚了答案。而且他們的想法可能廣泛地解釋粘盲鰻的其他奇怪的生物學特徵。


粘盲鰻咬肉靠的是把身體捲起來。Uyeno的畢業生William "Austin" Haney說,它首先從尾部開始捲曲,當捲曲完成時,扭結位於從後往前的半個身長略多一點的位置。「它一收緊身體,扭結基本上就到了頭部位置。」

粘盲鰻把身體捲成一個平滑的大結,恰位於其他多數動物下頜的位置。這形成了一個堅實的面,能與上頜合作撕咬食物。這樣的一個「下頜」沒有牙齒,但也能完成使命。


上述想法表明,捲曲身體並不只是粘盲鰻在耍雜技,而是它們進食行為的關鍵部分。這一認識促使Uyeno在2016年6月的一篇論文中,重新思考驅使粘盲鰻其他特殊生物學特徵演化的原因。


粘盲鰻為什麼要把自己捲起來?


例如,脊椎使動物身體更加剛硬。但粘盲鰻的脊椎卻是一種稱為「脊索」的軟骨脊椎。這使它們的身體更柔軟,更容易扭曲成很緊密的結。為了適應捲曲,它們的皮膚沒有了魚鱗並且充滿褶皺。


此外,鬆弛的皮膚需要某種液體填充皮膚和身體之間的空腔。血液正好合適作為填充,但需要很多額外的力驅動血液循環。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粘盲鰻擁有額外的心臟。

該研究甚至可能帶來技術進步。「我們總希望能學以致用,」Uyeno說。


[滷雞爪子 via BBC]

TAG: |